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木耳露地代料高产栽培技术

2017-04-03黄丽珍

食用菌 2017年5期
关键词:耳片装袋杂菌

黄丽珍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泉州362500)

黑木耳属于中偏高温型菌类,抗杂菌能力较强、适应性广、产量高,栽培效益好。笔者利用冬闲中稻田露天仿野生栽培黑木耳,经过多次试种,总结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规模化栽培,每袋用干料1.1 kg,产量0.86 kg,产值7.8元;产品具有耳片坚挺、肥厚、深黑色、有光泽等优质特点,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灵活安排栽培季节及选择适应性菌株

1.1 栽培季节安排黑木耳属中偏高结实型,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20~25黑,根据这一特性,灵活安排制袋时间,海拔700 m左右的栽培场,8月中下旬制袋,11月份气温稳定在30中以下,下田出菇。

1.2 菌株选择经试验对比,规模栽培选择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的黑木耳菌株426,该菌株具有适应性较强,产量高的特点。

2 栽培料配制

2.1 培养料配方木屑93%,麸皮3%,玉米粉2%,碳酸钙1.5%,生石灰0.5%。

2.2 培养料堆制发酵培养料堆制发酵是栽培黑木耳抗杂、高产的首要环节。先把麸皮、玉米、碳酸钙、生石灰等辅料按比例称好拌匀,再放入木屑中干拌两遍后加水充分搅拌均匀,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混合料堆制成高1 m,长宽视场所而定堆发酵,发酵周期为8~10 d,期间翻堆3~4次,每次翻堆尽量将外部培养料翻入中间,并根据料含水量补充水分或晾料,含水量应逐次降低,发酵结束后控制在60%,即手握成团手指缝能渗出水而不滴下水为宜。水分过大,透气性差,容易感染木霉等杂菌;水分过小,不利于菌丝生长,拌料时灵活掌握。

3 菌袋的培养

3.1 料装袋发酵好的培养料,翻动均匀,采用15 cm×55 cm×0.005 cm聚乙烯塑料袋装料,用装袋机进行装袋。

3.2 灭菌料袋及时进灶灭菌,采用常压灶灭菌,温度达到100采,保持24 h,趁热出灶运至接种室进行冷却。

3.3 接种待料温降到28℃以下时,用干净毛巾将料袋表面擦干净后和接种用具、栽培种等置于接种箱内,用气雾消毒剂消毒后,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单面打4孔接种,接种后用胶布或胶纸封口,一般750 mL瓶装菌种,每瓶可接20~25袋。

3.4 菌丝培养料袋进入培养室前三天对培养室进行消毒灭菌,可采用气雾熏蒸和药剂喷洒,温差大时,用换气扇进行通风降温,培养室宁干勿湿。待药剂气味散发后,搬进接种后的料袋,按“井”字形或三角形排放,一般堆高5~6层。黑木耳菌丝营养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尽量不见光,以免菌丝未发透而长出胶质化耳基斑点,产生霉变。坚持每天检查,发现杂菌及时移出,后期可以适当增强光线。前期控制温度在26~28℃,10 d左右,连续三天超过30 d容易“烧菌”;中期保持22~24℃,每天通风1次;后期控制在18~20℃,40~50 d菌丝即可长满袋。

4 田间管理

4.1 栽培场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没有遮阳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湿润,不积水、排水方便;地下水源丰富,干净无污染,空气新鲜的中稻田。

4.2 整地做床首先顺流水方向挖排水沟,然后做床,方向不限视地形而定,排水方便,床面不积水便可。床宽150 cm,床面呈龟背形,高15 cm左右,两床之间留50 cm作业道。床面铺3 cm厚的干净稻草。在黑木耳栽培床面上,铺设黑色塑料微喷水管,置半自动喷水浇灌设备,进行水分管理。栽培场上面架设90%遮阳网,遮阳网距耳床3 m左右,减少阳光直射。

4.3 出耳期间的管理菌丝培养70~80 d后下田,时间在11月。选择阴天或晴天将菌棒搬至栽培场地,自然卧放在龟背形床面上,用消毒过的刀片在菌袋向上一面按梅花状排列划上“+”字形12~15个,向地一面不划口,划口一般纵向长2 cm,横向宽1 cm,以后根据原基形成情况增加划口。指定专人看管,经常检查耳芽的干湿情况。7~15 d黑木耳耳芽在穴口大量形成,在耳芽阶段不能向耳芽直接喷水,只每天向地面空间喷雾,使耳场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保持耳片湿润不积水;当耳片大于1.5 cm才可向耳片直接喷水,一次性喷水时间不要太长,可每天喷雾多次,耳场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95%,保持耳片不干燥,干湿交替,不收边为宜。喷水宜在早晚,中午高温或温度高于25℃时不喷水。喷水要做到轻喷、勤喷,当耳片边缘出现皮卷,即进入成熟期。

4.4 采收晾晒耳片成熟时,即可采收。采摘前1~2 d停止喷水,当子实体长至七八分成熟时,耳片全部展开后,根基变小时采收,尤其是菌袋侧面近地的耳片,更要提前采摘,以防烂耳。采收时要避免碰掉小耳芽,以防影响产量和延长采收期。晾晒时不要翻动,自然晒干的耳片朵形好。

猜你喜欢

耳片装袋杂菌
非比例多轴载荷耳片的疲劳分析方法
民用飞机耳片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三维模型耳片接头几何参数敏感性分析
新型液动食用菌装袋机的设计要点与应用*
板栗的塑料薄膜袋贮藏技术
茶树菇感染杂菌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三种常见杀菌剂对白僵菌纯化以及生产中作用研究
生产食用菌 石灰用途广
交换生的计谋
含孔边套筒的厚截面复合材料接头耳片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