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球囊导管联合缩宫素与人工破膜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2017-04-03彭小凤

实用临床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破膜宫素球囊

彭小凤

(阳江市阳东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广东 阳江 529500)

双球囊导管联合缩宫素与人工破膜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彭小凤

(阳江市阳东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广东 阳江 529500)

目的 探讨双球囊导管联合缩宫素与人工破膜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需行足月妊娠引产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所有产妇均采用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球囊取出后,对照组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组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人工破膜。比较2组产妇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及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观察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产后2 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软产道损伤、产时发热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球囊导管取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人工破膜可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且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

双球囊导管; 缩宫素; 人工破膜; 足月妊娠引产

足月妊娠引产成功与否跟宫颈成熟情况关系密切,引产前对不成熟宫颈进行促成熟干预非常重要。双球囊导管是一种机械促宫颈成熟方法,可直接对宫颈进行扩张,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1]。但在宫颈扩张2 cm及以上之后可因缺少有效宫缩从而宫颈口再次闭合的现象导致引产失败。为此,笔者采用对比研究方法探讨双球囊导管联合缩宫素与人工破膜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阳江市阳东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需行足月妊娠引产的初产妇82例,年龄21~36岁,平均(27.62±2.29)岁,孕周40+6~42周。将8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2组年龄、孕周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产妇均采用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先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后放置窥阴器,消毒宫颈、阴道,对宫颈前唇或后唇进行宫颈钳夹,将球囊导管轻柔插入,确保两个球囊都通过宫颈内口,先往子宫球囊导管注入40 mL生理盐水,向外牵拉导管,使膨胀子宫球囊抵达宫颈内口;阴道球囊露出宫颈外口,并逐渐给予20 mL生理盐水注入,膨胀后两个球囊均在宫颈内外口,此时可将窥阴器取出,并向两个球囊导管分别注入20 mL生理盐水直至达到80 mL,导管在产妇大腿内侧用胶布固定。放置时间12 h,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若有子宫过度刺激、临产、胎心异常、胎膜破裂、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胎膜破裂等情况则提前将球囊取出。

在进入产房后监测胎心情况,对照组将球囊取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5 U缩宫素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初始速度为8滴·min-1,后增至40滴·min-1,在宫口扩张3 cm后停用[2]。观察组在对照组静脉滴注缩宫素基础上行人工破膜:排空膀胱,严格消毒会阴后给予人工破膜并监测胎心,破膜后1 h若无规律宫缩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产妇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及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观察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对照组引产成功30例(73.17%),阴道分娩15例(36.59%),产程时间为(15.39±2.77)h,产后2 h 出血量为(289.39±53.57)mL;观察组引产成功37例(90.25%),阴道分娩34例(82.93%),产程时间为(7.51±1.41)h,产后2 h出血量为(285.51±52.61)mL。观察组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产后2 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软产道损伤、产时发热和新生儿窒息分别为3、3、2例,观察组分别为4、3、2例,2组软产道损伤、产时发热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双球囊导管可通过位于宫颈内外口两个充盈球囊提供稳定温和张力,实现对宫颈的机械性扩张,还可通过宫颈局部刺激作用对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进行刺激,达到软化宫颈和提升宫颈评分[3-4]。但在宫颈扩张2 cm及以上之后可因缺少有效宫缩从而宫颈口再次闭合的现象导致引产失败。而缩宫素可有效诱发规律宫缩[5-6];人工破膜可以诱发前列腺素和缩宫素释放,有效诱发宫缩,此外,人工破膜还可有效了解羊水情况,对于过期妊娠和羊水过少的情况尤为重要,具有产科处理指导价值。

笔者采用对比研究方法探讨双球囊导管联合缩宫素与人工破膜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而2组软产道损伤、产时发热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双球囊导管取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人工破膜的效果优于单纯静脉滴注缩宫素,可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且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双球囊导管取出后,有潜在损伤宫颈、感染和胎膜早破等风险,引产需掌握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适应证,并在术前除外阴道炎者,术中加强对产妇体温的监测,并在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7-8]。

[1] 付帅,纪艳洁,李云秀,等.双球囊导管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孕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12):1898-1900.

[2] 张力,刘兴会,卫蔷,等.双球囊导管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中的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4(3):497-501.

[3] 周奋梅,王海荣,孙艳兰,等.双球囊导管在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7):838-840.

[4] 赵淑芯,赵鑫鑫,王贻英,等.地诺前列酮和双球囊导管在羊水过少产妇引产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8):628-630.

[5] 崔小妹,何慎玲,谢丽萍,等.子宫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引产107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4,13(1):43-44.

[6] 任虹,张霖,范剑虹,等.COOK双球囊导管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7):3282-3285.

[7] 田敏,李萍.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101-102.

[8] 王艳丽.双球囊导管联合人工破膜和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5):403-406.

(责任编辑:况荣华)

2016-11-04

广东省阳江市科技计划项目(社发[2015]52)

R714.4

A

1009-8194(2017)01-0044-01

10.13764/j.cnki.lcsy.2017.01.017

猜你喜欢

破膜宫素球囊
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及催产素静脉点滴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不同引产时间对足月胎膜早破母婴结局的影响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自由体位待产下两种破膜方式对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
羊水流干对宝宝有影响吗
球囊预扩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损伤的影响
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观察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