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周青铜盛酒器扉棱位置与形制概述

2017-04-01解洪兴张家境周朋

学理论·下 2017年3期
关键词:青铜

解洪兴+张家境+周朋

摘 要:扉棱作为商周时期青铜器上造型特殊的抽象性装饰,它的位置与形制的演变是透析青铜文化发展脉络的一条重要线索。青铜酒器中的盛酒器是青铜礼器中的“重器”,扉棱表现尤其富丽精美,极具时代表现特征,是考察中国青铜工艺第一次高潮和西周礼制兴起的典型领域。扉棱在盛酒器中表现最为广泛和活跃的青铜尊与青铜,在方彝与觥中受满花纹饰的局限。到礼制浓郁的西周早期以后,扉棱包括很多传统盛酒器纷纷淡出历史的视野。

关键词:扉棱;青铜尊;青铜;青铜觥

中图分类号:K87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154-03

类型学是现今研究青铜器的主要方法。通常以时间为线索,对青铜器类进行历时态考察,通过综合比较以发现青铜器类的演变规律,但目前运用类型学去研究青铜器扉棱的位置与形制的演变规律的学者不多。笔者不揣精陋,拟对青铜器中的重器盛酒器中的尊、■、方彝、觥等重要器类逐一做一纵向梳理,以窥测其演变规律。

一、扉棱在商周时期青铜尊上的位置与形制变化及其统计

青铜尊在形制上可分为觚型尊、大口尊、兽形尊、方尊。觚型尊多数会在口沿下的三角蕉叶纹中脊处出现一道贯穿器身梳齿状或矩形云纹的扉棱,与不具有扉棱的觚形尊相比,此类尊大多拥有更加精美的纹饰并且纹饰占据了器身的大半部分,扉棱多作为腹部与圈足上纹饰的隔断或鼻梁。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铸造工艺的辉煌时期,觚形尊在造型上的演变更加趋于成熟精美。其中御尊和隹父癸尊,都是此时期觚形尊中的精品。在扉棱方面,御尊饰以梳齿状扉棱,脊棱中间没有断口,且两侧的梳齿状扉棱极其工整,充分说明御尊在拼接范模时工匠的细心。御尊的扉棱在器身上下两端均向外探出,线条更加舒展。隹父癸尊器身四等分各设一道棱脊,其上翘出器口,扉棱上并无装饰,以简单的素面扉棱为主。这两件商晚期的觚形尊,无论在纹饰还是扉棱的运用上都较素面觚型尊更为华丽精美,是很难得的艺术瑰宝。西周初期以扉棱作为修饰的觚形尊共有三件,其中何尊和商尊[1]两器皆铸有铭文,何尊腹部四面中线均隆起透雕棱脊,此种扉棱是由商晚期矩形云纹扉棱演变而来,它将原有的矩形云纹扉棱中的T形空处扩大,发展为西周早期更加写意的云纹扉棱。■尊在扉棱方面与同时期的其他觚形尊特点相同,但在纹饰上一改以往圈足上纹饰修饰的风格,主题花纹上雕刻阴线修饰,与底纹形成多种层次。这三件觚形尊彰显了西周早期扉棱铸造工艺的辉煌成就,更是贵族和统治者权利的象征。

商代晚期的折肩尊在出土青铜器中占有很大比重,但具有扉棱的折肩尊却不多,目前仅在商晚期的遗址中出土了司■母尊,小屯出土的兽面纹尊和子渔尊,安阳戚家庄的兽面纹尊,还有宁尊。均在折肩处饰有突起的兽头并与三条短扉棱相间分布,两两相隔,并延伸出六条扉棱作为腹部和圈足上三组饕餮纹的鼻梁和隔断。扉棱形制均为商晚期的矩形云纹扉棱。据《周礼·司彝尊》中记载,象尊为古代祭祀所用彝器之一。现存湖南省博物馆和美国弗里尔美术馆的这两件象尊在象鼻和象尾均饰有矩形云纹扉棱。

方尊出现在商晚期,消亡于西周中期。商晚期方尊均以方口折肩尊为主。方尊将大量造型独特的扉棱修饰在精美的器身上。四羊方尊无疑是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方口折肩方尊,它将器物的造型设计和艺术装饰完美地融合于一体,精美刚劲的纹饰则代表了当时非凡的铸造技艺,使之成为一件举世无双的青铜艺术瑰宝。在四羊方尊的喇叭口下饰有多条梳齿状扉棱,扉棱在口沿处向外延伸向下回勾。尊腹四隅为羊的前胸,在羊首脖颈下饰有梳齿状扉棱,扉棱尾端上勾。四羊方尊在扉棱运用与构型方面,构思巧妙,铸造技术精湛,前所未见。西周早期出现的圆口方尊既是对商代方尊的继承又具有开创精神,具有天圆地方的创作思想。同时期的圆口折肩方尊无论是在形制上还是在纹饰上都比圆口觚形方尊更为精美。圆口折肩方尊中属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癸殳古方尊最具代表性。扉棱方面自口沿及圈足,各设有四条勾曲状棱脊(即写意的云纹扉棱),其上伸出器口,这是商晚期的方尊所不具备的。■字方尊与日己方尊最能体现圆口觚形方尊的特点,■字方尊为西周早期器物,喇叭口处饰有四道扉棱,腹与圈足上饰有八道扉棱。喇叭口的四道扉棱皆位于三角蕉叶纹中分线上,颈部以四条短扉棱作为龙与凤的隔断,颈部以下渐变方形,以F形扉棱装饰,作为饕餮纹的鼻梁或隔断,圈足与颈部装饰一样,通过扉棱的修饰使器身装饰更具神韵。日己方尊是西周中期圆口觚形方尊的典型器物,器形上较西周早期无太大变化,但扉棱方面一改西周早期素面F形扉棱的特点,出现了透雕的写意扉棱。

