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的心理护理

2017-04-02李沙沙陈冉婷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9期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护理

李沙沙,陈冉婷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心内科,江西 萍乡 337000)

冠心病的心理护理

李沙沙,陈冉婷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心内科,江西 萍乡 337000)

目的调查影响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探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和生活事件量表对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冠心病患者存在较严重的抑郁、焦虑情绪,有人格的缺陷,常常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起病前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显著增多,这些都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并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重要作用。结论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对冠心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120例冠心病患者及家庭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着重介绍针对焦虑、恐惧、忧虑、否认(患病)、角色紊乱的心理护理,并涉及必须介绍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相关知识。

冠心病;心理护理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人们已经意识到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因此,将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研究患者的各种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及其相应的最佳心理护理方法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工作[1]。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冠心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病、发展和转归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有关报道统计了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的比例为44%~88%[2],这类不良情绪不但影响了治疗效果,还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诊断治疗和整体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我们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及家属传授所患疾病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知识,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医疗护理活动,认真分析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46~74岁;均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经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等多项检查确诊,均为首次住院,既往无精神病史及脑器质性疾患。由于心理应激而发病98例,其中主要表现为工作压力大、不顺利、子女关系不佳和夫妻关系不和等因素。采用统一指导用语条件下填写调查问卷,采用SPSS 10.0处理数据。

统计结果发现: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再加上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治愈率达到82%。

2 冠心病的心理护理

2.1 减轻抑郁和焦虑

冠心病患者入院的3~5天抑郁逐渐明显,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护士对患者应热情,仔细解释各种检查和治疗方法的价值与意义,让患者倾诉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以减轻其焦虑和抑郁。

2.2 减轻心理压力

冠心病患者受个人认知评价、应对风格、社会支持、个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诱发冠心病或加重病情。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2.3 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护士应帮助患者认识必须改变自身的应对方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尽量避免消极而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减轻患者心理应激水平,重建心理适应能力,调整人际关系,减少内心冲突,保持心理平衡。

2.4 对疾病恢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冠心病的病情变化具有突发性和多变性的特点,且往往来势凶猛。一般在病情显著改善中出现。对于此类患者来说发病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病情好转和症状减轻,患者开始考虑各种各样的问题,思虑过多,严重影响到正常休息和睡眠时间,再加上次晨出院激动的心情而复发的。所以对于此类患者每时每刻的心理状态应给予相关的心理干预,告知患者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增加患者对康复期病情的进一步认识;从而使患者真正理解到自已的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

3 讨 论

大量研究报道显示,冠心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态较差[3]。人都有复杂而丰富的心理变化,因此患病不仅是躯体因素,而且与本身所特有的心理因素有关。冠心病患者的行为特点是动机强烈、争强好胜、不耐烦。尤其是在心肌梗死发病阶段,患者较少能意识到自已身体内部的感觉,从而延误就诊,使病情变得不易控制。有学者报道[4],冠心病患者入院的3~5天抑郁逐渐明显,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在临床中常常可观察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率失常发作时,出现剧烈的胸痛、气短、胸闷、心悸不适,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绝望感引起失眠、纳差或暂时性不配合治疗。这些消极的心理反复出现可对心血管、肌肉、呼吸、内分泌等功能产生影响;将促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活动明显增加,儿茶酚胺排出增多,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外周阻力增大;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症状加重。心肌梗死范围扩大,疾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所以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躯体和心理能起到治疗和有利于康复的作用。护士要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消除和减轻紧张、恐惧、侥幸心理,在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治疗,以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1] 元英淑.心理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7,4(26):61.

[2] 高翔骏.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障碍分析与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2):677-678.

[3] 周 英,尤黎明.冠心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836-838.

[4] 姜乾金.心理社会因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J].新医学,1998,29(9):457-459.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9.21.01

张 钰

李沙沙(1986-),女,江西萍乡人,学士,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冠心病患者心理康复治疗

猜你喜欢

冠心病心理护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警惕冠心病
心理感受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