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自信

2017-04-03肖福赟

关键词:传统文化研究

肖福赟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自信

肖福赟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应着力突显中国学术话语。文化自信思想作为重要的中国元素为当前我国的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价值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彰显文化自信的基本意蕴包含以人为本的人文倾向、和而不同的哲学沉思和交流互鉴的发展态势三个方面,学术路向在于比较教育研究者自我反思意识的觉醒、多元文化视角方法论的选择与创新以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知识体系。

比较教育研究;中国元素;文化自信;学术路向

从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现状来看,尽管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和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仍然呈现出以下问题:依然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本土意识,主要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对“以西方为中心”比较教育理论的文化仆从心态;缺乏将研究对象置于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整体把握;局部比较教育研究学术共同体问题域不明确、命题与话语体系的“简单套用”与“过度依赖”以及研究视野未触及文化的深层次等。显然,如果我们从“一切问题都是文化问题”以及“教育学具有文化性格”的视角来审视,比较教育研究如何彰显文化自信是我国比较教育学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从文化自信的高度来认识和完善比较教育理论,也必将成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化解学科危机、彰显学科自信、学科走向成熟的合理选择。

一 比较教育研究彰显文化自信的意义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身处其中的作为客体的文化,通过对象性的文化认知、批判、反思、比较及认同等系列过程,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确信和肯定的稳定性心理特征”。[1]从本质上来讲,文化自信是在对自身文化进行积极评价与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坚定的文化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具体表现为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和情感依托,以及在与外来文化的比较与选择中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可与信赖。在“比较教育研究的历史中,客观性一度是所有比较教育学者们的崇高理想,是比较教育研究‘科学化’的保证”。[2]98但当不同国家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在国际论坛上交流彼此的研究成果时,我们不难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比较教育学者对同样的教育事实或教育问题却往往有不同的解释和评价,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不同国家的比较教育研究者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价值立场。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来看,比较教育研究选择理论思考的文化维度并在实践中彰显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自信思想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认识论视角

文化自信思想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文化转向,为比较教育研究者立足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认识和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认识论视角。“文化转向”的哲学思维具有整体性、实践性、生成性的基本特征。从“文化转向”视角来审视,教育研究活动本质上彰显着教育研究者认识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基因”的根本态度。因此,从文化自信思想出发,比较教育研究要成为一种具有主体意识的文化活动,比较教育研究者可以根据自身文化的品位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进行理解和把握,并确保在文化传递活动中保持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一是研究主体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也就是在系统梳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衍变历程并对其合理因素和内在价值进行恰当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既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给予必要的尊重并怀有一种坚定的自豪感,又能够充分认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独特性。二是研究主体对“他者”文化吸收和改造的勇气和魄力。对“他者”文化的吸收改造本质上是一种扬弃、一种有机的“化学反应”和转化再造。三是研究主体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繁荣前景的自信心和崇敬感。研究主体在对本民族文化的历史传统和当代价值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既能看到自身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展示着本民族世世代代不懈的精神追求,也能够看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提供丰厚的“营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文化自信思想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价值论支撑

文化自信思想体现了传统哲学的价值论转向,这不仅使得价值问题凸显成为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而且为比较教育研究价值取向、价值立场的转换提供了支撑。从价值论的维度来看,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主要有实用性的价值取向(实践取向)和非实用性的价值取向(理论取向)两种,前者表现在教育借鉴、教育交流、教育决策、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政策制定等多个方面;后者表现在理解和解释教育现象、生成新的教育理论和知识、构建教育科学体系以及开展教育审美和教育批评等方面。从文化自信思想出发,比较教育研究要在知识经济和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理解和把握教育发展的多样化、多元化特点,实现从单一价值取向向整体价值取向的价值论转换。具体地讲,一是要从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并确定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目标和整体功能定位。二是要充分认识比较教育研究是一种价值关涉的活动,不仅包含着比较教育研究者自身的教育价值认识、价值选择,也体现着比较教育研究者的教育价值追求和价值创造。三是要以理性的态度自觉肩负起价值整合和理想重建的使命,把教育问题与影响教育问题的文化传统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以比较的视域,深刻认识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把握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实现比较教育研究价值取向的整体转向。

