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曲唑治疗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7-04-01谢冰帆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芳香化内分泌妇科

谢冰帆,陈 勇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来曲唑治疗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谢冰帆,陈 勇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目的 总结妇科内分泌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本院妇科收治的内分泌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总结诊断方法,并且根据治疗方式差别分组:研究组40例予以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治疗,参照组38例予以米非司酮治疗,同时观察、对照2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一疗程后,研究组有效率97.50%,明显比参照组76.32%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明显低于参照组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以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妇科内分泌,应用效果比米非司酮更显著,可在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有效防治不良反应。

妇科内分泌疾病;诊断;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妇科收治的内分泌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参照组:研究组40例,24~60岁,年龄均值(41.0±2.5)岁;乳腺癌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多囊卵巢综合症11例、子宫肌瘤6例;参照组38例,25岁至60岁,年龄均值(42.5±3.6)岁;乳腺癌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11例、子宫肌瘤9例。对2组以上临床信息作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诊断方法:对于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首先要找到发病原因以及机理,先检查,包括生殖系统和阴腋毛、乳房这些第二性征。同时进行激素测定,同时检查卵巢功能,检查宫颈粘液,检查子宫内膜组织的病理情况。

治疗方法:临床对参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每日予以患者口服25 mg,1次/d;研究组给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每日同样予以患者口服25 mg,1次/d;入选的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一个周期,以1周为一个治疗周期,持续治疗6个周期后,对临床疗效展开评估。

1.3 疗效评定标准

(1)疗效。治疗6个周期后,对2组临床疗法展开评估,发现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生命周期明显延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完全消失,即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改善明显,即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甚至加重,即无效。(2)治疗后,医务人员对2组展开3~6个月追踪随访,以查看有无伴发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对2组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4 0例:2 6例(6 5.0 0%)显效,1 3例(32.50%)有效,1例(2.50%)无效,有效率97.50%(39/40);参照组38例:18例(47.37%)显效,11例(28.95%)有效,9例(23.68%)无效,有效率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对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2例发生不良反应:1例恶心,1例呕吐,0例乏力;参照组4例发生不良反应:1例恶心,2例呕吐,1例乏力;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明显比参照组10.5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有相关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将芳香化酶抑制剂运用于妇科内分泌患者中,效果较显著,这是因为芳香化酶抑制剂是细胞色素类P450酶复合物中的一种,对机体雌激素的合成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该药物于促进机体排卵、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方面,效果确切。对于内分泌紊乱患者有效运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能进一步诱导其卵巢排卵,同时解除雌激素对于垂体、下丘脑所产生的抑制作用,促进机体性腺激素大量分泌,从而刺激排卵。此外,芳香化酶抑制剂还具备一定的雄激素结构,对改善经期不调、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症起关键作用。

赵坤等人经临床实践研究结果发现,芳香化酶抑制剂运用后,治疗效果明显,其耐受性也非常好,但需要注意的是服药后,很有可能会伴发相应的不良反应,如乏力、恶心、呕吐等。此次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2例发生不良反应:1例恶心,1例呕吐,0例乏力;参照组4例发生不良反应:1例恶心,2例呕吐,1例乏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展开针对性治疗后,不良反应均完全消失,不会影响临床疗效,和以上临床实践研究结果相似。临床认为,予以妇科内分泌患者来曲唑药物服用后,发现机体周期所需卵泡的雌激素的剂量明显降低,成熟卵泡数明显增多,这会使妊娠率上升,也就表明,来曲唑可较好地克服超生理剂量对内膜、胚胎所产生的毒害作用。依西美坦也属于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具有相应的雌激素结构,可使机体酶活性快速丧失,有效抑制酶产生作用,以改善患者病情。和三苯氧胺相比,芳香化酶抑制剂运用后,并不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病情改善情况非常高,可大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证实,研究组治疗后有效率97.50%,高于参照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为改善妇科内分泌患者病情,对其展开专业治疗时,给予其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其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值得推广。

[1] 徐淑珍.浅谈妇科内分泌系统疾病诊疗[J].心理医生月刊,2012,8(10):352-353.

[2] 秦艳华.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调查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7):195.

R711.75

B

ISSN.2095-8803.2017.14.62.02

谢冰帆(1990-),女,大学本科陈勇(1984.5-),男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芳香化内分泌妇科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新型黄烷酮类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
暗纹东方鲀芳香化酶基因的结构及表达分析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稳住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