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语境的技术反思路径及其重建

2017-03-31杨庆峰

关键词:现实性本土化科学技术

杨庆峰

(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部,上海 200444)

基于传统语境的技术反思路径及其重建

杨庆峰

(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部,上海 200444)

技术批判与技术反思始终是对立统一的,前者强调对技术的社会批判、伦理批判;后者强调对技术的本质反思、价值反思,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指出了现代技术与人的关联。真正有效的技术反思是反思技术对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所产生影响。实现有效的技术反思并非是西方思想家的问题,借助中国自身的哲学传统资源也能够实现有效地进行技术反思。目前对于中国学者的自我来说,曾经作为人之所以为人根据的“心”“性”为现代技术所冲击,借助心-物和理-物两大传统语境,才真切地把握到现代技术所带来的问题,即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带来的影响,而这所指向的是与规范相关的问题。

传统语境;技术反思;现实性问题

如果说,19世纪乃至20世纪中叶是学科专业化加强的时代,那么20世纪中叶以后以及今天就是学科破除专业化的时代。基于科学技术哲学的反思面对某些人工物做细节分析,如分析人工物的符号学意义、分析人工物与社会的关系等等。这些研究并未进入到真正的反思中,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分析。还有基于人的本质对技术做出批判。真正的反思是源自某种关怀,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和人之命运的反思,技术反思是指向这些东西的。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反思的对象——科学技术——所面对的质疑是:科学技术问题从来都不属于中国哲学,因为科学技术是西方形而上学发展到极致的表现。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曾经对这一点给予明确的说明。但是,这一观点并不能成为构建中国本土技术反思的障碍。在全球化的今天,从国家层面看,科学技术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成为任何一个国家传播其自身文化的媒介;从人类生存层面看,科学技术不仅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结构类型,影响到了人类自身的各种生活方式,更涉及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面对这一现实性的情况,如何才能够为这种构建奠定一种可能性呢?我们的任务反思构建本身的基础性问题:即构建具有中国本土化的技术反思何以可能?在本文中,要构建具有中国本土化的技术反思,必须对中国学者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反思现实性问题的路径、现实性问题所依赖的文化传统的语境给予把握。

从中国哲学传统来看,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是:心、性这样曾经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性东西如今成为被奠基的东西,为技术所冲击。“天道衰微作为虚无主义在中国的出现,宣告了自然世界的引退,取而代之的是技术时代的到来。”[1]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技术反思是对这一现实性问题的回应,而不是细节式的分析和基于道德意志的社会批判。然而,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却面临着一些需要逾越的障碍,只有对其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够确立起相应的技术反思。

一、与技术反思相关的现实问题

有必要对问题的层次给予区分,在此区分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分析所面对的问题。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是:“构建中国本土化的技术反思”。如果对这一问题不加质疑的话,这一问题必然会分解为两个支问题,一是构建中国本土化技术反思的必要性;二是如何构建中国本土化技术反思。很多学者的智力被凝聚在第二个问题上,但是突破不多,并且陷入了困境。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重新回到这一前提加以询问,何谓中国本土化的技术反思?在这一询问中要追问我们在何种意义上提出“技术反思”这一问题。在西方学者那里,已经看到诸如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已经展开了对科学、技术的反思追问。他们所开辟的现象学传统触及到了科学、人与技术的某些内在关联。但是,在中国学者这里,问题显得有些模糊,缺乏清晰的思想传统,之所以这样与问题理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还是回到问题本身。“技术反思”是最基本的,其他都是修饰。科学技术成为我们反思的对象。但是,这一命题并不清楚。从什么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成为我们的反思对象?如果从“自我”将自身设置为反思的对象,那么会看到,科学技术被设定为反思对象意味着“自我”以科学技术的形式呈现着自身,自我外化为科学技术。这在西方学者那里是非常明显的。传统学者让我们看到了知识与人类存在之间的关系、理性对于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现代学者让我们看到了内驱力与科学技术的关联。从这个角度看,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反思对象对自我而言是一种必然;如果从自我对与自身相关的对象加以关注来看,科学技术作为异质的东西、中介的东西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影响到了自我的生活本身,才会成为自我的对象。从这个角度看,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反思对象对自我而言并不是一种必然;这两个层次是基本的,其他的问题都是从这两个问题中衍生而出的。