(三)文化自信思想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文化自信思想体现了一种具有整体意义的方法论原则,为比较教育研究者创设全新的、综合化的研究方法论提供了思想的指导和具体研究方法的支持。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特质,也来自于对各种文化传统的历时态比较分析和对各种文化体系的共时态对照包容。从当前比较教育研究的现状来看,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话语以及实证主义、历史文化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相对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不同文化思潮的研究方法正在不断的“移植”或“嫁接”为相应的比较教育研究术语,形成不同的比较教育研究思想流派。但这些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都是从不同逻辑起点出发,在构建比较教育理论方面缺乏可通约性。从文化自信思想出发,比较教育研究需要立足“跨文化特性”,站在人类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高度,架构一种具有整体取向、开放发展的方法论体系。一是要从文化的视角考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教育问题或教育现象,求同存异,发展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操作规则及解释话语的独立方法论。二是要从根本上扭转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的传统思维定式,在本土化和国际化的辩证关系中,挖掘和开拓新的理论生长点和问题域,在“视界的流变”中推动“问题域”的转变,从而培育出彰显时代精神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三是要以教育哲学和认识论为基础,以思辨和人文理解的方法,探讨不同类型教育现象的价值取向、理念、目标等维度的问题,从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出发,揭示比较教育研究的跨学科方法论与比较教育理论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拓展比较教育的研究视野。

二 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彰显文化自信的意蕴

从“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再到“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的义利之辨,中国的传统、中国的实践,给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价值标准”。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其所蕴含的民本思想、原始的辩证法思想以及生态伦理思维方式,都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转向提供了宝贵的“原始基因”和丰厚的“精神营养”。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只有立足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挖掘和阐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理性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过程中,保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倾向、和而不同的哲学沉思以及平等互鉴的发展态势,并最终形成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才能彰显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主性。

(一)以人为本的人文倾向

以人为本的人文倾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也是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彰显文化自信的首要表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强调“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倡导天人合一、人际和谐,重视人之所以成为人而应有的道德修养。《礼记·礼运》:“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刘向《说苑·杂言》:“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许慎《说文解字·人部》:“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都说人汇聚了天地之德行,阴阳五行之灵气,是天地万物之中最高贵、最杰出的。《尚书·周书》:“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朱熹注曰:“非不爱马,然恐伤人之意多,故未暇问。盖贵人贱畜,理当如此。”孔子关心人,把人放在第一位,体现了古代以人为本的思想。《论语·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邢昺疏曰:“言人修身,当先起于诗也。立身必须学礼,成性在于学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既学诗、礼,然后乐以成之也。”强调通过诗、礼、乐的教化,使每一人都具备人之所以成为人而应有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周易·乾卦·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人们应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合理改造自然,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及其发展规律。正如张岱年所说:“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核心是关于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基本观点,可以称为人本观点”。[3]

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这些以“人”为本的思想精髓给予我国当代比较教育研究的启示是:一是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核心是人的问题,所有教育问题都是围绕人的问题。从文化的视角审视,人的存在是一个自我扬弃、自我超越的过程,教育的事实前提是人的存在的“既成”与“可能”,教育的主体是人的存在的“差异”与“普遍”,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存在的“生成”与“超越”。[4]85-91文化有潜移默化的“化”人和育人作用,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文化能提升个人的思想和观念,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赋予人奋发昂扬的正能量。二是作为研究主体的人本身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其从事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方法论选择、理论体系构建都是受自身传统文化、所处时代背景以及自身研究志趣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比较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行为”都会深深打上自身传统文化的烙印。

(二)和而不同的哲学沉思

崇尚“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待社会的基本态度。“和而不同”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也是一种研究的方法论关照。西周末年的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他认为“以他平他为谓之和”,意思是说,不同的因素相互协调平衡叫作“和”,只有“和”才能使万物生长。“同”是单一因素的简单相加,这样是不会有事物发展的。春秋时期的晏婴认为相异之物相成相济谓之和。他以“和羹”和“琴瑟”作形象化的比喻,说明了“和”与“同”的区别。“同和异是不兼容的,是排斥的,和则不然,只有若干个异合在一起才会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和是开放的,能产的,富于生命力的系统”。[5]126《老子》:“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强调“和”是永恒的规律,掌握这一规律使人富于智慧。《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礼记·儒行》:“礼之以和为贵。”《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将“和”与“礼”“乐”联系起来,特别强调“礼”和“乐”的运用以达到中和为贵。《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各得其所,万物各遂其性,这就是“中和”的理想状态。《论语·子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认为“和”与“同”,就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代表了不同的处事态度和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和”的核心思想。宋代思想家张载《正蒙·太和》:“天地之道,虽有不和者,必归之于和。”又曰:“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都是把“中和”视为天地之间本然的、最高的和终极的理想境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思想具有高度思辨性的哲学蕴意在于:“和”是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是事物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体现着不同甚至对立因素或事物的互补式共存与共处的价值判断;承认差异是和谐的基本前提,强调和谐之中的多样,在寻求一致的同时包容个别,体现了一种讲究协调和谐的整体思维。

