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分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7-04-03柳三凤刘春华庄智勇陈长贤谢树荣蔡金表黄霄云田东
柳三凤,刘春华,庄智勇,陈长贤,谢树荣,蔡金表,黄霄云,田东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 肌电图室,福建 泉州 362000)
任何急性或慢性原因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或神经本身病变,致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卡压而发生的功能障碍即腕管综合征(CTS),是嵌压性周围神经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该腕管早、中、晚期的治疗方法有区别,及时判断病情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而临床上又易误诊为颈椎病、旋前圆肌综合征等疾病而延误治疗。肌电图检测可对CTS疾病做出较明确的诊断,指导手术治疗及进行康复评价,起着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13年9月-2015年12月来本院肌电图室就诊的62例双侧肢体或单侧肢体临床症状及体征均符合CTS的患者。其中女50例,男12例,年龄26~73岁,平均48.2岁[3],病程为7 d~10年。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手指麻木[6],以桡侧3指半为主,手部无力、酸胀,提重物或手腕活动时加重,部分患者有夜间麻醒史,甩手后缓解。本组初诊为腕管综合征(CTS)45例,颈椎病10例,手腕外伤1例,手腕腱鞘囊肿1例,不明原因1例,痛风2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高脂血症1例。
1.2 检测方法
受检者在室温28℃左右,体表温度在32℃以上,平卧位,分别对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腕、肘部位进行刺激,拇短展肌和小指展肌记录,测量肘-腕运动传导速度(MCV)、远端潜伏期(DML)及波幅(AMP)[5]。⑴感觉神经传导检测:用表面电极检测正中神经(示指、中指、环指-腕)、尺神经(环指、小指-腕)的感觉传导速度(SCV)及波幅(AMP)。⑵感觉神经潜伏期差值比较:刺激环指比较相同距离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潜伏期之差。⑶用针电极常规检测拇短展肌、小指展肌、拇长屈肌或桡侧腕屈肌看肌肉放松时是否有插入电位延长、纤颤、正锐波,小力收缩是否有宽大电位。
1.3 诊断标准
各项测定均与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成人的正常参考值比较[6]。凡测定值正中神经远端运动感觉潜伏期延长为异常,肘段运动传导速度<50 m/s时为减慢;中指或示指至腕的感觉传导速度<50 m/s者为减慢;CMAP波幅或SNAP波幅减少>50%为异常;CMAP与SANP消失也为异常,正中神经感觉神经潜伏期与邻近尺神经感觉潜伏期差值>0.4 m/s时为异常。针电极拇短展肌肌电图出现正锐波、纤颤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及波幅增高为异常。目前有关腕管综合征诊断和其严重程度分级问题尚无一个普遍公认的标准,对其诊断不能单凭临床表现或神经电生理检查,而要将两者结合起来综合判断,以下为电生理生理分期定量指标[7]:⑴早期:EMG(-),DML<4.5m/s,SNAP:仅正中、尺神经环指潜伏期之差≥0.4m/s,或1~3指中至少1指的波幅较健侧下降 1/2。⑵中期:EMG(+),DML≥4.5 m/s,SNAP:1~3指感觉电位尚可引出,但传导速度减慢,<40.0 m/s,SNAP波幅较对侧下降1/2以上。⑶晚期:EMG(+),DML明显延长甚至消失,SNAP:1~3指感觉电位至少1指感觉电位消失。
2 结果
6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电生理检测结果如下:⑴轻度腕管综合征43侧手(左手23侧,右手20侧),EMG示:拇短展肌、小指展肌、桡侧腕屈肌正常。正中神经DML临界值或稍延长,SCV轻度减慢,感觉神经潜伏期差值大于或不大于0.4 m/s;尺神经MCV及SCV均正常。⑵中度腕管综合征55侧手(左手26侧,右手 29侧),EMG示:拇短展肌(+),小指展肌、拇长屈肌正常,正中神经DML延长、SCV减慢、伴或不伴AMP下降,尺神经MCV及SCV均正常。⑶重度腕管综合征11侧手(左手4侧,右手7侧),EMG示:拇短展肌示失神经损害,小指展肌、拇长屈肌正常。正中神经DML明显延长伴AMP下降或消失,SCV明显减慢伴AMP降低或消失,尺神经MCV及SCV均正常。
