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蒲栽培棘托竹荪试验
2017-04-04李伶俐应国华吕明亮薛振文李晓东陈伟龙
李伶俐 应国华 吕明亮 薛振文 李晓东 陈伟龙
(1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丽水323000;2丽水市林业开发区分局,浙江丽水323000;3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浙江丽水323000)
竹荪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又称真菌之花、植物鸡等,名列四珍(竹荪、猴头、香菇、银耳)之首[1]。竹荪具有延长汤羹等食品存放时间、保持菜肴鲜味不腐不馊的奇特功能[2],一向被帝王列为御膳,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竹荪不仅味美,而且有类似人参的补益功效,经常食用有降低高血压,减少腹壁脂肪积累的良好效果[3]。棘托竹荪主产在福建、江西、四川和浙江,年栽培量2×107m2[4]。
板栗蒲又称栗苞,是板栗果实外层的包裹物。据调查,一般每产100 kg板栗就有60~90 kg干栗蒲壳。浙江省约有8×108m2板栗林,主要分布在丽水、金华、绍兴、温州和嘉兴等市,年产12~15万t板栗。因此,板栗蒲资源相当丰富,但目前只有少部分缺柴地区把它当作燃料加以利用,而大部分废弃在野外,成为板栗雪片象、桃蛀螟、栗食象鼻虫和栗食炭疽病等一些病虫害的越冬场所,而这些病虫害常能引起板栗减产20%~30%,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5]。因此,板栗蒲的综合利用一直是板栗产区存在的一大问题。竹荪是以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等有机物为主的腐生菌,栽培原料来源广泛,竹片、竹屑以及木片、树枝、谷壳、稻草、小麦秸秆等均可作为栽培材料。为了变废为宝,充分利用栗蒲壳这一丰富的自然资源,拓宽栽培竹荪的原料,笔者于2011年开始在丽水市开展了板栗蒲栽培棘托竹荪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试验地在浙江省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百果园科研基地的毛竹林中,属浙西南低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为135 m,平均坡度为25°,土壤为红壤,土壤平均深度为45 cm,pH5.1。地处亚热带,年平均降水量1471 mm,常年空气相对湿度达76%,年平均气温为18.1℃,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83.2 h,无霜期长,为255 d,极端最高气温43.2℃,极端最低气温-7.7℃。试验地竹林面积1 hm2,立竹分布比较均匀,长势良好,竹林结构为1-3年生竹子各占30%,4年生竹子占10%,平均胸径8.5 cm,平均立竹数2700株/hm2。
1.2 供试菌株棘托竹荪D-古优1号,引自福建古田,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保存。
1.3 供试材料与配方板栗蒲,来自丽水松阳,从果农中收集刚脱栗实后的新鲜板栗蒲,对湿板栗蒲用专用栗蒲粉碎机或木屑粉碎机粉碎,晒干后装袋备用。木片,购自浙江永康市制作五金工具柄加工厂,为加工过程中旋车下来的木片,多数大小在(0.5~2)cm×(1~3)cm×(0.3~0.5)cm。刨花,购自莲都区碧湖加工厂,为杂木制品加工过程中刨下来的小薄木片,多数(0.5~2)cm×(1~5)cm×(0.1~0.3)cm。
试验配方设①、②、③、④、⑤、⑥、⑦配方。配方①板栗原蒲50%,木片50%,播种时现浇清水。配方②板栗原蒲70%,刨花30%,板栗原蒲预先用1%的石灰水浸泡一天,次日捞出沥干。配方③中细板栗蒲70%,刨花30%,板栗蒲预先用清水浸泡一天,次日捞出沥干。配方④中细板栗蒲70%,刨花30%,板栗蒲预先用1%石灰水浸泡一天,次日捞出沥干。配方⑤板栗原蒲70%,废菌糠30%。板栗原蒲预先用清水浸泡一天,次日捞出沥干。配方⑥中细板栗蒲70%,废菌糠30%。板栗蒲预先用清水浸泡一天,次日捞出沥干。配方⑦木片100%,播种时现浇清水。
1.4 试验方法栽培季节:4月中下旬堆料播种。
铺料播种:在选好的竹林地内挖畦,畦深15~20cm,宽40 cm,沿水平带走向建畦,每个重复畦长2.5 m。用干料15~20 kg/m2,菌种3瓶或3袋(12 cm×24 cm)。采用三层料二层种的方式播种,先把2/3的培养料铺放在畦床上,从沟边铲下一层泥土到料上,再用锄头翻拌,使料与泥土混合,铺平表面,用脚踩实,撒上1/3竹荪菌种,以块状播种为好,然后再把1/3的料铺放上面,用手撒少量泥土,播上2/3菌种,播种后覆土3~4 cm,播种后气温低时最好覆膜保温。每个配方播种1 m2,重复3次,插上地标。
播种后管理:菌丝生长阶段,前期气温低,以保温为主,不需要掀膜通风。当竹荪菌丝爬上土层表面,要及时用竹条将薄膜拱起,在栽培畦表面盖上一层松针或芒箕保湿。有菌蛋出现后,要加大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5%,温度18~25℃下培养50 d左右可形成子实体。菌裙开始从菌盖上撒出即可采收,每天上午及时采收,并称重统计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配方竹荪的采收期6月22日试验组开始采收竹荪,各配方的采收期有很大差别,具体见表1。对照组(纯木片)采收期最长,从当年6月22日一直采收至10月14日,共计115 d;配方①(板栗原蒲50%,木片50%)采收期也比较长,采收期达106 d,说明木片可以延长竹荪的采收期;配方⑤和⑥采收时间最短。
2.2 各配方竹荪产量比较经方差分析,各配方间产量有显著差异,配方①与配方②、⑤、⑥及对照间有显著差异,而配方③、④与对照间无差异显著性。
从表1中看出,配方①(板栗原蒲50%,木片50%)的栽培效果最好,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4.8%,配方③、④与对照的产量基本相当,而配方②产量较低,配方⑤、配方⑥产量最低。
表1 各配方栽培棘托竹荪情况
3 小结
试验表明,板栗蒲用于栽培竹荪完全可行。2010年曾经采用纯板栗蒲栽培竹荪试验,结果也能发菌和出荪,只是产量很低,说明无论是板栗蒲单独或是混合配料,均能发菌和出荪,而以多种原料混合产量高,利用板栗蒲栽培竹荪,为板栗主产区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创收门路。
试验中,配方①栽培效果最好,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4.8%。配方③、④与对照的产量基本相当,且配方③比④产量略高,为降低竹荪栽培成本提供了方向。本试验中的废木糠为香菇的杂菌棒经打碎而晒干的木屑,板栗蒲与废菌糠栽培竹荪的产量不高,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