如此,再面对“中国本土化的技术反思”。前面所提出的技术反思是对于自我而言。这里,对自我加以限制就会出现“中国学者的自我”。那么,何谓中国本土化的技术反思?全球化时代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所面临的境遇是共同的,所关心的问题也是彼此交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存在纯粹的仅仅为中国学者所面对的问题。技术所带来的问题是命运性的,一种普遍的问题。所以,如果中国本土化的技术反思是指学者所面对的是纯粹属于中国的问题,那么这显然是悖论。此外,还有源自于中国自身传统的发问。这里所碰到的问题是我们从何种意义上确定中国自身的传统?是儒学传统中的技术反思还是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技术反思?没有办法确立起一个清晰的传统。如此,中国本土化的技术反思似乎遇到了问题。因为无法找到一个纯粹意义上的中国学者、中国学者所面临的纯粹问题和纯粹的文化传统。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种反思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呢?

我们认为,只有从现实性问题入手,才能够为这一问题的破解提供可能。我们所反思的问题源自何处,这与上述说的技术反思所指相关。反思源自现实性的问题,是中国人对自身境遇、本质、状态、生存之反思。对于中国人来说,现实性的问题是发生在19世纪以来的变化,被我们称之为社会转型过程。“没有人会否定19世纪以来中国正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将他描述为从前现代到现代、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自身到西方的转变,如此等等。但中国历史的转变实质是从自然社会到技术社会的转变。不再是自然,而是技术规定了人的存在、思考和语言。”[1]尽管这一论述有些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中国社会在20世纪以后所发生的变化可以描述为“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总体上来说,这一描述的确呈现出一种现实性的问题。如果用空间性语言来说,似乎可以说我们所生活的的社会背景是“技术社会”。但是,这不仅仅是社会背景的变化。作为现实性的问题,它所呈现出来的是不仅仅是中国人所生活的社会背景所发生的转变,而是触及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所以,可以说,技术反思问题的缘起在于人开始意识到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并敏感地将这一变化与人的根据问题联系在一起。

所以,技术反思之所以在于问题被提了出来,在于这一问题显示出某一问题的现实发生以及人对自身根据的关注。整个中国传统中人生修养的工夫论占了很重要的地位,而本体问题的讨论也只是为工夫论奠定基础。“……比起西方哲学来,中国哲学更注重内圣及实现内圣的修养方法,即古人所谓‘为学工夫’,……”[2]20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里所说的现实性问题应该是关于人生修养的工夫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基本上把握住了中国哲学的内在核心,于是构建中国本土化的技术反思也就有了基本的出发点。那么,在面对人生修养的工夫问题时,古代人与现代人所面临的境遇大不相同,这也注定了科学技术对于他们的不同意义。

如果把中国人所追寻的境界称之为自然,这种自然之态在不同的学派那里表现不一。对于王阳明来说,这种自然境界即“心的这种对任何东西都不执着的本然状态是人实现理想的自在境界的内在根据”[2]240。对于道家来说,自然状态指人的内在精神超越和自由境界。“一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反社会的倾向,这将引出追寻个人自由或保全个人声明的两种不同结果;一是以内心体验为中心的反理智的倾向,引导思想超越具体的有形的世界,直探神秘的终极境界。”[3]

二、反思现实性问题的路径

前面提到,真正的反思源自对人的关怀,这种关怀表现为两个层面:首先表现为对人之为人的根据以及命运自身的先验反思;其次表现为基于某一具体时代背景,如全球化时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信息时代与网络时代等等反思人之为人的根据以及命运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种反思暂且称之为先验反思或者形而上学反思。它所指向的是终极的东西,在不同时代、不同学者那里,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将人的本质看作是整体规定,从对人的本质回应上,可以看到“理性”“实践”“操劳”等等。当然,也有学者将人本身做了分解,如人是宗教性存在、科学性存在、智慧性存在等等。在这里可以询问这样一个与科学技术有关的问题,人之为人的根据是什么?面对这一问题,西方文明的回答给予我们的是“认识”“真理”“理性”“实践”等等这样的答案。这些都与科学技术有着内在的关联。但是,在中国文明所给与的回答中我们看到的是与伦理实践相关的诸如人“仁”“气”“性”“心”“命”等等这样的与科学技术无关的规定性。所以,当海德格尔言说“科学是形而上学的极致表现”时,这既是对科学的批判,更是对科学与形而上学内在关系的表达。然而如果从知识角度看,我们会无法找寻到中国传统与我们所要面对的对象之间的关系。除非转换思路,否则无法突破这种局限。一个初步的看法是,科学技术所给予我们的是“物”这样的规定,而非仅仅是“知识”“真理”。如此,从科学技术角度看,“心-物”的二元范畴就成为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共同面对的问题。