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来看,“和而不同”作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取向的意义在于:一是承认教育作为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人类共有的生存方式,但世界上存在着分属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蕴含着一个时代人类社会及其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这才使得教育交流与理解成为可能。二是坚持以理性的态度、开放的心态、宽阔的胸怀和鲜明的批判精神,善于运用自己的正确思想去吸收和借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经验,经由“和”而创造“不同”,促进我国教育的新发展。三是承认教育交流是全球化条件下的人类生活特有的方式,将跨文化对话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途径,在认识和理解教育的“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以完全平等的态度体认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探究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为解决国际教育问题和促进全球教育的和谐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这是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时代使命和自觉担当。

(三)交流互鉴的发展态势

平等对话、交流互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发展的基本态势。人类文化因多样性才有了交流互鉴的价值。平等对话是交流互鉴的前提,包容发展是交流互鉴的动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往过程中,以平等对话的姿态,开放交流,兼收并蓄,促进了自身的包容性发展,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庸》讲:“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论语·泰伯》中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北宋张载《正蒙·太和篇》曰:“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尊崇“诚明”、“弘毅”的价值理念,在与“他者”文化的互尊共存、平等对话、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也正是秉持“仇必和而解”的矛盾观,在与“他者”文化的融合共通、求同存异中综合创新。公元1世纪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16世纪以来西方宗教文化的传入、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促使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时期。19世纪末,当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时,清朝人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20世纪以来,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核心内涵的自洽融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扎根的“土壤”。在世界文化多元并存的21世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交流呈现出在冲突中相互调和、相互磨合,在矛盾中交流对话、互学互鉴,共同促进人类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态势。而文化交流发展中的“对话”包含着多层面的内容和多元化的理解,对话的前提是平等交流,对话的目的是“为我所用”、促进发展的借鉴,对话的生成机制是对话双方从各自的文化传统出发,以对方为参照物来重新认识自己,求同存异,促进新的发展。

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善于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的发展态势给予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启示和意义在于:一是要保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品质和气度,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出发,以对方为参照来重新认识和整理自己的教育发展史,立足国情、与时俱进,借鉴和吸收包括异质文化背景下一切教育经验的精华,为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包容性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撑。二是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正确处理比较教育研究中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性功能。“比较教育历来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各种力量构建世界教育体系作为学科的主题,现在已成为一个研究全球趋向和本土策应间动态性互动的理想学科领域”。[6]4为此,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不仅要关注理性借鉴基础上的“教育输入”,同时也要重视平等交流基础上的“教育输出”,要分析研究不同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传统因素,在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尊重创造的过程中形成关于世界教育发展的规律、原则和现实倾向的解释和思考,由此也为比较教育学科自身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三是要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正确看待不同国家、不同地缘政治区域以及全球范围教育文化相互影响的形式和方式。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地球村”的教育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地突破国家界限和种族界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弱势文化危机的同时,也为强势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可能。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要防止虚无中国传统文化的危险,直面和重视西方意识形态特别是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等思潮在教育领域直接或间接渗透的挑战,以平等对话的姿态,以文化作为研究的视角促进不同文化个体在相互尊重、交流互鉴中和谐共处、各展所长,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三 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彰显文化自信的路向

比较教育研究以教育事实为内容,以当前的教育实践提出的各种问题为研究主题,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呈现出鲜明的实践特性。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彰显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向在于研究者自我反思意识的觉醒、多元文化视角方法论体系的创新以及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比较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比较教育研究者自我反思意识的觉醒

比较教育研究者自我反思意识的觉醒是比较教育研究彰显文化自信的前提。“一个比较教育研究者假如失去了文化自我意识,或者确切地说,他的文化自我意识,由于某种原因被压抑或处于麻痹状态,那么,他的教育比较研究也就丧失了基本的立足点。”[7]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者自我反思的基本出发点首先是对比较教育学科自身实践进行深入的文化反思。比较教育学具有联系一国文化背景来研究教育问题的历史传统,其重视以跨文化比较角度审视世界教育的方式,研究人类历史进程中教育的演进及其发展规律,由此提供了人们认识教育的独特视野和教育意识。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看,比较教育研究者把人看作一种“文化存在”,将教育问题置于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思考和阐释,以平等对话、开放交流、相互借鉴的理性态度理解不同教育问题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从而构建比较教育的学科基点和新的学科生长点。其次,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反思。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比较教育研究者要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发展水平和发展特色,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力。第三,是对自身比较教育研究实践的反思。“在教育全球化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在知识假设方面都在寻找普遍规律性的东西,通常是把研究对象(本土教育)置于一个被观察、被审视、被更换的位置,追求全球化过程中教育的同质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本民族教育发展进程中的自我异化倾向。”[8]为此,比较教育研究者需要从“视域融合”的视角,在跨文化教育交流和碰撞中形成比较教育研究新的交融视域,经由“不同”而“和”,而不是用一种视界代替另一种视界。