3 讨论
3.1 与颈椎病的鉴别
颈椎病为中老年人多见的疾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易与周围神经卡压的症状相混淆,C5,C6,C7神经根受压会出现手部桡侧的麻木、疼痛、感觉减退,但不应出现鱼际肌萎缩也无夜间麻醒史,可伴有颈部不适。电生理表现[6]:运动、感觉传导速度一般正常,部分受累神经根支配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可降低。患肢F波潜伏期可较健侧延长,响应率下降,甚至F波消失。患肢SEP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患侧肢体相应神经根支配肌及颈椎棘旁肌出现自发病理性电位(正尖、纤颤波)。如果前根受压,会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有时肌肉轻度收缩可见高波幅、长时限的运动单位电位。重收缩时募集反应减弱。
3.2 与旋前圆肌综合征的鉴别
一般无夜间麻醒史,有前臂近端的疼痛和压痛,有屈指肌力、前臂旋转肌力下降。电生理表现[3]为,EMG:桡侧腕屈肌、拇长屈肌、旋前方肌、拇短展肌有神经源性损害,旋前圆肌亦有不同程度损害。MNCV:前臂段可轻度减慢。SNCV:肘以下正常或轻度异常。
3.3 与糖尿病神经损伤的鉴别
糖尿病出现神经损伤的分布为手、足部的“手套、袜子”样感觉减退,主要是神经末梢的损伤所致,运动方面的损伤不明显。电生理表现[5]为:神经电生理改变多为对称性,由于糖尿病引起神经的改变主要是轴索变性,而且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同样都会受到影响,只是影响的程度和早晚不同。
3.4 与大鱼际支卡压综合征的鉴别
有大鱼际萎缩,正中神经大鱼际肌支入肌点处有压痛,局部可有小神经瘤,拇指活动受限,但拇指感觉正常。
3.5 其他
应与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上干型、正中神经的肿瘤、肩手综合征相鉴别。
由于腕管综合征早期治疗,其预后非常好,而比较严重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得到缓解。对于正中神经MCV正常或轻度减慢,DML明显延长或不能引出动作电位,SCV减慢或不能引出动作电位,拇短展肌可见失神经电位,尺神经MCV,SCV正常者,结合临床有桡侧3指半麻木握拳,持物无力,疼痛,晨起加重向前臂放射,特别是重手工劳动和单侧发病者,少数双侧发病应考虑CTS诊断。检查的主要目的在于首先要证实在腕管处有局部神经传导减慢或传导阻滞,排除正中神经在肘部的病变;其次要除外由于臂丛神经病而使正中神经纤维损害及C6,C7神经根病;最后要确认是否合并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所以肌电图检测:⑴可明确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分期;⑵为临床治疗及手术提供依据;⑶判断预后及转归;⑷定期复查可检验临床治疗效果。因此,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是必不可少的,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8]。
[1]顾雁浩.探讨腕管综合征电生理分期的定量指标[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4,20(3):145-147.
[2]张鸿雁.腕管综合征60例肌电图检测与分析诊断[J].医药论坛杂志,2015,36(2):115-116.
[3]唐娜.53例腕管综合征神经电生理诊断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9(5):437-438.
[4]水晶.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5):668-669.
[5]党静霞.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7-200,366.
[6]张凯莉,徐建光.临床实用神经肌电图诊疗技术[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2,123,202.
[7]陈德松.周围神经卡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4,35,192.
[8]史广.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刊,2015,50(3):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