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开放性式课堂让物理实验教学更高效

2017-04-01陈野

物理教学探讨 2017年1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开放性高效

陈野

摘 要: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抓好实验教学可以提升整个中学物理的教学质量。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促进学生在实验中既动手又动脑,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理解实验原理、步骤、数据处理的方法等,实现高效实验教学。

关键词:开放性;物理实验;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0016-3

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抓好实验教学可以大幅提升整个物理教学的效率。虽然教师都意识到实验教学对整个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实验教学的效果却有待提升。要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就要改变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讲得过多、讲得过细的现状,让学生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动手的机会,而不是在教师的统一要求下,整齐划一地完成实验。实验教学中,不妨多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等。下面以“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构建开放性物理课堂。在教科版教材必修2第四章第五节,教材介绍了实验原理、操作、数据处理等,但不详细,在教学中还应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精细化的深入思考。

1 问题引导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教学中,最重要、最难的就是设计实验方案。这要求学生透彻理解实验原理,然后搞清楚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测量,用什么测量,各个测量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处理实验数据)。这些问题如果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直接告诉学生原理是什么、有些什么步骤、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学生会有很重的记忆负担,而且即使记住了也会很快忘记,效果不佳。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直接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思考,学生将会无从下手。为了破解实验难题,提升实验效果,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弄清楚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背后隐藏的逻辑,以及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等。

问题(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什么?

意图:清楚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在后续设计实验方案时才知道该让研究对象做何种运动,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有些什么力做功。

问题(2):为了顺利地验证机械能守恒,应该让研究对象做何种运动?

意图:让学生知道只能选择自由落体运动、光滑轨道的圆周运动、摆。

问题(3):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这些物理量能直接测量吗?

意图:清楚初末状态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不能直接测量,为转化测量的物理量做准备。

问题(4):如果让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本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呢?用什么工具测量?如何测量?

意图:为后续设计实验步骤做准备。

通过思考,学生得出两种自由落体的实验方案。方案一是用打点计时器的方案,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方案二是光电门方案,其装置如图2所示。

2 问题引导理解实验步骤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清楚每一个步骤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如此一来,学生只是简单的机械重复,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不理解为何要这样操作,难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当实验条件变化时学生就会不知所措。为此,在设计好实验方案之后,不能简单给出实验步骤,而应该在给出实验步骤之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如此,学生才能带着明确的目的,认真仔细地观察,积极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1],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细化实验步骤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步骤一:如图1所示,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上。

问题(5):为什么要先做这一步?

意图:让学生明白做事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实验仪器的组装也不例外,应该“先主干,再枝干,后细节”。

问题(6):铁架台应放在桌子的什么位置?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时应该注意什么?

意图:让学生注意为了保护桌子,也为了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应该把铁架台放在桌子边缘。

问题(7):为了减小阻力,让重锤拖着纸带的运动更接近自由落体运动,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时应该注意什么?

意图: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时,有的学生没有竖直安装,通过该问题的思考达到纠正这类错误的目的。

步骤二:把纸带的一端和重物用夹子固定好,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物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问题(8):为什么要“竖直提起”?

意图:引起学生注意,操作中“竖直提起”这一细节是为了避免学生操作不当,增大了纸带和限位孔之间的阻力。

问题(9):为什么“重物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意图:让学生明白这样可以打出更多的点,获取更多的实验数据。

步骤三:先接通电源,然后松手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重复几次,得到3~5条打点清晰的纸带。

问题(10):为什么要“先接通电源”?

意图:先接通电源,后释放重物,是为了让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已经能够稳定工作。

步骤四:在打好的纸带中挑选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在起始点标上0,以后的点依次标上1、2、3、……用刻度尺测出对应下落的高度h1、h2、h3……

问题(11):点0到1,点0到2,点0到3,……是自由落体运动吗?

意图:明白上述运动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做铺垫。

步骤五:计算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

问题(12):如何计算打点“1”“2”“3”时的瞬时速度?

意图:要明白自由落体运动属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瞬时速度的方法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以此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3 问题引导实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属于实验的总結提升阶段,学生需要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及完成实验报告。这也是从现象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了解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作风。[1]在数据处理阶段,为了降低难度,且发挥学生思维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教师给学生抛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以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在数据处理阶段可以设置如下问题。

问题(13):如果用计算法处理数据,选纸带上打下的第一个点为起始点,重力势能的变化是多少?动能的变化是多少?是否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m?

意图:作图后学生知道其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斜率为重力加速度,以此达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目的。

问题(17):若作v2-h图像,则其斜率表示什么含义?

意图:拓展学生思维,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4 结束语

高中物理实验对物理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也是物理教学的魅力所在,通过实验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水平的提升。然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要在实验中让学生积极动脑,而非只是动手,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让实验为教学服务。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第一,问题起到了铺设台阶,把难点化整为零的作用,这可以降低实验难度;第二,设置问题使得问题的解决具有方向性,学生不再漫无目的;第三,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按照步骤机械地操作实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其实验的过程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是灵动的。通过问题的点拨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构建开放性物理实验课堂,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验的原理与方法,才能融会贯通,以不变应万变,实现物理课堂更高效。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栏目编辑 赵保钢)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开放性高效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非常规”物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