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用菌企业2016年的发展状况及前景预测
2017-04-02林金盛
黄 毅 林金盛
我国食用菌企业2016年的发展状况及前景预测
黄 毅1林金盛2*
(1.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 350000;2. 江苏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
以事实为据揭示了2016年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发展现状的喜和忧,及行业出现的困境,分析困境产生的5方面原因;预测2017—2018年食用菌市场将继续低迷,提出食用菌企业须采取“去杠杆,去产能,节能,减耗,减员,提高效率和品质”的对策措施。
食用菌;工厂化;上市;产能;市场
1 2016年我国食用菌企业几家欢喜几家愁
1.1 为什么会有几家欢喜
自2011年开始我国食用菌行业工厂化栽培进入快速发展期,新厂家数量6年连增,不同行业的人都涌进食用菌工厂化队伍,厂家数量每年以二位数快速增加。在上海主板、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及香港、中小板上市的食用菌栽培企业共有十余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在2016年上新三板,可喜可贺。
2016年的国家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这一政策刺激先知先觉的风险投资者嗅到食用菌企业上市后会有巨大的潜在利润空间,于是大踏步涉入。也因为资本的介入,新开张及已经上市的公司再扩大生产的企业日栽培规模已不再是以前的几万瓶的小数量级,而是20万瓶级,乃至30万瓶级,有的袋式栽培企业日投放量达数十万包。且刺激更多运营较好的企业收购、兼并同行弱势企业,做大做强,往上市路上“赶”。
大型食用菌企业采用瓶式栽培模式,引进高速全自动生产线,用工量大幅度下降,品质与产量大幅度提高。而袋式栽培也在向节省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的自动化方向寻找突破。2015年仅有一家机械设备厂家展示食用菌全自动打包流水线,而2016年有5家跨行整合后介入本行的设备企业,展示各自不同工作模式的全自动打包流水线样机。全自动打包流水线将逐渐定型,具有中国特色的袋式自动化栽培将迎来新的春天。
至2016年,漳州已举办了十届蘑菇节,成为国内外最有影响力的专业交流平台,相关信息、设备、技术得到充分展示交流,对国内食用菌行业发展起引领作用。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通过各方面运行磨合,不少企业在栽培技术、产量、品质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从无序发展变成有序运行,不断寻找到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监控手段,企业运行逐渐稳定。
栽培品种从较单一向多品种发展,瓶式和袋式栽培的产品品质与单产都得到历史性的突破。2016年,各地喜报频传:有的企业金针菇全库每瓶单产突破520克;有的企业全年袋式栽培金针菇每袋单产稳定在460克;有的杏鲍菇企业每袋单产已经稳定在430克;有的蟹味菇企业,每瓶单产达到440克;有的企业白玉菇每瓶单产达到250克;不少企业海鲜菇全库每袋单产达到550克;双孢蘑菇每平方米单产为33千克。这在十年前根本不可想象。而与此同时,锻炼、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为企业创造了财富,积蓄储备了发展动力。但是大部分新进厂家,还处于艰难摸索、摇晃前进阶段。
1.2 为什么会有几家愁
(1)蔬菜滞销,牵连菇价暴跌。2016年企业大幅度扩张的后遗症至年底开始突显。中秋、国庆两节与平日相比,菇价并无明显上升,节日效应令人大失所望。往年12月份鲜菇、干菇销售必然进入两旺,可是2016年边旁的物价都涨了,如大宗商品中的螺纹钢上涨73%、白酒类茅台单瓶涨300元,与食用菌生产息息相关的豆粕、菜粕涨3%~4%,唯有蔬菜大幅度下降。究其原因,暖冬使得蔬菜大丰收,供过于求,所有蔬菜品种均滞销且愈演愈烈。如安微合肥郊区的“上海青”上年批发价每千克6元多,而2016年每千克0.4元仍无人问津,花菜、白菜、红萝卜、娃娃菜等也均大幅下降;更有甚者,在福州,买肉竟免费送萝卜。菜农卖菜收入还不够支付收割费用,只得忍痛直接翻犁。鲜菇属于大范围蔬菜,同属于不易保存的农产品。蔬菜价格“过山车式”的激烈波动,牵连菇价暴跌,跌幅之大,超过往年。2016年8月新闻报道,有学者预测全球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2016年气候会陷入混乱状态,预计会出现严冬。受此消息的刺激,不少厂家加大生产量,期待如2015年冬季一样,抱个“金娃娃”。然而事与愿违,暖冬使得市场上蔬菜品种极大丰富,菜价一落千丈。鲜菇菇价受牵连,被逼下跌。按照经济规律测算,鲜菇每千克下跌1元,将会撬动10倍以上的销量,但实际效果并不如预期。虽然厂家以低于成本价贱卖出货,但多层经销商依旧加价,至终端消费市场菇价仅是微跌,其幅度低于其他蔬菜。经济低迷时,消费者可支配收入锐减。鲜菇属于随意性购买的农产品,售价又高于绿叶蔬菜,受鲜菇与蔬菜比价效应影响,消费者购买鲜菇欲望低,导致通路被堵。
