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整体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

2017-04-02于玉秀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9期
关键词:整体观调护亚健康

于玉秀

(广西贺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贺州 542899)

中医整体观在亚健康人群中的中医护理指导

于玉秀

(广西贺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贺州 542899)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护理理念。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强调患者身、心、环境的统一协调。近年来亚健康倍受关注,本文阐释了中医整体观在亚健康人群的饮食、精神、体质锻炼、生活起居调护指导中的运用,表明中医整体观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具有独特优势。

中医整体观;亚健康;护理指导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1]。中医学认为人体自身是个小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自然界有密切关系。四时气候、生活环境、地域方宜等因素对人体体表的各组织、器官和内在脏腑的病理、生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国学者王育学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首先提出“亚健康”概念,并指出:“亚健康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动态过程,是一种中间状态。就是既不健康又没有疾病的状态。”。亚健康的表现形式有以几个方面,一是躯体性亚健康:疲乏无力、心悸不适,肌肉关节疼痛,睡眠障碍、头晕头痛,胸闷气短,脘腹痞闷,便秘便溏,性功能减退,眼部干涩,易感冒等。二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表现为承担相应社会角色障碍,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学习困难,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不能正常的处理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不和谐。三是心理性亚健康:可表现情绪抑郁、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精力不足,悲惧胆怯,反应迟钝等。四是道德性亚健康:个体产生思想、道德偏差,发生不同程度的走偏行为。不能按照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思维及行为。多数亚健康状态采取个性化的措施调摄和进行整体的调养后,都可以恢复健康。

祖国医学的整体观思想贯穿于中医病因学说的始终,它认为中医的致病因素包括:饮食不节和自然界气候变化、起居无常、情志刺激、以妄作劳、房事不节等。组成人体这一有机整体的五脏系统,具有各不相同的生理功能及活动,同时具有不同的阴阳及五行属性,并分别休旺于相应的时令节气,所以脏腑功能活动应与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的节律协调一致,人是否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是决定发病与否的重要因素。此外强烈的情志刺激也可致病,《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而且,致病因素中的最重要的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劳逸失当、饮食与房事不节等。《内经》中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及“劳则气耗”的论述。因此,了解致病过程的每一环节对亚健康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2]。在祖国医学整体观辨证观的理论指导下,中医护理强调人是一个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内在联系的整体,强调一种与人体、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来进行辨证施护[3]。笔者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从心理、生理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等出发,综合评估患者潜在的问题,指导亚健康人群通过饮食调护、调摄精神,坚持体质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亚健康向健康状态转变,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1 饮食调护指导

中医素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树立科学辩证的饮食调护原则,对亚健康人群的饮食进行积极干预与调护,饮食结构不能单一而进,需要经常调节,如荤、素、谷、肉、相互配合并结合四气五味,才能满足人体组织器官的需要,使营养摄取达到平衡状态,使人体正气旺盛,邪气不可侵犯,保持健康的体魄。金明兰[4]认为。弃厚味,谨和五味,定时定量,合理烹调,四时调食等饮食调理十分重要。讲究顺时而食,春宜养肝:夏以泻火、除湿:秋宜润肺:冬宜补肾收藏。并根据亚健康人群不同类型的体质情况,进行饮食指导,以针对性的药膳或食疗,达到治病防病,强身健体,远离亚健康的目的。

2 调摄精神指导

中医认为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五脏六腑,情志的变化可使脏腑气血发生变化而病,因此,突然、强烈、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而致病。如过喜伤心、暴怒伤肝等。而精神愉快,则气血平和、气机通畅,则利于身体健康。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调节情志的主要方法有宣泄法、以情胜情法、清静法,陶治法、这些调节方法均适合于亚健康人群。①宣泄法: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喊山:到公园或山上大声喊叫,将心中郁闷与压力释放: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唱歌、跳舞,放松心情。②以情胜情法:《皇帝内经》有“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的说法,是根据五行相克和五脏与情感相关的理论来分析的。③清静法:强调志闲少欲,修身养性,心安不惧,循理自然,忌心神躁动。 ④ 陶治法:是情趣高雅,动静相参的一项活动,可克服不同年龄与文化背景对情志活动的影响,故亚健康人群可根据自身的性格情况选择欣赏音乐、垂钓,奕棋等。如性格孤僻者选择外出旅游以扩大社交面和人与人交往的能力。

3 坚持体质锻炼

祖国医学非常重视形体锻炼所产生的作用,认为机体通过运动可以加快气血通行,从而使气机调畅, 经络畅达而百病不生。现代研究表明,经常进行健身运动确实能多途径,多靶点的刺激机体,从而调整与调动机体的内在固有机制以增强或恢复自我平稳状态,适量而长期的体育运动,使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能力增强,对改善亚健康体质,调整机体内稳态,提高机体健康水平有显著作用[5]。日常工作中,根据亚健康个体的体质状况及年龄,指导人们,重视体质锻炼,选择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慢跑、快步走、广场舞、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持之以恒锻炼并把它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以达到强身健体,防止病邪的侵害。在选择运动量与运动形式时,应因人因地而异。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据统计,亚健康人群在我国以中年人居多,主要是因为“五八肾气衰”,肾中精气逐年递减,气血逐渐不足,而且还与其生活负荷及工作压力过大直接相关。《素问•上古天真论篇》“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真实写照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做到起居有度,劳逸结合,按时作息,使学习、工作、休息、保持规律性,保证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每天最好固定,如午饭后12:30~13:30休息1小时,夜间十点左右到次晨6点左右。睡前尽量不喝咖啡,不饮茶,禁止通宵达旦玩棋牌、卡拉OK、打麻将等。

中医药对亚健康的研究也将促进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促进人们医学观念的更新。亚健康在当今竞争激烈、经济发达的社会里普遍存在,据报道,以及笔者在长期工作中统计亚健康的人数一直呈逐年增长趋势。现代中医护理既要体现现代中医护理的新理念,又要继承发扬祖国医学传统的护理方法,以及结合现代人的工作节奏和生活习性,全面系统从人的角度来考虑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整体观是中医独特的疾病治疗与预防理论,不但体现了新的健康文化和现代医学护理模式,而且体现了现代疾病的预防观念,引领人类健康发展的方向。

[1]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10-11.

[2] 高权国,高 楠.中医整体观与亚健康[J].中医药学报,2007,35(5):7-8.

[3] 李善兰.浅析祖国医学的整体护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4(9):142.

[4] 金明兰,王伟杰.中医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思路和方法[J].中医药学刊,2006,24(7):1302.

[5] 周国琪.亚健康状态实证机理探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2):5-6.

R19

A

ISSN.2096-2479.2017.49.225.02

刘欣悦

猜你喜欢

整体观调护亚健康
田野调查和学术整体观
“甲减”虽扰,调护有法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终身疾病糖尿病中医调护不可少
推进零售业务标准化转型需要整体观
基于“整体观”的“韦达定理”教学与思考
猪群亚健康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饮食调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