二、扉棱在商周时期青铜■上的位置与形制变化及其统计

■比尊出现较晚,但在延续时间上更长,直到春秋中期才逐渐消亡。商晚期圆体■和方体■同时出现。圆体■上均未有扉棱出现,只有在方体■中有扉棱出现,共三件分别是亚■方■、登■方■与母鼓方■。亚■方■与登■方■均为商晚期青铜方■,在扉棱方面,在盖、器四隅及每面正中各置一条棱脊。器盖、颈部、圈足上的扉棱均为短扉,器身为典型的F形扉棱、梳齿形扉棱。这两件■代表了鼎盛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而铸造于西周早期的母鼓方■延续了商晚期青铜方■纹饰与形制上的特点。只有扉棱上一改商晚期F形扉棱的样式,由素面较厚的梳齿状扉棱代替,使该时期的■在形体上更显高大雄浑之美。

三、扉棱在商周时期青铜方彝上的位置与形制变化及其统计

方彝仅出现在商晚期。方彝在盖与身上通常铸有4条或8条凸起的扉棱,商晚期的方彝在形制上通体分为三部分,器盖,直腹部,圈足,器盖均作四坡形,似四阿式屋顶,并在脊背都饰有一四阿式钮,中脊及四坡角和四坡角正中均有扉棱,将四面的饕餮纹隔开,直腹部的四角及四面正中均有扉棱作修饰。足四面中部均有一弧面缺口,并在缺口上方饰有一道短扉棱。这些形制与纹饰上的特点是商晚期绝大部分方彝共有的。但出土于河南安阳妇好墓偶方彝[2]50却异于同时期其他青铜方彝,此器造型独特,整体呈长方形是方彝中体型最大的,铸造者模仿殷商时期的大型宫殿的形状铸造而成。四阿型屋顶器盖,中脊两端有对称的四阿式柱钮,盖与器身、圈足四面中部和四角都有梳齿状扉棱。扉棱上沿袭了商晚期的形制。方彝扉棱在形式上均采用梳齿状或矩形云纹状,没有出现F形等写意的云纹扉棱。方彝是各类酒器中最具礼器化特征的青铜器之一,器身上修饰扉棱更加凸显方彝的礼器特征。

四、扉棱在商周时期青铜觥上的位置与形制变化及其统计

无论商晚期还是西周早期,青铜觥在扉棱的修饰下极具美感,只要有扉棱出现的青铜觥,每一件都堪称精美绝伦。青铜觥最早出现于安阳殷墟妇好墓中,且在后期的统计时发现青铜觥只出现于墓主人等级地位较高的墓葬中。青铜觥商晚期才出现,西周中叶几近消亡,目前出土的青铜觥绝大多数属于商代晚期,少部分为西周早期铸造。河南安阳小屯五号墓出土的司母辛觥 [2]59属于早期青铜觥造型,兽鸟合体,做站立状,造型别致。器盖上龙纹的中脊做突出的梳齿状扉棱,流下有一条直通到胸下的梳齿状扉棱。商晚期的青铜觥以圆形腹与圈足的组合为主,此类器中的代表是山西灵石庄介出土的兽面纹觥。器盖自额顶有一条小龙沿脊而下,做梳齿状扉棱,器盖尾端浮雕饕餮纹。腹部饰有饕餮纹在流下饰一梳齿状扉棱,延伸至腹下部,并在颈部与腹部交界处有断开。

方體青铜觥在西周早期突破了商晚期椭圆体青铜觥的限制,其中■觥和日已觥是方体觥中保存完好,造型精美之作。■觥中线与四角铸有透雕的写意云纹扉棱。器盖背脊处为透雕的矩形云纹扉棱,有向更加写意的云纹扉棱发展的趋势。在流下饰有两组矩形云纹扉棱。在面中分线和四角处均铸有透雕写意的云纹扉棱,中分线处的扉棱作为饕餮纹的鼻梁而四角处扉棱则分别将四组饕餮纹分隔开。圈足上的扉棱位置与腹部扉棱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并将圈足四周环绕的龙纹分开。■觥保存相对完好,并且具有很高的政治意义和礼器价值,扉棱的运用更是突出了庄严富丽的立体美感。

扉棱作为商周时期青铜器上造型特殊的抽象性装饰,它的位置与形制的演变是透析青铜文化发展脉络的一条重要线索。青铜酒器中的盛酒器是青铜礼器中的“重器”,扉棱表现尤其富丽精美,极具时代表现特征,是考察中国青铜工艺第一次高潮和西周礼制兴起的典型领域。扉棱在盛酒器中表现最为广泛和活跃的青铜尊与青铜■,在方彝与觥中受满花纹饰的局限。到礼制浓郁的西周早期以后,扉棱包括很多传统盛酒器纷纷淡出历史的视野。

参考文献:

[1]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J].文物,1978(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青铜
生僻字里识青铜
用动作展现人物品质
“永恒悲哀”和“片时欢愉”
青铜之光
青铜史 [外一首]
读《青铜葵花》有感
青铜古鼎
第二封信
青铜姑娘
人瑞辉煌 青铜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