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图书馆的微阅读服务与融合发展

2017-03-31郭瑞茹��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微阅读移动图书馆创新服务

郭瑞茹��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微阅读;创新服务;深阅读;融合发展

摘要:文章对微阅读的利弊进行分析,指出了微阅读与深阅读融合发展的契机,并对碎片化信息的整合与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出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3-0083-03

1微阅读的利弊分析

1.1优点

微阅读是以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等碎片化信息为主要阅读形式并在琐碎的时间进行阅读的行为。碎片化信息向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知识,具有实时迅速、可移动性强、实用性强、交替性强等特点,读者可在短时间内进行阅读,这是传统深阅读与纸质阅读无法媲美的。

1.2弊端

首先,碎片化的信息简短、分散,读者很难系统、理性地掌握知识,甚至会成为信息的“奴隶”。其次,各种碎片化微信息杂乱无章,使读者应接不暇,甚至无所适从。读者在处理大量的碎片化信息时不经意间就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对很多信息没有耐心进行深入探究,致使其阅读质量不高。

2微阅读与深阅读融合发展的契机

相对于微阅读,深阅读是指阅读电子图书或传统纸质书籍并充分利用大量时间有组织的阅读行为,是一种慢速的、沉浸式的,甚至有着丰富的感官细节和复杂的情感精神体会的阅读。而微阅读群体的增长,既是现代传播工作进步的结果,也折射出当代文化、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微阅读是否还可以被发掘出更多的可能性,如:微阅读是否具备实现深阅读的可能性,微阅读如何实现与深阅读的融合发展,也是当下图书馆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问题[1]。

笔者认为,以下五点可以促进微阅读与深阅读的融合创新:①二者融合发展,可以提高阅读群体的文化素养,也是实现融合发展服务的原始推动力和实现全民阅读的契机。②二者阅读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获得知识、信息。③阅读的载体和阅读的内容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二者的区别主要是“深”与“浅”的问题。④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终端服务的兴起为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⑤国家的政策支持。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内容、渠道、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为微阅读与深阅读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机遇。

3移动图书馆在融合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3.1掌握读者的阅读习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是移动图书馆建立碎片化微阅读创新服务的前提[2]

科学、规范、美观、实用的微阅读平台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平台建设要人性化,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②内容要图文并茂,视频、文字、信息等有机结合。③信息要简洁生动,使读者能尽快掌握信息内容。④对信息进行科学分类,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管理、组织信息,成为信息的统筹者。⑤加大碎片化微信息的整合研究力度,从应用层面上探究微阅读的发展策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

3.2促进读者微阅读品位的提升[3]

移动图书馆要优化微阅读内容,精练碎片化信息,剔除不健康内容和不良广告,同时还应避免信息阅读的过度简单化,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能理解信息的内涵和实质,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真正成为信息的“主人”。

3.3碎片化信息资源整合是基础

当前,碎片化信息整合已有一定基础。①新闻类专题。网络新闻类专题具有空间的无限性、资源的广泛性等特点,对碎片化信息整合有独特的优势。网络专题围绕特定主体进行挖掘,在内容上对主题做较全面、详细、深入的报道,在形式上集成了网络媒体的各种表现手法,具有同步性、海量性、多媒体性及互动性特点。这种专题报道形式有效地解决了信息报道的碎片化。②网络搜索引擎,如百度、搜狗等。利用好搜索引擎,可以使更有价值的新闻排在搜索结果前列或降低读者甄别有效信息的时间。③微博、微信的热门话题。微博、微信的傳播方式加剧了信息的碎片化程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信息的分散性不足,起到了聚合的作用。④传统媒体的权威报道。传统媒体的深度性和权威性强于网络新媒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4探索碎片化阅读与传统深阅读的融合发展

数字阅读正处在发展之中,碎片化阅读拥有庞大的群体,图书馆要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与传统深阅读、纸质阅读融合发展。建立碎片化阅读与深阅读的相互转化首先要用好的内容抢占数字媒体的市场和阅读空间,要不断宣传传统阅读、深度阅读、纸质阅读。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创建之初,就要将“微内容”与“宏内容”的电子图书信息有机结合,互通有无。同时,数字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也要培养读者的良好阅读习惯,引导读者养成电子阅读的深阅读习惯。

4碎片化信息的整合与服务平台建设

4.1整合碎片化信息的技术实现

移动图书馆要利用云计算机和大数据技术等将碎片化信息整合,或将“宏内容”打碎,形成大量丰富的“微内容”;分析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碎片化信息检索服务;实时分析资源流向和读者行为,通过交互把读者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使个人知识转化为群体知识;提供多种Web2.0的服务方式,如维基百科、博客、播客、信息聚合与推送、即时通信等;利用互联网,使自动化信息处理与网络用户分工协作,共同改善碎片化信息的服务质量,实现人机交互,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4.1.1根据读者需求,针对性地整合碎片化信息并提供服务平台。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创新的数据整合平台MROC,即在线调研社区,是将特定的人招募到一个独立的线上互动社区,通过长期、有计划的组织实施研究活动,获取调研信息,帮助企业随时随地做调查。如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快速了解消费者动态。移动图书馆可以参考该模式整合碎片化信息资源。如:对高校教师、学生的微博社区、贴吧、论坛等进行分析,开发更多功能,建立移动图书馆前沿学科新闻知识或应用型知识技术客户端、大学生就业指导新闻及企业招聘信息客户端等,使其具有调研功能和信息搜集功能。

