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探析
2017-03-31彭洪琼
彭洪琼
【摘要】 目的:分析研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肛裂患者中随机挑选68例,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肛裂切断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24%)比对照组(76.47%)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止痛药物服用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从患者生理、心理、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关系、总体健康等方面判定其生活质量,研究组评分均比对照组评分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88%)比对照组(8.82%)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肛裂疾病可考虑给予肛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疗效突出,可缩短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疼痛状况,其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肛裂;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 常规肛裂切断术; 生活质量; 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7.7.0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111-02
肛裂属于临床肛肠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在治疗上给予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手术则属于较为彻底且有效的治疗方式[1]。为此,本研究对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入选方式为随机挑选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
6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肛裂患者中抽取68例納入到讨论中,68例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2.6±8.2)岁,病程(17.6±5.1)个月;研究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2.9±7.8)岁,病程(17.9±7.5)个月。68例患者各检查结果均显示满足《中国肛肠病学》内规定的肛裂疾病判定标准[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患者接受内镜和直肠指征确诊为肛裂疾病;(2)存在肛裂疾病临床症状,如出血、便秘、疼痛等,偶尔存在乏力、头晕、心慌等;(3)其依从性均良好,可全面配合各医护人员完成此次护理、治疗工作,并配合完成随访。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肛肠疾病,如软下疳、梅毒、肛周肿瘤、结核、溃疡性结肠炎、Crohn疾病;(2)此次研究前有接受其他肛门手术治疗;(3)不愿配合此次研究者。
1.2 方法
均在门诊给予其手术治疗,术前将大便排空,呈俯卧姿势,用枕头将髂部下方垫高。肛周皮肤用0.5%碘伏溶液进行消毒处理,给予5 ml 1%利多卡因实施浸润性局部麻醉。麻醉见效后,直肠与肛管消毒方式为0.5%碘伏溶液。肛门直肠指征和肛门镜检,排除直肠肿瘤、肛管肿瘤、直肠息肉等恶性疾病。用电刀将附近皮肤硬结、哨兵痔、肥大肛乳头、溃疡裂口切除。若其他位置存在肛裂,一并进行骚刮,出血为止。研究组接受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在内括约肌下部作0.5~1.0 cm长度切口,对照组接受单纯性肛裂切除术,给予电凝止血处理,术后把1枚太宁栓置入到直肠中,切面用明胶海绵进行压迫,给予引流处理。患者术后均接受普通饮食,术后48 h控制排便,接受常规性抗生素药物治疗,若患者疼痛度较大可采用曲马多药物,口服。术后第2日,给予其高锰酸钾1∶5000坐浴处理,每日两次,肛肠药物需每日更换一次。
1.3 指标判定
患者治疗疗效依据《中国肛肠病学》中规定的肛裂疾病判定标准分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者各临床症状均消失,恢复至正常范围,伤口愈合良好,排便畅通;有效,伤口逐步缩小,症状得到改善,并发症较轻;无效,各症状无改善,存在程度不同的肛门失禁状况,伤口没有愈合[2]。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术后,需采用VAS量表判定患者各阶段疼痛状况,评分越低则表明越良好。同时需记录两组患者止痛药物服用剂量、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等状况[3]。
采用SF-36量表判定其术后生活质量,包含生理、心理、社会关系、日常生活能力、总体健康等方面,评分越高,则表明越良好[4]。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3.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24%)比对照组(76.47%)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相关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止痛药物服用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生活质量状况对比
治疗后,从患者生理、心理、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关系、总体健康等方面判定其生活质量,研究组评分均比对照组评分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并发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为8.8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肛裂是肛肠外科中较为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此疾病往往合并剧痛、出血等症状,对其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患者需承受较大痛苦。大部分研究均认为肛裂疾病往往因肛门内括约肌长时间受到不良刺激引发肛管狭窄,且大便不畅通、干燥,排便用力等使肛管上皮出现裂伤状况,感染可能性较大。手术方式属于治疗此疾病最佳选择之一,但存在多种手术方式。近几年来,医学界对肛裂疾病有新认识,认为增高括约肌张力,肛管内压会上升,正中线缺乏供血,持续下去会演变为慢性肛裂。所以,治疗上重点在于降低肛管中压力。
肛门内括约肌英属于指肠内括约肌下段稍微变厚部分,在肛管肌间沟部位终止,处于上肛管2/3部位,厚度为4~7 cm,长度为2.5~3.4 cm,构成部分为平滑肌,受人体内脏神经支配,对排便有协助作用,其肌张力较高,和其他肌肉协助,共同进行肛门自制力和直肠张力持续功能[6-8]。近几年来,临床对内括约肌结构状况的认识度越来越高,也逐步将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应用到临床疾病治疗中,尤其是肛裂疾病治疗上。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疾病优势在于:(1)可有效将肛裂周边感染和溃疡,以及并发症等取出,避免炎症等因素刺激;(2)可把内括约肌增生狭窄环切除,痉挛得到缓解,肛管压力被降低,局部血流状况得到恢复,减轻疼痛,患者便秘和内括约肌失弛缓症得到改善;(3)外括约肌皮下被切断,横跨V型范围横闩被解除,肛管后緣转变为喇叭样,避免出现擦伤和撕裂状况,术后引流畅通,创面愈合难度低;(4)彻底治愈肛管病理组织,恢复下端直肠官腔,改善局部血运,创面愈合得到促进,避免疾病复发。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肛裂疾病可考虑给予肛内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疗效突出,可缩短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疼痛状况,其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方赤波,林东华,邓振辉,等.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中药治疗肛裂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3(8):1293-1294.
[2]付金显,张莉莉.闭合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在肛裂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3915.
[3]秦小辉,戴妮娜,徐晖,等.微创闭合式侧方內括约肌切断术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慢性肛裂198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5,12(3):358-359.
[4]仇轶群,赵楠.肛门后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及外括约肌浅部部分肌束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2(14):52-54.
[5]刘玉.小针刀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评价[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9):85-86.
[6]翁海峰.肛裂切除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的效果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5):641-642.
[7]陈益家,首汉蓉,龚照岚,等.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疼痛及预后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11):881.
[8]朱天正,谢刚银.分段整形提缩牵引注射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分析(附100例报告)[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19(1):45-46.
(收稿日期: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