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数学知识形成的探索
2017-03-31杨柳邹循东梁宇
杨柳+邹循东+梁宇
【摘要】小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的关键内容,本文整理并赏析了罗鸣亮老师在“绿城之秋”活动中执教的《小数的认识》一课:根据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观察、猜测、明理、反思,探索知识的产生之理、逻辑之理、运用之理,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数的认识 几何直观 赏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62-02
笔者最近有幸参加了“绿城之秋”小学数学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罗鸣亮老师执教的《小数的认识》一课。罗老师在深入研读教材、把握小数产生之理的基础上,打破教材编写的顺序,设计具有创造性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思考知识背后的道理,于无形中渗透数学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过程整理如下,与读者共赏。
一、基于小数产生之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片段一:
师:(出示图形)聪明的孩子,会讲道理。请你们猜一猜,如果用1表示一个正方形,那么涂色部分用什么数表示?说明理由。
生:0.7;0.8……
生:我觉得可以用0.7表示。因为把代表整数1的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十分之一,就是0.1,涂色部分占7份,就是0.7。
师:这位同学不但回答了问题,还讲清了道理,真了不起!一会儿我们一起检验一下他的猜测。其他同学也试着讲一讲自己的猜测理由。
【赏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教材选择学生熟悉的教室作为背景导入新课,简要地呈现了小数产生的过程。然而,罗老师并没有按照教材的编排来设计教学,而是充分利用教材中“做一做”部分的资源,设计“猜一猜”游戏,讓学生在观察图形中感受小数产生之理。另外,罗老师不仅让学生猜测、感受小数的产生,还鼓励学生讲明猜测的理由,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理解小数产生过程的思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循着小数逻辑之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片段二:
师:现在涂色部分变化了,同学们猜一猜,用什么数表示涂色部分?
生:2.1;0.21……
师:同学们有三个答案,谁先来讲讲道理?
生1:我认为是2.1,因为前面的两列红色部分代表2,如果后面一列平均分成10份,其中一小份是0.1,所以,总共为2.1。
生2:他说的不对,一个正方形代表1,如果涂色部分表示是2.1的话,就需要两个正方形加上一小块,而这里的涂色部分是在一个正方形里面,涂色部分应该小于1。他把这个正方形当成10了。
师:是的。那说0.21的同学说一说你的道理。
生3:我认为是0.21,是因为,先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十份,再把第三列平均分成十份,总共就是0.21了。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说了一句关键的话,“再把第三列平均分成10份”,大家想一想,为什么?
生4:“再把第三列平均分成10份”,相当于把整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涂色部分占21份。
师:不错,这位同学讲清楚了的理由,那谁来说说0.21中的2表示哪一部分?1又表示哪一部分?
【赏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讲授的。罗老师通过对知识结构进行整体把握,找准知识之间的连接点,巧妙地设计了“0.21”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从十分之一过渡到百分之一。他循着知识的发展脉络,通过用图形表示小数,让学生进行探讨、质疑、反思,逐步将教材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无形中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
三、融入小数运用之理,升华学生的认识
片段三:
师:怎样用一个正方形表示0.524?
生:将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524份代表0.524。
师:为什么要将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
生:因为认识一位小数时,将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零点几;同样道理,我将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多少份,就可以表示零点几几或零点几几几了。
师:这位同学真了不起,不但说出了答案,而且讲明了道理,大家为他鼓掌!
师:接下来,请大家猜一猜0.524这个数字和老师有什么关系?
生:这个数字是老师的身高;老师的生日;师的幸运数字……
师:公布答案!这个数字是老师出生时的身高,那老师现在的身高可以用哪个小数表示呢?大家试着写一写。
【赏析】
罗老师提出0.524这个小数,让学生试着用正方形表示,实际上是为了唤醒学生头脑中刚学过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知识,激励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取得“不教胜过教”的良好效果。在认识三位数的基础上,罗老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0.524和自己有什么的关系,不仅调动了课堂的学习气氛,而且启发学生将小数联系实际生活,潜移默化中贯彻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升华了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总的来讲,罗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探索问题背后的道理,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将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不仅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讲道理的数学课是如此的美妙快乐!
(责编 刘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