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留守儿童家庭作业质量的策略

2017-03-31周少英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作业质量留守儿童因材施教

周少英

【摘要】本文论述了南宁市二塘小学提高留守儿童家庭作业质量的策略:在研究过程中,成立互助小组,建立成长档案,注重尊重学生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并且给予留守儿童关爱,培养学生信心,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通过对留守儿童家庭作业质量的关注,班级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关键词】留守儿童 作业质量 互助小组 因材施教 平等关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60-02

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没有家长监督、指导,他们的学习和人格表现往往有别于具备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部分留守儿童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缺乏明确的学习计划,在课堂上不专心,学习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经常欠交作业。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遵循“关爱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走进孩子心里,和学生融为一体,建立友爱、平等的师生关系,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

我校位于南宁市城郊,主要生源是进城务工子女,有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针对留守儿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不佳的情况,为了提高留守儿童家庭作业质量,我们成立课题组,申报十二五课题“提高留守儿童家庭作业质量对策的研究与实践”,2013年课题立项后,专门研究这个课题,秉承教育家陶行知“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认认真真地实践、总结、再实践,终于探索到了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办法。

一、成立互助小组,建立成长档案

一个班级的发展并非取决于一两名学生,而是取决于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与其浓厚的学习氛围。成立互助小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了提高留守儿童家庭作业质量,我们根据学生情况成立了6对学生互助小组,让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帮扶结对,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因为我每周只有9节课,所以大多数作业都在课后完成,每次写完作业,六个“小老师”就先检查结对伙伴的作业,如有不完成的,在我去上课之前就教会他们,让他们补做并交作业给我。这样做成效显著,因為有人监督、帮助,原先不完成作业的留守儿童上交作业的次数变多,作业质量也比之前提高了许多。我们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以观察他们的成长变化。成长档案分成“布置作业次数”“上交作业次数”“获A等的次数”“A等所占比例”四栏,每年度统计一次。对比2014—2015年度的成长档案表与2015—2016年度的成长档案表,可以看出我班这六名留守儿童家庭作业上交次数在增加,作业质量也在逐渐提高。例如我班的李番(化名)同学,2014—2015年完成作业的比率约为85%,2015—2016年完成作业的比率提高到了94%左右,而获得A等所占的比率也由75.9%提高到了80.3%。又如我班的卢小权(化名)同学,2014—2015年完成作业的比率约为78%,2015—2016年完成作业的比率提高到了94%左右,而获得A等所占的比率也由75.5%提高到了80.3%,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尊重学生个性,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李番同学个性倔强,聪明好动。父母都到广东打工去了,他跟爷爷奶奶住在那廖坡,放学没有人接,经常到菜市场玩够才回家,还偶尔偷爷爷的钱来请同学玩游戏,爷爷对他毫无办法还宠爱有加,教育方法完全错了。原先,他的家庭作业是高兴就写,不高兴就不写,来到学校,组长、老师催急了他就急急忙忙草草了事。这孩子智力还好,所以作业质量相对其他五名留守儿童而言还算是高的,对于他,我们只能既当爸爸又当妈妈,既要严厉要求又要鼓励疼爱。听学生说他最听班中冯婷(化名)的话,因为他们都是篮球爱好者,是球友,我将计就计,安排他们同桌,明确冯婷是李番的“小老师”。冯婷这女孩聪慧过人,性格柔中带刚,对李番“略施小计”,与李番很是投缘,总是言听计从,上课认真多了,课后作业也积极完成了,目前成绩已经排到班级中等位置,他的进步,冯婷真是功不可没呀。

我班杨婷(化名)同学长得娇小可爱,闪亮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她父母不在身边,带着她弟弟外出打工去了,她只好陪着奶奶过。她奶奶从来不要求她写作业,只关心她的吃、穿……杨婷以前是很懒于写作业的,就是写了也看不清她到底写了什么,叫人头疼,自从课题立项后,我成立了“一帮一”小组,研究活动搞了三年,她的进步令人惊讶。我给她安排班里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李郑(化名)跟她同桌。交代李郑时刻关注她的成长,特别注意她的家庭作业是否完成,完成得怎么样,如果没有完成或者完成得糟糕的话就要帮助、指导她。滴水穿石,日积月累,现在的杨婷不但能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写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作文只被扣了2分,总成绩86分,达到优秀层次了。平时,只要她一有进步,我总会及时表扬师徒二人。李郑的字清秀整洁,同桌三年下来,杨婷仿李郑的字居然达到“貌似同胞”的程度。