4.1.2联通主义理论与整合碎片化信息资源。联通主义(Connectivism)理论[4]由加拿大的George Siemens最早提出,其核心思想是知识存在于学习者自身之外的实体上,如个人计算机网络、组织等。学习就是编织个人社会知识网络的过程,要在不同的节点和网络之间建立关系,将网络中的弱连接变为强连接。因此,节点、连接和网络是联通主义中最基本的概念。通过构建联通主义与数字化阅读的映射关系,推动二者的深度融合,能帮助读者提升其数字化阅读能力。读者数字化阅读的内在过程即是读者的阅读动机、情感、认知等节点相互作用、融合、连接的结果,也是读者把从外部信息源获取的新阅读信息作为新节点与阅读学习网络中现有的节点连接起来的过程。联通主义理论的出现以及移动云计算、API移动云服务和大数据分析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碎片化信息整合的难度。通过分析终端用户的阅读行为和信息,掌握读者的年龄、阶层、阅读记录、个人兴趣爱好等,依托数字图书馆建立不同类型的阅读社区,提高移动图书馆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碎片化信息的整合,也有助于提升读者的阅读能力和拓展读者的知识面。

4.1.3大数据技术与新的服务理念。大数据技术、网页爬虫技术(Computer Robot)等技术的出现,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在信息采集、加工和组织方面转变服务理念,增强对海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的能力,尤其是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和不同群体的碎片化阅读行为,旨在实现满足不同阅读群体的个性化需求[5],这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另外,以Web资源为基础建设“Web图书馆”是未来数字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的研究方向。

4.2建立移动图书馆微阅读优质终端平台

4.2.1平台服务多样化。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要,需要建立平台服务多样化,尽力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一是碎片化微信息推送渠道多样化。图书馆可以将短信、彩信、网站、微信、APP这五种主要的服务模式纳入碎片化微信息服务,向读者提供其感兴趣的微信息。二是推送载体多样化。图书馆与各大门户网站,如新闻类网站、百科类网站、通信公司和iRead阅读器开发商等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在提供终端APP、微信、短信、彩信等服务的基础上推送相应群体的知识、新闻、观点等碎片化知识。三是服务内容多样化。移动图书馆要筛选读者当前最关心的问题,将库存电子图书关联的内容或知识“打碎”并与新媒体等有机结合,向高校、企业、社区的读者群体推送相应的微内容。四是碎片信息服务内容要和碎片阅读时间相吻合。微阅读读者早、中、晚的阅读兴趣和信息需求也不同,图书馆要根据其不同需求向他们推送不同的“微内容”。

4.2.2个性化、对象化平台建设。移动图书馆微阅读服务的生命力关键在于能否吸引并影响它的阅读群体。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读者主动阅读率的提升,改变以往被动阅读的局面。一是要在正确认识分众化现象的基础上,契合不同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从而有效地吸引并影响移动图书馆的读者群体,不断增強微阅读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二是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从功能、个性化操作及阅读体验等方面打造移动微阅读的优质平台。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系统可动态分析读者的阅读行为和偏好,从而进行新的推荐[6]。如:Web2.0会根据用户的偏好确定搜索参数,以缩小搜索服务的范围;浏览器程序会收集、分析数据并提供给用户,便于进行比较,这为移动图书馆实现微阅读的个性化、对象化平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5融合发展的思路[7]

首先,微阅读与深阅读融合发展要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重点项目为抓手、机制创新为动力,推动二者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作用,实现从信息传播到价值传播的转变,把正确导向贯穿于融合发展的各环节、全过程,从内容、流程、渠道、技术方面把好关,确保融合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其次,树立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建立数字图书馆“全阅读”采编中心,探讨合并纸质阅读、移动图书深阅读和碎片化信息微阅读的路径[8],要在采访、编目、拓宽服务手段、推进技术升级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融合发展的认知,促进数字图书馆建设之初与报刊、新闻网站、搜索引擎和微博、微信等媒介资源的有效融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好地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作用。最后,还要坚持创新融合互联网思维。加强数字图书馆碎片化服务应用平台研发,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相互融合,将新技术、新应用纳入数字图书馆微阅读服务的范畴;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及互动化的趋势,努力把先进实用的技术纳入微阅读与深阅读融合的项目设计,共同构成数字图书馆的技术核心;树立用户第一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准确掌握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加强信息互动,切实提高融合的实效性和读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干.微阅读可以是深阅读吗\[N].湖州日报,2015-06-06(A04).

[2]叶爱芳.移动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与展望[J].图书与情报,2011(4):69-71.

[3]申博.碎片化信息的整合途径分析:以河南光山事件为例[J].新闻世界,2013(6):142-143.

[4]王雨,李子运.“关联时代”的数字化阅读[J].现代教育技术,2013(5):10-15.

[5]胡海英.大数据趋势下的图书馆的服务创新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4):27-29.

[6]马文峰.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探索[J].图书馆杂志,2003(5):30-32.

[7]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4-08-20].http://www.gapp.gov.cn/news/1656/223719.shtml.

[8]袁享林.大数据时代的报纸采编转型[J].新闻研究导刊,2014(4):42-44.

(编校:徐黎娟)

猜你喜欢

微阅读移动图书馆创新服务
用“微阅读”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
“互联网+”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移动图书馆服务发展探究
百年通图 再创辉煌
加速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与实现创新服务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核心业务与创新服务挖掘研究
高校移动图书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微信环境下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
基于互联网+行动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微阅读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