APP下载

银耳工厂化瓶栽生产工艺试验

2017-04-04黄勇云雷德赐杨彬罗竟通陈典灿

食用菌 2017年1期
关键词:装料瓶装银耳

黄勇云 雷德赐 杨彬 罗竟通 陈典灿 卞 威

(1福建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建尤溪365100,2尤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尤溪365100)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又称白木耳、雪耳,为我国传统名贵食用菌,是著名的山珍之一。目前我国银耳栽培以传统袋栽为主,工厂化瓶栽银耳周年生产,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可控。笔者选用福建古田县引进的银耳菌株9901,进行工厂化瓶栽生产试验,考察栽培瓶装料量、料含水量、pH以及加湿方法对银耳产量及生物效率影响,以求获得高产高效银耳工厂化瓶栽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及试验场所从福建省古田县引进银耳菌株9901。试验在福建省尤溪县省级农民创业园,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内完成。发菌温度控制在21~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8%~80%,出菇房的温度控制在20~23℃,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

1.2 试验方法

1.2.1 栽培装料量试验 栽培瓶采用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栽培瓶,每瓶容量800 mL。每瓶分别装料折干料200 g、230 g、260 g、290 g。考察每个处理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每个处理300瓶,3次重复。

1.2.2 栽培料含水量试验 每瓶装干料260 g,配料时各处理含水量分别为59%、61%、63%,考察各处理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每个处理300瓶,3次重复。

1.2.3 培养料pH试验 每瓶装干料260 g,培养料pH分别调为6.0、6.5、7.0,考察各处理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每个处理300瓶,3次重复。

1.2.4 出菇期加湿方法试验 每瓶装干料260 g。发好菌后培养瓶统一搔菌进入出菇室,分别进行常规喷雾及空气加湿器加湿方法出耳。考察不同加湿方法瓶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每个处理300瓶,3次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图1 工厂化栽培银耳

2.1 栽培瓶装料量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见表1。从表1可看出,银耳瓶装料量在200 g~260 g,银耳的瓶产量、生物学效率随着装料量的增加而增加;瓶装料量不是越多越好,瓶装料量290 g与260 g相比瓶产量、生物学效率不仅没有增加反而降低。

表1 栽培瓶不同装料试验结果

2.2 栽培料含水量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见表2。从表2可看出,银耳栽培料含水量三个处理中培养料含水量60%,银耳的瓶产量、生物学效率最高,瓶栽银耳试验培养料是60%,高于或低于此含水量瓶产量、生物学效率均降低。

表2 栽培料不同含水量试验结果

2.3 栽培料酸碱度(pH)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见表3。从表3可看出,三个栽培料的pH处理中,以pH6.5银耳的瓶产量、生物学效率最高,由此可知,瓶装料适宜pH为6.5,低于或高于此值均不利于银耳产量、生物学效率提高。

2.4 出菇期加湿方法试验结果试验见表4。从表4可看出,银耳出菇期,采用空气加湿器加湿,银耳的瓶产量327.7 g,比采用常规喷雾银耳瓶产量275.3 g,增产52.4 g,比增19%;银耳出菇期,采用空气加湿器加湿,银耳的生物学效率126.0%,比采用常规喷雾银耳生物学效率105.9%,提高20.1%。

表3 栽培料不同的pH对银耳产量、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表4 不同加湿方法的银耳产量、生物学效率

3 小结

银耳栽培料是银耳生产的营养基础,瓶装料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装料量的增加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也随着增加,瓶装料260 g左右最佳。银耳栽培料不同含水量对银耳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栽培料的含水率60%左右最佳。银耳栽培料不同pH对银耳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栽培料的pH6.5左右最佳。银耳出菇期不同加湿方法对银耳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采用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空气加湿器对出菇房进行加湿比采用常规喷雾加湿增产效果明显,比增19%。

猜你喜欢

装料瓶装银耳
《你的婚礼》新瓶装旧酒,达咩
妈,别再用塑料饮料瓶装吃的了!
芬企提交EPR装料申请 但装料时间再次推迟
春夏滋补靠银耳
12-20升大容量PET瓶装式吹瓶机
银耳雪梨羹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旧瓶装新酒天宫二号从备份变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