第二种反思源自于时代特征。当前这个时代的无数称谓如全球化时代、现代化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等等,这些表达无一幸免地和科学技术关联在一起,暂且称之为“时代特征的科学技术表达”。这种表达有两种形式:第一是科学技术领域出于某种生存需要将自身所在的领域给予无限扩大,从而催生了上述表达,这一表达是夸大的;第二是思想家、政治家感受到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真实影响从而将其作为时代特征的恰当表达。当然,这种感性的认识是确切的,但是却是模糊的。这一认识背后是科学技术在这个时代中的作用这样一个问题。当胡塞尔说“危机时代”意指本来作为方法论的科学技术却演变成真实的东西;当海德格尔言说“无思时代”意指以计算理性表达自身的科学技术被看作是普遍理性的唯一表达形式,等等。

所以,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同于古人,今人所处的境遇发生了完全的不同。19世纪以来,西方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思想开始冲击着中国社会及思想家。面对这些变化,熊十力、牟宗三、钱穆等人都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但是,以科学技术形象出现的东西如何给予理解呢?它应该被放在怎样的语境中来理解呢?我们始终认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可以放在“心-物”二元范畴的框架中给予理解,尤其是科学技术与“物”这一范畴密切相关。对其相关程度的理解决定了本土化技术反思构建的稳固性。所以要构建本土化的技术反思,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本土化的问题:即科学技术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之为“物”?

三、心-物、理-物:现实性问题所依赖的文化传统的语境

已经指出,科学技术的理解与“物”的传统密切相关。但是,这一观点该如何展开呢?有学者将中国思想理出了一个四论的脉络,即道论、理论、气论和心论。“关于世界的开端,中国思想建立了种种不同的理论。主要有道论、气论、理论和心论。”[4]在中国哲学中,有两条与“物”有关的传统值得关注,这就是“理-物”传统与“心-物”传统。这两条传统逐渐成为与人生修养有关的工夫问题的基础。而且科学技术也恰恰是在以物为核心的传统中展开。为了简化起见,暂且把这两条不同的传统称之为“理与物”“心与物”的本体论区分。

在传统思想中,还有着心之表达通过物来完成的。正如理、气的呈现。宋儒言“心”,是以“物”为“心”。如张载所说,“人本无心,因物为心。”(《张子语录.语录下》)在宋代儒学中,心多被看作是容器的,用于容纳万物。如陈淳就是如此解释“心”的。“心只似个器一般,里面贮底便是性。”[5]11那么贮藏在心中的到底是什么?在张横渠看来,心里藏着性情。“心统性情。”在陈淳看来,心里藏的就是“理”。“性,即理也。盖理事泛言天地间人物公共之理,性是在我之理。”[5]2心有两层含义,人心与道心。“且如饥而思食,渴而思饮,此是人心。至于食所当食,饮所当饮,便是道心。”[5]3从他的解释中可以看到,这里的“人心”即西方哲学中通常所说的欲望。“道心”即通常所说对欲望的理性控制。那么,与心相对的物又做何理解呢?在这里,不需要本体论意义上的关于心物关系的理解。我们所需要的是如果把中国传统哲学理解为伦理道德宗教性的,物所需要的是怎样的一种语境?如果把人看作是道德性的存在,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即“道心”。当代社会中,作为人之为人根据的“道心”究竟遇到了怎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感受到,当代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之物构成了对人的考验,人如何固守着自己的道心这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所在。当然,一个矛盾出现了。若说“固守道心”是言心不动,不受外物的诱惑,能够做到当动则动。但是还看到心之动的一个方面,这就是“情”的必要性。“情者,性之动也。这动底只是就性中发出来,不是别物,其大目则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5]4同样,性之动也遇到了一个问题,即与道心一样的要求。“如当喜则喜,当怒而怒,当哀而哀,当乐而乐,当恻隐而恻隐,当羞耻而羞耻,当辞逊而辞逊,当是非而是非,便合个当然之则,便是发而中节,便是其中性体流行,即此便谓之达道。”[5]14如此可以看到,如果说“心”是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据,那么其中必然牵涉到“性”“情”这样的基本范畴。在儒家看来,人之所以为人,在于达道,这成为人之为人的根本。如此,所谓的物就在这一语境中展开并成为所关心的对象而受到关注了。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建构中国本土化的技术反思提供理论基础。

