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的策略研究

2017-04-01胡新民

物理教学探讨 2017年1期
关键词:建议问题方法

胡新民

摘 要:初中物理复习时间短,内容多,难度大。如果不能科学地进行复习,很容易使学生进入杂乱的误区,脱离迎考的轨道。所以复习阶段,教师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复习方案,精选复习模式,调控学生心理,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问题;方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0014-3

初中物理知识点分散,涉及内容多,复习时间短,难度较大,如果教师在复习工作中不能正确引导,目的不明确,就很容易使学生进入杂乱的误区,脱离中考应试的轨道。所以复习阶段,教师要优化复习方案,精选复习模式,调控学生心理,提高复习效率。

1 当前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①复习内容不全面。一些学校在第一轮复习时,没有把电学内容列入复习计划,他们认为,新学的内容,没有必要复习。②复习时间分配不系统。复习课的安排随意性大,在计划中没有认真地安排每一轮复习需要的大致时间。③复习课不备课。临时讲习题,讲作业,进行检测,没有认真分析和备课,更没有复习课的教学设计。④复习课教法单一。有的老师复习课就是讲授课,知识的重现,从头到尾地把知识叙述一遍,还振振有词,认为复习课就应该这样上。⑤复习内容泛泛,没有重难点。把一章或一节的内容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罗列,学生只是接收的容器,没有把重难点内容以中考的要求拿出来剖析,分析会以何种形式或题型出现。⑥习题选择没有代表性,重量轻质。一些老师认为复习课中最好的强化手段就是做题,所以又是练习册,又是粘卷子,让学生完成很多习题,甚至一道题出现好几次。⑦复习形式过分教条。对复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不做反思性调整,反而还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复习。

2 初中物理学科复习的方法

中考物理一般的复习方法是章节复习、分类(专题)复习(包括力、热、声、光、电等)和总复习。

2.1 章节复习:把握整体脉络,夯实知识基础

章节复习的主要任务:全面系统复习中考知识点。

实施方法:按章节顺序对本章节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实施要求:知识点的归纳要尽可能全,要突出重点,关注当今社会科技前沿的热点,同时对信息窗、迷你实验室等平时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将学生自主复习和教师课内复习相结合,实现速度与质量并进,速度服从质量。在复习时,切忌浮皮潦草和拖泥带水。对复习内容,教师要精心设计,注重效率,课堂上实现精讲、精练,课后勤反思和总结,并做好整体辅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具体做法:在章节复习时,应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适当提高难度,应以略高于教材的难度为益,将核心知识作为重点来复习。在教学复习中应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记忆与理解,避免偏、难、繁的题目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干扰。

对毕业年级的备课组而言,首先要制定复习方案,即复习之前,每位任课教师认真学习《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由备课组所有教师共同制定复习计划。其次,要责任到人。每个单元内容,由一名教师负责制定复习方案和命制单元训练题。复习方案中包括:本单元整体认知、考点说明、知识点(将课本的知识以填空的形式呈现)、课时分配和每节教学简案、选讲例题、课后强化训练题和作业、解法总结、相关实验和探究。在开课的前一周以文本的形式做出复习方案草案,然后在备课组讨论,形成较完善的方案,每位教师以此方案为框架,结合个人的教学特点和班级实际进行适当取舍和补充,做出优化调整。这一做法确保了复习的进度和质量。从备课、上课、练习评价实现完全同步。每周至少一次正式的复习讨论,可以協调复习内容、进度,并及时解决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资料的使用应注意以教材为主,结合《资源与评价》和考点、热点问题,由教师对习题进行整理,形成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习题并要求学生按进度逐步完成,然后由学生自己对照答案进行批阅,出现的错误及时改正,并写清原因。在讲解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做法、想法。在实际复习中,这项工作的难度很大,有一部分学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检查和督导之后,才能养成这种习惯。但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成绩大有帮助。

2.2 专题复习:精心设计复习专题,全面提升复习质量

专题复习的主要任务:巩固章节复习成果,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

实施方法:知识精讲、分块练习并重。

实施要求:练习题的选择要由易到难,知识跨度由小到大,逐步向总复习、综合模拟过渡。

具体做法:专题复习时,首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将课本中各部分相应的知识点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纳入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里以力学知识为例。教材编排先讲力(力、弹力、重力),再讲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再讲压强(固体、液体、气体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最后讲浮力。教材这样安排考虑到学习每部分内容要有相应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而我们到了第二轮复习时,就要对知识顺序进行重现编排。可以先认识力;再研究几种常见的力,重力(支持力)、弹力(压力)、摩擦力(拉力);再研究重力、摩擦力等的作用效果,也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最后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压强和浮力。无论怎样编排,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能明确各部分之间的物理关系,能够从综合的角度去分析物理问题。

2.3 总复习:适度模拟,规范训练,提高“实战”水平

总复习的主要任务:查漏补缺,调整学生心态,提高应试能力。

实施方法:讲练结合,注重方法指导、答题技巧提升和心理疏导。

实施要求:结合中考的最新动态和信息,适时进行针对性训练,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具体做法:首先,将知识清单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填空找出知识中的漏洞,及时进行巩固复习,最终要在考试前熟记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命好几套高质量的综合训练卷和中考模拟试卷,并做好讲评,以便查漏补缺,进行答题指导。

3 初中物理复习的建议

3.1 发挥备课组优势,形成合力

备课组的集体备课不仅是个人备课的有效补充,更是集体精髓在各自教学中的灵活体现。特别是在复习过程中,只有各自的复习思想相互碰撞、相互补充,才能发挥出复习效果的最优化。

3.2 夯实基础,形成网络

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卷,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仍是中考的重点,知识点的覆盖面较广。复习时要对每部分的知识按结构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扩展成知识网络,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在广度上力争不留漏洞。

3.3 注意复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方法训练和能力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积累并渗透的过程,不可能与具体的物理知识隔离开。所以,复习中,不能脱离具体的物理知识讲方法和能力,而应该针对所学习的物理知识,积极地挖掘“考查点”使其上升为“能力点”“方法点”。

3.4 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

物理来源于生活,所以复习时,对习题中遇到的与生活相关的现象或问题要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做到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切忌就题论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加深对生活中的问题的理解和认知。

其次,是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本地最近的社区环境及自然现象问题,这些都可能成为当前中考命题的热点,也是历年经久不衰的命题热点之一。

3.5 加强对实验探究的复习

实验探究是新课标强调的重点,也是近年必考的题型之一。近几年来,中考物理中的实验探究题已经延伸到填空题、选择题中,单独的实验考查往往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且分值都在20分左右。從试题内容上看,已从单纯的结论记忆型实验趋向实验环节设计、实验问题探究或实验结果应用等方向转变。因此,在复习中,要针对课标要求的20个实验进行针对性训练,集中利用一段时间让学生进实验室操作并探究。

3.6 平时注重训练的规范性,严格要求做题的格式和习惯

学生在中考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计算题解题格式不符合要求。所以,复习过程中应加强解题规范化训练,严格要求,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也有利于良好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综上,初中物理复习的有关问题,概括起来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发挥备课组的优势,形成合力;二是回归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三是研究中考试题,寻求命题智慧;四是淡化特殊技巧;五是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六是注重解题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1]苏明义.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物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栏目编辑 赵保钢)

猜你喜欢

建议问题方法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可能是方法不对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用对方法才能瘦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