(2)无序扩张,导致供大于求。为什么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属于环境控制生产,也会产生供求失衡?食用菌行业属于弱小行业,企业多为私营,而工厂化栽培属于立体农业,是现代农业种植业的典范,在政府层面看,其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没有税收,但能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因此不实行报批制,准入门槛较低。
由于星河、绿宝、众兴、雪榕等公司上市成功的样板作用及2015年冬季菇价疯狂上涨等因素刺激,一些外行企业主在2016年市场处于极度饱和,菇价长时间跌破成本价的情况下,依然义无反顾借助风险投资资本强行涉入本行,日产量达数十吨级规模。有的公司接受风险投资的苛刻条件,签署“对赌协议”,为了保证每年有20%利润增长率,在菇价低迷状态下,为实现报表利润的增长率,只能够产能“被”扩张。新、旧企业疯狂无序扩张,导致产能失控。预计在2017年金针菇产能将从现有日产量3 200吨扩张至4 000余吨,增加约25%;海鲜菇日产量将从现有500吨,扩张至800余吨,增加60%。
鲜菇的货架期限制,导致菇价波动较大,无法控制,难以时间换菇价空间。批发商掌控话语权,随意“宰割”。每年2~7月,有的企业鲜菇积压量以千箱、万箱计,并逐渐成常态。如此疯狂快速扩张,笔者不禁要问:2017年鲜菇市场是否容纳得下?鲜菇的简单粗加工(罐头)市场容纳量有限,唯一可消化的是鲜菇“价格战”,而新企业一旦出现经营或技术上的闪失,将难以翻身。
而已经上新三板的企业面对的也并非一片坦途。2016年新三板实现分层,2017年的“小梦想”仅是实现极少数优质股票的连续竞价交易。要注意的是,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目前有10 454家,未来3年将突破2万家。预计仅有5%的优秀企业能够提高到创业板,大多数企业挂牌之后将立即傻眼:企业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变成了新三板的“僵尸户”,没有成交量,没有融资功能,没有流动性。现有近十家上新三板公司至今依然零交易,“屋漏偏逢连夜雨”,鲜菇市场如此低迷,如何保持每年20%的增长率?回顾这几年行业发展历程,可以判断:食用菌企业快速发展期已过2年,企业上新三板后转板不成功的概率增大,风险加剧。风险投资加速企业扩张,导致供大于求,违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导致市场混乱,菇价暴跌,大中小企业一损俱损。
大企业艰难,而管理不善且没有自己技术核心的中小鲜菇企业将更难维持。全国最大的海鲜菇主产区福建省顺昌县,原有海鲜菇企业51家,经过2015、2016年洗牌后,只剩下10家,下降达83.3%;上海市原有食用菌企业11家,现剩下6家,下降45.45%。全国数百家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真正盈利的不过5%,在亏损线上挣扎的至少30%,只能减少产能,亏损经营,以留住老员工,等待市场复苏,却不知资金链还能支撑多久。有的中小企业采用半停产策略:派发基本生活费,待旺季时,再回厂上班,此类型企业大致占35%。因此,大企业想挤垮中、小企业也有难度。笔者认为:这种收缩策略对于栽培周期短的品种,如金针菇、杏鲍菇可行,而对于栽培周期长的海鲜菇、蟹味菇,其资金占用时间过长,有一定困难。还有30%的企业,技术不成熟,管理不善,而准备转让、关停。也有的企业想转换栽培品种,孰不知每一种菇类都有其栽培特点和技巧,金针菇种植很好的,并不一定知道其他菌类的核心栽培技术,都需要一个磨合过程。一味自以为是,改种不熟悉的菌类,结局很可能是“烧钱”,并非明智之举。
预计2017年,会产生第二波范围更广的食用菌企业关停潮,能够生存下来的不知还剩多少。早先我国彩电业上市公司有长虹、夏华、康佳等十家,而今存活下来的有几家?电子产品所面对的是迎合消费者心理的更新换代的压力,而我们的鲜菇产品,面对的是货架期长短压力,价格战成常态后,企业更难以生存。
当然,并非所有的中小型食用菌企业都难以为继,有的小企业技术成熟、管理良好,也有很好的利润。他们实行弹性工作制,员工队伍稳定,自觉执行技术节点标准,产品高品质、高产量,而品质决定市场占有份额。精心经营200公里范围内的市场,与经销商建立唇齿相依的关系,企业能主导销售渠道,先收钱,后发货,实现天天零库存。他们甚至依旧采用接种箱接种,但利润得率远超其他大型上市公司。只可惜,这样的企业屈指可数,仅占全国食用菌企业的1%~2%。这也说明,稳定压倒一切,小企业适度规模,深耕地方市场,不失为生存之道。