(二)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选择与创新

文化概念的宽泛性与比较教育研究的跨文化和跨学科性,决定了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构建的整体趋向和具体研究方法选择上的多元整合趋势。我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选择的首要原则是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思维方法的一条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任何现象是一个有机整体系统,不但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且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也是有机联系的。比较教育研究理应把世界各国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整体性视野上去分析和研究教育发展中的普遍问题和特殊问题以及各种矛盾,求同存异,进而获得对世界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整体性认识。我国比较教育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吸纳和整合历史主义或因素论、相对主义和功能主义等思想方法而构建了一种整合性的基于文化论视角的比较教育理论分析框架,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宽广的视角和复合的分析样式。这种文化论视角的比较教育理论分析框架坚持把整体性原则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强调从文化主体客体的关系上构建比较教育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框架,主张比较教育研究采用以文化人类学方法为主的跨学科的多种方法”。[9]58因此,我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创新的必然趋势是坚持“和而不同”的基本方向,实现多元视角以及不同研究方法的高度共享,进而促进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包容性发展。多元化不是简单地反对一元论也不是提倡无限多样性,而是在“视域融合”的前提下尝试不同研究方法相互参照并行的一种思路。比较教育研究理应在尊重研究方法多元化的前提下,坚持历史研究与逻辑方法相结合、系统研究与要素分析相结合、事实研究与价值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从多元文化世界的多样化发展中寻求世界各国的互动合作、共生发展的教育路径。

(三)中国特色比较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

在比较教育研究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理解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张力与矛盾,是重构(reframing)国际与比较教育学科的核心问题”。[6]2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者要具有推动比较教育学科理论创新的文化自觉,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通过中外文化的对话与沟通,着力构建出根植于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土壤,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比较教育理论体系。当下,比较教育研究要跨越“信息提供型外国教育研究”阶段,对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当下真实需求”,充分考虑国外教育经验不同于中国的文化境遇,关照“域外教育经验何以与本土耦合,”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开放包容、吸收了世界各国比较教育理论精华的中国比较教育理论体系。一是在理论层面,要明确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依托,构建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定位、学科特征、学科边界、学科规范、学科立场等方面特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树立必要的学科理论自信。二是在实践层面,要立足于我国教育发展与变革创新的战略需求,重视全球化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将整体性、科学性、实践性和战略性整合于比较教育学服务国家教育决策的具体实践中,积极参与教育决策的服务、对话和构建,为推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贡献学科智慧和专业智识[10]。

四 结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之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超越时代和地域局限、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贴近、为世界文明发展所客观需要的永恒价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下日新月异发展的全球化浪潮中,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世界影响力的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这为我们彰显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自信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此,我们要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善于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更加自信地展示其丰富内涵,以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研究成果,为不同国家教育发展和改革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为促进全球教育的和谐发展提供“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

[1]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4):21.

[2]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3]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生命力[J].中国文化研究(创刊号),1993(1):1-3.

[4]王 葎.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王长纯.和而不同——比较教育的哲学沉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美〕罗伯特·阿诺夫,卡洛斯·阿尔伯特·托雷斯.比较教育学——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M].冯增俊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7]项贤明.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同一性危机及其超越[J].比较教育研究,2001(3):30-36.

[8]石隆伟.论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拓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8(6):13-15.

[9]冯增俊,陈时见,项贤明.当代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10]曾天山.影响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90.

TheCulturalConfidenceoftheComparativeEducationalResearchinChina

XIAO Fu-yun
(SchoolofEducation,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

The comparative educational research should highlight Chinese academic discourse.As an important Chinese element,cultural confidence provides epistemological basis,axiology support and methodological guide for comparative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China.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omparative educational research which shows cultural confidence includes people oriented humanistic inclination,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s accumulation of harmony in diversity and developmental state and trend of communication and mutual learning,and academic direction lies in the awakening of self-reflection consciousness,methodological selection and innovation in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al knowledg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comparative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comparative educational research;Chinese elements;cultural confidence;academic direction

2017-02-10

肖福赟(1979-),男,甘肃崇信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10.13451/j.cnki.shanxi.univ(phil.soc.).2017.05.011

G40-059.3

A

1000-5935(2017)05-0077-06

(责任编辑 徐冰鸥)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