另外一个传统是“理与物”。这一传统与上述传统恰恰相反,它不是以“事”来说物,而是以“理”来阐述物。“性,即理也。盖理事泛言天地间人物公共之理,性是在我之理。”[5]6这在朱子哲学中异常强调。如此可以看到,至少在这个传统中,自然事物都是所指向的对象,当朱子、王阳明等人去面对“竹子”,试图格物致知的时候,“物”均为心外之物。但是,有一个问题却被我们忽略了。科学技术在何种意义上能够被纳入到这一传统中?我们所提到的科学技术可以被看作是万物之一。生活中的器具和工具、城市中的各类商品等等都可以被纳入到这样的范围中。这也是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活世界的特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现代人生活在技术的时代,日常生活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果在这一传统中理解科学技术的话,那么,科学技术所给予我们的产品或者人工物很显然就是这里所言说的物。只是面对这些“物”,超越其洞察超验的意义就成为可以理解的事情了。“理”可以被看作是意义了。如马克思面对商品社会,洞察出了阶级、剥削等理。

四、结论

所以,在“心-物”传统中,从物之角度理解科学技术必须从“意之所在”或“意之所用”的角度去理解;在“理-物”传统中,从物之角度理解科学技术必须从“理之表达”的角度去理解。较之古人,尽管今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极大变化,各种物品、用具充斥其中,但是“意之所在”与“理之表达”却是相同的,毕竟对于任何时代的人而言,人生修养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可以说,这两个传统语境都是集中在人的完善上,即从人生修养角度而言,如何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只是在具体路径上有所差异。

对于“心-物”传统来说,突出了“心”如何在杂多的、易逝的、无序的事物世界中保持自身的纯洁、恒定和秩序;如果按照儒家的话语来说,如何保持道心的恒定。在现实世界中,“道心”已经完全丧失。以“坐”的现象为例,在公交车上或地铁上,站累了就想坐下,这是“人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面对张贴着“老弱病残孕”标识的专座,“道心”即坐应当坐的座位,这意味着不应该坐这样的专座。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人心”战胜了“道心”: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坐下,当然,如果碰到需要让座的,他们也会选择让座。如此,“物”彰显了“道心”之不足,“人心”之过满。如此,由“物”恰恰彰显出“心”的偏狭、不足。这为人的完善提供了一种可能。随着现代技术物的不断增多,现代技术越来越成为一面镜子,照出了自身的形象。

对于“理-物”传统而言,突出了人如何通过经验的物洞察其先验意义,通过先验之理从而回馈自身,提升自我的品德或修养。同样,以专座为例,看到专座应该能够领悟到这是设计者对于弱者的关爱,如此,推演出我应当关爱弱者。在这一过程中,是关爱与理性的碰撞,在这一挣扎中,实现自我人生境界的提升。但是,这一点似乎很难在现实中看到,我们发现还是有一些人理性战胜了关爱,他们能够若无其事地坐在并不属于他们的专座上,沾沾自喜。

如此,我们开始触摸到技术批判与技术反思的某种差异,这也为我们寻求到另外一条指向人的通道:由中国的传统哲学所表现出的“心-物”与“理-物”传统,更多的是触及“心”之所在,从心往外看,心如何在物之中持有道心;从物往心看,心如何通过物之理而获得启示。这完全不同于西方技术批判所给予的东西:仅仅出于良善精神的义愤和先验主体性来批判技术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并且试图抛弃技术,而没有真正实现泰然任之。

[1]彭富春.论中国的智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34.

[2]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2009.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7.

[4]彭富春.论中国的智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5.

[5]陈淳.北溪字义[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

(编辑: 巩红晓)

The Reflective Approach to Technology and its Reconstruction: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ontext

Yang Qingfeng

(FacultyofSocialSciences,ShanghaiUniversity,Shanghai200436,China)

There exists an opposi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itique of technology and the reflection of technology.The former focuses on the social and ethical aspects of technology;the latter is about the nature and meaning of technology.The same relationship also lies between technology and human being.To acquire this reflection,we start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s rather than western thoughts.Mind(心)and Nature(性),the grounding of human being,had been attacked by modern technology.We can grasp changes and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through two traditional contexts,that is,‘mind-thing’ and ‘thing-principle’.

thetraditionalcontext;thereflectionoftechnology;problemofreality

2016-11-01

教育部规划一般课题“成像技术与图像现象学问题研究”(13YJA720021)阶段性成果

杨庆峰(1974-),男,教授。研究方向: 英语教育。E-mail:yangqingfeng1974@126.com

B 01

A

1009-895X(2017)01-0059-05

10.13256/j.cnki.jusst.sse.2017.01.011

猜你喜欢

现实性本土化科学技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