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2017-03-31郭祥春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有效评价有效性

郭祥春

【摘要】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大班额教学已经成为乡镇教育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因学生人数过多而难以实现。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地应用合作学习,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大班额背景 数学合作 有效性 科学分组 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21-01

在乡镇小学,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一个班级里学生人数远比城市里的班级人数要多得多。大班额的缺点是,学生数量多,学生差异性较大,教师很难把握全体与个体的关系,其教学内容针对的是大部分的学生,难以实现个性发展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逐渐受到重视,已经成为大班额班级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效果不理想,并没有使合作学习发挥出作用,甚至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地应用合作学习,以便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合作学习在大班额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意义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就是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优点就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大班额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科学分组、合理安排座位

学生会受外界因素与内在因素的影响,而且在大班额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差距太大,如果在合作的过程中,只单纯地追求“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极容易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分歧、同学关系恶化等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学习自觉能力等方面进行分组,同时遵循共同进步的原则: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搭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自觉性不够的学生搭配学习自觉性强的学生,从而使班上出现“你帮我,我帮你”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由于乡镇学校的教学设施与城市学校的教学设施存在一定的差距,大班额环境下的教室更为拥挤,所以,在分配座位时,教师应该遵循前低后高的原则,以便为学生打造出更为舒适的学习环境。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组员数量应该控制在3-6人一组,数量过多容易造成班级混乱,很难让每位学生都承担起责任,容易降低合作学习的应用效果,数量过少不利于学生分享、获得更多的想法。

(二)选择合适有效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实施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评价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评价方式可以分为: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教师评价。一般情况下,教师多采用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但由于大班额人数较多,如果教师单单只是采用考试的评价方法,是无法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评价活动时准备一个小册子,考量学生平时在课堂的表现情况、作业完成度、学习自觉性等,从而打出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分数,也可以绘制评分表发放给各个学生,让组员之间相互评价与监督。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学生都喜欢得到教师的表扬与夸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激励少批评的评价机制,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与支持。当学生在互动答疑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可以肯定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的精神并鼓励学生继续思考,避免因教师的否定而浇灭学生学习的进取心。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合适、有效的教学方式,又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它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给乡镇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因此,在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地进行分组,并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合作目标和合作任务,采用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以便合作学习发挥其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过程中,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有效评价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评价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