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血糖控制及相关护理干预分析

2017-04-0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补液微量胰岛素

房 颖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综合病区,江苏 南京 21000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血糖控制及相关护理干预分析

房 颖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综合病区,江苏 南京 210000)

目的 探讨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血糖控制及相关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抽签模式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本院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相应的早期血糖控制及相关护理进行干预,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结果 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术后未有患者出现高血糖现象,且并发症发生率为2.63%,均是较好指标结果。结论 针对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患者术后采取相应的血糖控制措施及相关护理干预,有效稳定其术后早期血糖指标水平,且患者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早期血糖控制;护理干预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通常用于淋巴结转移的胰头部癌、乏特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等多种十二指肠癌以及慢性胰腺炎当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1]。但由于该手术需切除患者部分胰头、胆囊及胆总管、十二指肠、胃和空肠等机体组织,同时还需保证其胃、胆管、胰体及空肠等组织的高效吻合性,故患者术后会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不利于其预后改善。根据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发生的并发症还是影响其早期血糖指标水平异常的关键因素。故本文现将于本院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38例患者,对其术后采用早期血糖控制及相关护理加以干预,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模式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本院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3.28±8.29)岁;疾病类型:12例胆总管下端癌,9例胰头部癌,17例十二指肠癌。

1.2 方法

1.2.1 术后血糖控制方法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胰腺组织,道导致其术后出现血糖升高现象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其高血糖变化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关联性存在,故针对患者术后的血糖水平变化需给予胰岛素强化来加以控制。手术刺激、负面心理及全胃肠外营养都是造成术后早期患者血糖指标异常的关键因素,故针对此类患者需根据其实际情况来结合双泵法和单泵法及TPN补液进行血糖控制。需给予TPN补液患者,以4 g:1 U的比例取浓度为5%护理葡萄糖溶液及效胰岛素进行混合调制,采用输液泵对患者ixng静脉输注,并调整其输注滴速为250 ml/h,然后配置1 U/mL的胰岛素溶液(50 U中效胰岛素、50 ml0.9%氯化钠溶液)采用胰岛素微量泵对患者行静注,并调整输入剂量参数为1 ml/h,每次以间隔1 h的频率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同时遵循医嘱对患者的胰岛素用量进行合理调整,保证其血糖指标控制在4.4~8.3 mmo1/L范围内。患者TPN补液结束时,选择胰岛素微量泵来持续控制患者血糖的正常指标,并将其每次血糖检测时间间隔调整为4 h。

1.2.2 血糖控制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

(1)心理护理。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大量外科术后患者由于其大面积手术损伤、麻醉过后的切口疼痛、引流管造成的心理负担以及禁止事项造成的机体不适都会导致患者心理出现恐惧、暴躁及情绪化等负面情绪,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也不例外,是导致患者术后早期血糖会出现波动异常的关键因素之一,延缓了患者的健康恢复进度。故护理人员需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变换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术前详细告知患者手术环境、流程和麻醉注意实现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来缓解其陌生环境造成的不安感;术后加强患者引流管、营养支持等方面的护理力度,并采用亲切的语气引导患者诉说内心的痛苦和需求,并给予其相应的心理疏导,同时结合患者喜好通过播放音乐来缓解患者的焦躁情绪,对缓解其不良情绪和控制术后各类应激反应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血糖监测以及胰岛素调节相关注意事项。需加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血糖监测、胰岛素调节等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力度,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变化情况,并规范医护人员治疗、护理措施的操作过程。其中,血糖监测时患者指端采血位置均选择其左手无名指指尖两侧来进行操作,术后8h内需保证患者血糖监测频率为1~2 h/次,患者血糖指标显示在4.4~8.3 mmo1/L范围内并呈现稳定状态,可将检测间隔时间适当延长,TPN补液时则需调整为患者原有血糖检测频率。胰岛素调节:患者常选择输液泵与胰岛素微量泵一同使用来进行TPN补液,以达到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只需遵医嘱来对患者胰岛素微量泵流速进行调节,且需注意每次调节幅度需低于1 U/mL,保证其血糖控制在4.4~8.3 mmo1/L范围内。由于胰岛素具有较短的半衰周期,故其微量泵中的胰岛素溶液总量需注意每次以4 h间隔时间来进行重新配置。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术后早期血糖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现象,并发症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本次研究所选患者术后早期血糖指标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发生1例腹腔内感染症状,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63%,均是较好指标。

3 讨 论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血糖指标采取相应的血糖控制措施及相关护理干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3%,早期血糖指标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波动,表明针对术后患者加大使用胰岛素力度的同时,根据其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及规范医护人员相关操作流程,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控制其术后早期血糖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2-3]。

综上所述,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患者术后采取相应的血糖控制措施及相关护理干预,患者并发症少,且有利于控制其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1]尚 轶,潘惠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血糖控制及相关护理干预[J].甘肃科技纵横,2014,43(07):110-111+107.

[2]吴 懿.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的护理[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5(10):183.

[3]高四华,邹平华,邹 红.糖尿病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观察[J].吉林医学,2015(16):3633-3634.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8.78.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补液微量胰岛素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补液盐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
分析仪预处理器在微量氧检测中的改进应用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
大面积烧伤休克早期补液治疗体会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