(3)“变味”的精准扶贫。国家提出“精准扶贫”造福百姓,2016年全国72%的贫困县(420县)同时选择种植食用菌作为精准扶贫项目。愿望是好的,但大部分新产区群众没有种植食用菌的基础,种植技术辅导不力,多广种薄收。如冬季室外半开放栽培的香菇,一遇寒流,温度突降,温差刺激导致各产区香菇菌筒同时爆发性出菇,市场难以消化,只能就地贱价销售,每千克价格低至2.8元,即使行政上每棒香菇菌筒补贴1元,仍难盈利。冲击原有香菇市场菇价的同时,贫困地区森林生态遭到破坏,远未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各地应因地制宜选择相适宜的易干制的食用菌栽培品种。政府应负责引导有群众基础的贫困县集中供应菌包,分散农户管理,回收产品,培育品牌进入流通市场,才能够解决弱势群体增收问题。2017年国家将下拨精准扶贫款6 000亿,笔者却希望在食用菌产业上能少安排一些,以免导致食用菌鲜菇市场再次受到大的冲击。
(4)餐饮业低迷,殃及鱼池。十余年来,鲜菇销售很大比例是通过“二道贩子”进入餐饮行业的,可从2006年开始,餐饮业开始“降温”,现今仅存50%的餐饮品牌企业。“八项规定”加速了餐饮企业的优胜劣汰,使其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餐饮业低迷,殃及上游供货商,食用菌企业深受影响。虽然近几年在电视连续剧、养生节目上,时有食用菌健康科普内容出现,百姓认知度提高,街边小食店各种鲜菇菜肴也丰富普及,但食用菌市场的整体销量不见起色。这也许与我们的宣传点有偏差有关,仅宣传美味、健康,而忽略了“工厂化栽培鲜菇是最安全的农产品”这一角度,一旦最安全理念被接受,就有可能成为消费的动力。
(5)食用菌企业红利消失。食用菌企业十年前员工月工资仅为800~1 500元,而如今,在无论是瓶式栽培还是袋式栽培机械化程度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劳动强度下降的条件下,2016年员工的月工资仍上涨至3 000~4 500元(含三金),是十年前的4~6倍,且还存在上涨趋势。现在的鲜菇出厂价是十年前的一半,季节性售价时常低于成本价,业主的盈利空间被狂涨的用工成本所压缩,蚕食了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单产和品质提高产生的利润,增产不增收成常态。
(6)做表面文章,圈钱圈地。有的企业,借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噱头,利用关系网以做项目为幌子,做表面文章,圈钱圈地建厂;挖人墙角,高薪聘请“半桶水”的专业人才,应付生产,生产出的劣质产品,扰乱市场。这种企业不认真抓管理生产,只求投入与产出平衡,年年向政府要补贴。这种投机办事业的,大有人在。
上述六大原因,导致食用菌工厂化企业运行困难重重。
2 展望2017年
2017年的春季市场并没有因为春节而产生节日效应,而是持续低迷。现在上海批发市场上每千克鲜菇价格:杏鲍菇4~5元,金针菇3~4元,蟹味菇仅10~16元,香菇4~8元。2017年行业的寒冬菇价还将继续下探,底在哪里,无人知晓。预计在6月份之前有的品种,还会再下跌15%~25%。而2017年1月23日,全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国际(Fitch)发布报告说,中国经济积极增长全靠刺激,不可持续,估计中国GDP增长2017年将放缓至6.4%,2018年将放缓至5.7%。有经济学家预测,至2018年底中国经济才会复苏。企业只有自行去产能,腾出精力梳理流程,完善各节点技术指标,努力提高产品品质,才能加快销售,减少积压,挺过经济低迷期。
市场难以被人所左右,企业能做的只有“去杠杆,去产能,节能,减耗,减员,提高效率和品质”。但我国食用菌行业没有类似日本农协的权威协调机制,在利益的面前,无法靠行业自律,难以协调“去杠杆,去产能”,只能紧盯气候及蔬菜市场变化趋势,自我调节产能。唯一可做的就是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市场销路通道情况,采取阶段性降低生产产能,切实做好中长期逐步去产能计划,减耗、减员,提高品质与效益,收回“拳头”,等待市场全面回暖,再“打出去”。好在最近有自动化设备企业进行跨行整合,除了开发全自动袋式栽培打包设备之外,还进行全自动液体菌种接种机开发。物联网也在食用菌产业逐渐得到应用,开发出“傻瓜”软件,让出菇管理更简单,实现人与设备、设备与菇的远程及实时对话;有效地提高了技术管理人员和公司管理者的效率,实现智能化管理;有效地分析高产数据,为企业进一步高产提供数据支撑,今已有上市公司在应用。有的企业引入智能机械手,甚至机器人代替人进行重复性劳动,以减少用工量,提高效率。机器人代替人是今后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前些年笔者写过“上市梦”,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及对这一现象的担忧,却被人嗤之以鼻。然而现实验证了笔者当时对发展趋势的判断并无不妥。如今,笔者依然要说:上市是“双面刃”,有利有弊,须根据自身情况考量,不要做无谓的“上市梦”,以免“黄粱美梦一场空”。
致谢 本文得到上海芙莱阁食品有限公司盛进之先生指点,特在此表示感谢。
S646
A
2095-0934(2017)02-099-04
*为通讯作者,E-mail:abang9811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