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统筹的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原则刍议
2017-04-02王成云
王成云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湖南衡阳421002)
基于科学统筹的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原则刍议
王成云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湖南衡阳421002)
高职院校如果要加强其培育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就必须要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为学校打造一个好的品牌。同时,要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合理改革专业设置情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等,以促进高职院校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对其协调推进、统筹安排、宏观考虑,从而逐渐形成各环节要素良性循环、相互支持、优势互补的局面。
科学统筹;经管类专业;调整原则
1 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科学合理原则
(1)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专业设置的规格与培养目标要求相符。我国高职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在于培育一批既具备较完备的理论知识,又掌握较强实操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其中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要求能够体现出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征相同,所以其专业设置需要将与专业相近的学科的文化知识作为重要参考;要培育学生的实操技能,则主要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国家之所以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就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给企业输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因而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育。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时,应该重点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良好的科学精神、身心素质、科学精神、团队合作精神。高职院校在处理各专业的知识结构时,应该确定学生需求学习理论知识的度,即在于“够”而不在于“多”与“广”与“深”,即要坚持“少而精,要管用”的统筹规划原则。
(2)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求决定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种类,而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则由行业、产业与经济新常态结构的调整决定。高职教育除了具备行业性,还具备地方性,其主要面向的是地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建设,从而为其输送各行各业的专业型人才。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必须与社会以经济新常态发展下的岗位需求相一致,同时也要满足区域性行业产业的发展需求。
2 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教学计划的科学制定原则
(1)高职院校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要求。①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需求。②是为了培育出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必须仔细阅读国家关于高职教育教学的具体方针政策,从而在教学计划中全面地体现出国家发展的意志,并将理论和实践、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正确处理,同时还要将素质提高、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③为将针对性与应用型突出。不断优化教学计划,并尽可能地挖掘学生各项潜能,加强对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④在于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⑤在于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要求。
(2)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①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制定的前提条件是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高职院校在将国家教育方针全面贯彻的同时,还应将“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落实,并根据用人单位、社会、国家对职业人才的要求,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同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还应该努力体现专业发展与办学的特色。②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即将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确定该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道德素质以及实操能力结构。③确定学习的年限,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的修学年限为两至三年,对于不同的专业,其修学年限也有一定的差异。④时间分配与课程设置。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理论知识课、实践操作课以及公共基础课程,其中理论知识课程主要包括了专业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两个部分。实践操作课程则是院校根据专业所对应的具体岗位的实践能力要求以及技能需求所设置的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了人文、外语、思想道德以及体育以及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课程等。⑤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表主要是指每门课的时间安排以及学分要求和每个学生每周应该完成的某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硬性要求。
3 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统筹创新原则
(1)产学研相结合的要求。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统筹创新原则应该始终贯穿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从培养计划的制定、专业设置、教师的聘任培养、科技开发攻关、教育资源的互相利用、学生的就业等方面着手,企业与学校都应该协同合作,寻求共同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采取聘请企业专家的形式来建立健全“专业设置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的目的在于集思广益、广泛地采纳企业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并诚邀他们参与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与修订、专业建设。
(2)产学研相结合的统筹创新模式。我国高职院校中较为典型的该类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七种形式:一是订单式教育,其中较为典型的高职院校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二是2+1式教育,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三是学工交替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四是全方位合作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上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五是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合作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六是双定生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七是双证书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天津职工大学等。以上这些人才模式都是对产学研相结合的有益探索,虽然这些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索引,不难看出,只要高职院校在统筹创新的原则下,对人才培养模式善于探索、敢于探索,并对其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进行有效借鉴,高职教育的发展道路将会来越来宽广,同时也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一旦教学质量与就业率提升,人民大众也将会对高职教育越来越满意。
4 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型”原则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将高职教学质量提高、办学特色形成的关键。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重视实践能力与应用技能)与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师在具备较高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具备经营管理实践经验与工程技术实践背景,换而言之就是高职教育必须拥有实践方面与理论方面的双重素质,即“双师型”教师,所以高职院校在建设师资队伍时应该遵循“双师型”原则。“双师素质”教师必须符合以下要求,首先是具备2年及以上的基层管理、服务、生产第一线的本专业工作经历,其教师职称必须在讲师或之上,且能够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指导;其次是除了讲师或以上的教师职称之外,还要本专业中级或以上的职称;最后是参与或主持过两项及以上的应用型研究项目,且研究成果已经投入社会企业、事业单位生产、使用,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或者经济基础。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秉承着科学统筹原则不仅能够促使高职教育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同时还能够促进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On the Adjustment Principle of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Scientific Co-ordination
WANG Cheng-yun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Hunan Finance and Economic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engyang,Hunan 421002,China)
If vocational colleges want to strengthen the number and quality of cultivating applied vocational talents,they must developtheirownschoolcharacteristicsandcreateagoodbrandfortheschool.Atthesametime,itisnecessary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plan,rationally reform the professional setting situation,innovat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oftheteachingstaffofthehighervocationalcollegessoastopromotethescientific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vocational colleges,whichgraduallyformedavirtuouscircleofallelements,mutualsupport,complementaryadvantagesofthesituation.
scientific co-ordination;management class;adjustment principle
G718.5
A
2095-980X(2017)03-0179-02
2017-02-23
王成云(1974-),男,湖南衡阳人,硕士,副教授,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