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2017-03-31陈雄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肌钙蛋白冠心病炎症

陈雄华

(福建省立医院 干部特诊一科,福建 福州350002)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陈雄华

(福建省立医院 干部特诊一科,福建 福州350002)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分析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介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冠心病组,同期选取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治疗前后均进行血清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cTn-T、hs-CRP水平差异,比较冠心病组介入前、介入后cTn-T、hs-CRP水平差异,将PCI术后24 h hs-CRP>3.0 mg/L、cTn-T >2.0 μg/L的患者作为A组,其他冠心病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冠心病组介入治疗后住院期间及随防1年患者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hs-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44,P<0.01,冠心病组介入后hs-CRP、cTn-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54、9.481,均P<0.01。住院期间A组急性冠脉闭塞、心源性死亡、总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加重、顽固性心绞痛、心源性死亡、总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介入后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引起心肌损伤,增加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cTn-T、hs-CRP检测对评估介入术后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利于围手术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预后;相关性分析

近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标志心肌损伤的肌钙蛋白T(cTn-T)、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分析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介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冠心病组,入组患者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经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心功能Ⅱ-Ⅲ级;术前心肌钙蛋白正常;排除急、慢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肌炎、心肌病,全身免疫性疾病者;符合PCI手术指征;患者均知情同意,医院伦理批准同意,其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为36-78岁,平均为(57.5±9.3)岁,同期选取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为36-80岁,平均为(58.2±8.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复方泛影葡胺造影剂进行造影,支架植入,术前术后常规给药。所有入组对象治疗前后均进行血清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cTn-T、hs-CRP水平差异,比较冠心病组介入前、介入后cTn-T、hs-CRP水平差异,将PCI术后24 h hs-CRP>3.0 mg/L、cTn-T >0.1 ng/mL的患者作为A组,其他冠心病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冠心病组介入治疗后住院期间及随防1年患者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

1.3 统计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卡方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cTn-T、hs-CRP水平差异

冠心病组hs-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44,P<0.01,冠心病组介入后hs-CRP、cTn-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54、9.481,均P<0.01,见表1。

2.2 冠心病不同组别的临床事件与预后比较

将PCI术后24 h CRP>3.0 mg/L、cTn-T >0.1 ng/mL的患者作为A组,共有67例,其他冠心病患者作为B组,共有23例,住院期间A组急性冠脉闭塞、顽固性心绞痛、心衰加重、心源性死亡的总临床事件的发生率为14.93%,明显高于B组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加重、顽固性心绞痛、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为28.36%,明显高于B组4.3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

表1 研究对象cTn-T、hs-CRP水平差异

表2 cTn-T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3 讨论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与粥样斑块的局部炎症反应和全身炎症密不可分,高敏C反应蛋白是评估心血管疾病危险程度的敏感指标,灵敏度高于C反应蛋白,且具有重复性好、简便快捷的优点。hs-CRP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同时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性质相关,即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风险,是独立于冠心病其它危险因素以外的另一危险因素,可作为冠心病危险的独立预测因子,也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活跃程度[1,2]。肌钙蛋白T是心肌所特有,包括cTn-T、cTn-I、cTn-C 3个亚基组成,是反应微小心肌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当心肌细胞因缺血、损伤等原因发生变性坏死时,血清中cTn-T水平便会升高[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组hs-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但cTn-T与健康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冠心病治疗经常开展的术式,虽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但不可避免会造成心肌细胞损伤,其损伤机制可包括微血管再灌注损伤,微血管堵塞或痉挛以及继发血小板激活血栓的形成等,其发生因素与术后药物干预、载脂蛋白A的水平、球囊扩张时间、支架数目、支架的长度相关[4,5]。PCI术是目前医学领域公认的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后具有较高的再狭窄发生率,影响了其临床治疗效果,其发生的本质是机体对损伤的一种过度愈合反应,炎症反应与再狭窄存在密切关系,多种免疫细胞的炎症反应参与PCI术后的再狭窄病程,炎症反应水平越高,再狭窄的危险性越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组介入后hs-CRP、cTn-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通过对术后24 h hs-CRP>3.0 mg/L、cTn-T>0.1 ng/mL患者的预后观察,结果显示,CRP>3.0 mg/L、cTn-T >0.1 ng/mL的患者住院期间急性冠脉闭塞、心源性死亡、总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有所升高,随访期间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加重、顽固性心绞痛、心源性死亡、总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表明cTn-T、hs-CRP水平与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术后cTn-T、hs-CRP水平越低,出现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越低。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介入后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引起心肌损伤,增加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cTn-T、hs-CRP检测对评估介入术后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利于围手术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1]张洪亮,贾阿娜,张 丽,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清脂联素和hs-CRP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5):2213.

[2]刘公理,吴赛珠,王 琦,等.老年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患者多种生化指标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785.

[3]于 萍,蔡 英,周晓茜,等.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轻度升高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28(3):206.

[4]陈 磊,刘先霞,张远生.冠心病患者PCI手术围术期发生心肌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5,26(15):2218.

[5]解晓江,张 世,李 菲,等.冠心病PCI后肌钙蛋白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3):246.

1007-4287(2017)03-0409-02

R541.4

A

2016-05-17)

猜你喜欢

肌钙蛋白冠心病炎症
心肌肌钙蛋白T启动子经两步转录扩增系统提高目的基因表达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构建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应激性心肌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检查结果差异性
起搏器植入术后肌钙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