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留置针精细化管理的护理体会

2017-04-02陈清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9期
关键词:静脉炎输液精细化

陈清兰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海南 572542)

静脉留置针精细化管理的护理体会

陈清兰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海南 572542)

目的探讨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减少静脉留置针使用引起的不良事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留置针使用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规范操作流程、强化操作细节、强化管理规范、对护理人员培训精细化、健康宣教精细化、感染控制、不良事件监测、不定期检查与考核等。结果2017年1~6月留置针使用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低。结论采用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可显著降低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苦。

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精细化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静脉留置针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务人员接受,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方便、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维持血管通路、保护血管、保证合理用药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等优点[1],但由于受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责任心、患者血管及配合情况、留置针本身质量等多因素影响,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频频发生,比如导管堵塞、脱落、液体渗漏、静脉炎等。我院自2017年起对静脉留置针进行精细化管理,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选取2016年6~12月在我院使用留置针898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106例,其中导管堵塞45例,液体渗漏35例,静脉炎10例,导管滑脱16例。

1.2 原因分析

1.2.1 静脉穿刺技术欠缺、血管选择不当。有48例患者在远端小血管或近关节部输液。

1.2.2 留置针的固定、冲封管技术不当。

1.2.3 护士责任心不强、未及时巡视、未及早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应处理。除3例患者意识不清,自行拔管外,2例患者导管滑脱,主管护士未发现。

1.2.4 护士对使用留置针患者的宣教指导不到位,患者不知道如何保护留置针。

2 改善方法

2.1 人员培训精细化

首先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2016年6~12月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的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总结,然后由科内质量控制小组和静疗小组成员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按照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进一步修订,细化置管和维护流程,再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明确工作标准和职责,定期对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指导方针遵守情况进行考核。

2.2 细化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

加强护士静脉穿刺的训练,尤其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和考核。

2.3 定期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静脉留置针的相关知识,强化细节部分。

2.3.1 血管及留置针型号的选择。内科老年患者居多,留置针选择22~24G型号,以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发生[1]。血管选择相对粗、直、血流量丰富、有弹性、无静脉瓣、活动方便、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如前臂及手背静脉。对能下床活动患者不选用下肢静脉。有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避免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穿刺。

2.3.2 皮肤准备。对皮肤不清洁的患者先清洁皮肤,消毒溶液、方法、范围按照要求进行。

2.3.3 正确固定。贴留置针敷贴时,从敷贴中心部分向”左右两边轻压,尽可能减少空气残留,使敷贴紧贴皮肤。留置针延长管“U”型固定,肝素帽高于留置针尖端[2],留置针的开关卡子置于延长管的近端[3]。留置针配有两条专用胶布,固定敷贴时一条贴于留置针延长管近端,一条贴于远端,尽量避免将多余胶布贴于留置针敷贴上。有的护士希望多贴胶布让留置针固定稳当,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结果适得其反,随着贴于敷贴的胶布起毛边,敷帖也不再紧贴皮肤,从而导致留置针滑脱,透明辅料贴出现潮湿,松动,卷边、污染时立即更换[2]。

2.3.4 正确冲封管。合理安排药液的输入顺序,注意配伍禁忌,根据药液性质控制输液滴速,避免药液输入过快,对血管内膜产生机械性损伤;在输入高营养液、刺激性药物后及时采用生理盐水冲管,输液完毕及时冲管后采用正确手法正压封管。冲封管采用脉冲式、推注液体速度宜缓慢。 冲管时先回抽液体,不可强行推注,以免血凝块进入人体。封管时采取正压封管,将5 mL封管液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头内先缓慢推注2~3 mL,再边推余液边拔针头,管内液余1 mL时拔出针头,使封管液充满整个管腔,起到正压封管的作用,减少堵管的发生。

2.3.5 强刺激性药物。采用专门静脉通路,避免多种药物在同一通道使用,且用药前后均以生理盐水冲洗管道。

2.3.6 加强巡视。护士在置管过程中,对穿刺点密切观察,保持穿刺部清洁干燥,发穿刺部红肿、疼痛等,及时拔管并给予相应处理。

2.3.7 严格掌握留置时间。留置针保留时间一般为72~96 h。个别患者会因为节约费用、怕穿刺疼痛等原因不愿拔管,从利他角度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2.3.8 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告知患者及家属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意义、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等,指导患者避免按揉留置针部位,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保持穿刺部干燥清洁。

3 结 果

2017年1~6月全科使用留置针500例患者,共发生不良事件39例,其中液体渗漏18例,导管堵塞12例,静脉炎1例。与2016年6~12月相比,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4 讨 论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追求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其操作特征是精、准、细、严[3]。它不但被广大企、事业单位关注,同样适用于医疗行为。在静脉治疗过程中,对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给予精细化管理,在规范留置针实用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流程,全面落实操作中的细节部分,充分发挥考核和不定时检查的作用,引导护士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大大降低了留置针使用的不良事件,彰显了精细化管理的魅力,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获得患者的一致好评。

[1] 彭翠香.两种型号留置针在普外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0,15(10):617.

[2] 徐朝华,冯雅男,王金兰.不同操作方法对浅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的影响[J].护理学研究,2007,21(6B):1578-1579.

[3] 李冬梅,何 艳,景水丽.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对封管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5):20.

R443

A

ISSN.2096-2479.2017.49.169.02

张 钰

猜你喜欢

静脉炎输液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颈枕输液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