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结对帮扶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的表现出现反复,有的甚至是反复多次,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相当的耐心,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作为教师,科学的教育方法自然是必需的,而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加重要,只有怀着一颗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平常之心,才能做好本职工作。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以人为本的核心下,进入了深层发展阶段,看似极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却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极具影响的效应。在这里,每一次细微的关心与充分的尊重,都在不断净化和陶冶着孩子们的心灵,都在鼓舞着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崎岖的求学之路上不断进取。

三、培养学生信心,建立平等关系

经验告诉我:给予学生母亲般的爱,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帮助非常大。他们上课不会乱说话,因为担心教师会难过;回家乐意完成作业,因为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我深信,只要教师有一颗对学生的无私爱心,有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诚心,有完成教师使命的信心,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成功。

韦雨(化名)是个单亲家庭的女孩,非常自卑,经常完不成作业,有几次我检查作业她还哭了。组长告诉我是因为她没有作业本。我经过电话访谈,知道她父母离异,她长期跟着父亲和爷爷、奶奶生活,三个长辈没有一个关心她的作业问题。第二天,我把她叫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跟她谈心,鼓励她勇敢面对现实,告诉她有事尽管找我,她直掉眼泪,我给她纸巾擦眼泪,带她去洗脸,上语文课时悄悄塞给她几本作业本和几枝笔,她感激地一个劲儿点头、流泪。我又安排了一名成绩很好又有爱心的同桌韦清(化名)给她,指导韦清当好韦雨的小老师,一起学习,一起娱乐,春游秋游也安排她们在同一个小组里。课堂上我还经常关注韦雨的神情与动作,课后不定时地检查和指导她的作业,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上个学期期末测试,韦雨同学的语文得了71分,这真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啊!走进孩子心里,理解和帮助孩子,孩子有了爱,有了快樂,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

四、善于谈话交心,实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留守儿童往往比较自卑,更加需要教师的赏识与鼓励。教师要善于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

我班韦旭(化名)是个内向的男孩,父亲是个出名的赌棍,以赌为生。他父亲从不看他的作业,妈妈常年在广东打工。他经常迟到,上课分神,作业统统不做,偶尔花钱找同学帮写作业。因为他爸爸的原因,好几个任课老师都不敢管他,任由他发展,所以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排在倒数位置。我几次去他家家访,了解家庭情况后,把他带到心理辅导室单独谈心,聊家庭,聊作业,聊朋友,聊将来……我只是尽量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不作任何要求,没想到他说着说着停了下来。我问他为什么不说了,他看着我不说话。我用欣赏的眼神鼓励他将心里话说出来,许久,他低着头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我不知道我长大后做什么,我不想学爸爸赌钱过日子。”说完害羞地抬头看着我,我心里一喜,聊了半天,终于说到点子上来了!我抓住契机,摸摸他的脑袋说:“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告诉你吧,人长大后总是要工作的。至于做什么工作,就看你的努力了。我们生活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学得好的,可以在室内做脑力活,操作机器,甚至管理别人。”他不说话了,小脸很红。那次以后,他开始认真听课了,作业也交了,我赶快给他安排了个成绩好、有助人为乐精神的同桌,并安排“一帮一”活动。慢慢地,韦旭同学的纪律变好了,不懒了,笑声也多了,作业质量越来越高,成绩一下子提到同班同学中间位置了。原来赏识教育会取得这样好的成效!

实践证明,亲近留守儿童,从细微处关注留守儿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留守儿童成长,有助于整个班集体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积极向上地学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留守儿童情况比较特殊,但我们力争让每一朵花都炫出自己的色彩,让每一个生命都沐浴阳光,为每一个孩子编织幸福的童年。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作业质量留守儿童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探讨
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探讨
关于对鄄城县农机作业效益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谷道风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轻负高质 以作业质量促高效课堂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