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促学习质态提升
2017-03-31秦芳
秦芳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内涵,在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从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善用问题引领合作学习、给予时空促进合作学习和教师引领增强合作学习等四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22-02
经历十多年的课改反思,笔者认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是能够彰显人性的学习方式,也是能凸显学生个性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更能体现现代人必备的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地开展合作学习,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合作探究有机结合,使数学学习步入灵动的层面,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素质获得协调发展。本文笔者就如何优化小组合作,提升学习质态作出探讨,以飨读者。
一、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不只是形式的保证,更是要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促进群体智慧的交互。因此,科学合理地组建合作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既要关注学生的群体相容性,更要关注群体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和知识储备状态等众多因素;同时,还得结合班级实际,科学地确定人数,明确组员的分工和具体的责任,只有这样的精细组建,才能使每一个成员学会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事不同的活动体验,从而实现学习的互补。
(一)互说二人组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会要求学生相互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学习思考的结果,作业相互评价等。因此,为了更好地掌控教学的走向,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反思,教师应恰当地建构二人互说、互评小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同伴的学习状态。这种构建互说二人组的过程,既是一种相互了解的过程,又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组建二人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看到的圆、交流自己对圆的初步感知、交流自己画圆的方法以及自己课前查阅资料中的学习感悟等。二人的交流,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把同伴的学习方法传递开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方法的不足,进而虚心学习这些好的方法,让课堂学习更加科学,更加有趣、高效。
(二)互动四人组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互动学习四人组有利于发挥群体的智慧,促进学生思维的跟进,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合作探究的活动。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组建互动学习四人小组,然后,引导小组成员解读主题图,成员间的互说、互议能够使例题的基本要义得以呈现,并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其次,小组成员尝试写出自己的算式,观察算式,形成初步的感悟。第三,小组成员相互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交流感受,进而形成合力。此外,让学生建构48×4+52×4=(48+52)×4,理解这个算式的基本意义,形成一种朦胧的感知。第四,指导小组成员创造类似的算式,再组织小组内交流(学生会列出形式多样的算式,有数字的算式,有文字表述的,有符号表示的等)。紧接着每个小组成员纷纷交流自己写出的算式的意义。至此,学生就能够较为清晰地把握乘法分配律的基本精髓,为大组交流、学习展示提供厚实的基础,形成了强有力的感知保障。
由此可见,有效的小组合作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有效地发挥探索性,彰显学习的个性,让学生的团队意识得以增强。同时,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思考与创造的意识也会获得长足的发展,并有利于有效学习平台的构建和高效课堂的打造。
二、善用问题引领合作学习
问题是教学的纽带,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抓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营造问题的氛围,科学设计典型问题,引领小组开展合作探究,促进小组集体智慧的迸发,从而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灵活,更具清新气息。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教师可以模仿例题设计一些练习,便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新知。“林老师计划用30元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盐2.5元/袋,糖4.5元/袋,矿泉水2元/瓶,牛奶4元/包……请设计一种购买方案,最少要买足2样用品,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案又多又好,并附有清晰的计算过程。
这种开放式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关注,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样,在这种问题的引领下,小组合作的意识也会更浓,每一个成员的学习投入也会随之增强。小组成员在积极思考这类开放式的问题时,思考问题的视角会不断地开阔起来,思维的碰撞也会逐渐增强。由此可以看出,问题引领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会更有目的性,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实现智慧的交互,既能促进数学学习的深入,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能规避学习惰性思维的产生,让数学学习闪烁创新的色彩,凸显个性的光芒。
三、给予时空促进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也要有适度的空间支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保证合作探究的质量,教师应考虑好时间和空间的因素,让学生有充满想、做、议等活动的机会,从而让小组合作更具智慧,更有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时,首先,教师要组织合作小组进行回忆并思考,看到本节课的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其次,让小组成员相互叙述“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探究二者的共同点,提炼出两个性质中最基本的内容。第三,指导小组成员相互叙述分数、比、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透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组织成员间猜想汇报,学生会根据前面的内容进行梳理,自然而然地迁移到比的知识中来,由此比的基本性质就会在不经意间获得突破。最后再通过小组成员的互说、互评,使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更好地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感知,这样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认知的科学建构,也使得相关的知识成为链条,形成体系。
从上面的安排来看,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没有自由合作的空间,那么有效的合作学习就成为一句空话,那样的小组合作就会流于形式,既不能改进教学的现状,又不能促进知识的理解。因此,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促进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教师引领增强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确定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潜在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教师应做好引领,做好必要的指导,还要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交流评价指导工作,只有科学地进行干预,才能让合作探究更务实,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才智,进一步开拓思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化。
例如,把“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机制引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就能实现师生、组内生生之间、组外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让数学学习成为一个巨大的合作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教师的有效指导就会使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积极,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创新意识的重要举措。教师要善于谋划小组合作的形式,给予最佳的合作探究机会,营造更为和谐的空间,让学生们快乐合作、勇敢合作,并使之成为有效学习最完整、最合理、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升合作学习的质态。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