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2017-03-31徐静刘秀华
徐静+刘秀华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影响,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方向。方法:本组研究中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消化科于2016年1-6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开展心理干预、用药指导及饮食护理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住院期间,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腹痛2例,腹膜炎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7例,腹痛4例,腹膜炎3例,肝性脑病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分别为(1.64±0.64)次、(9.32±1.64)d;对照组的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分别为(3.31±0.86)次、(14.23±1.5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出血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肝硬化; 消化道大出血; 临床护理路径(CNP)
doi:10.14033/j.cnki.cfmr.2017.7.0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099-02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cirrhosis,UGBC)是消化系统的常见急症之一,主要发生在肝硬化后门静脉高压征患者中,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呕血、黑便等。首次发生UGBC的患者由于肝组织缺氧严重,多导致肝功能急性衰竭,是UGBC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随着出血次数的增加病死率也明显升高。有报道称,针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在护理期间开展有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改善UGBC患者的护理效果与质量[1]。本文中将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影响,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方向,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消化科于2016年1-6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便利抽樣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0~69岁,平均(54.12±5.65)岁;肝功能:A级22例,B级21例,C级7例[2]。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9~67岁,平均(57.53±7.12)岁;肝功能:A级25例,B级20例,C级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由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病情评估,合理饮食,监测生命体征,并给予吸氧、补液等对症治疗[3]。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开展心理干预、用药指导及饮食护理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与患者沟通,以了解其心理状况,鼓励患者以缓解其焦虑、抑郁及恐惧等不良心理因素,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叮嘱家属积极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缓解其心理压力。
1.2.2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科学用药,控制输液速度,避免使用刺激类药物以减少心脏负荷。
1.2.3 饮食、排便护理 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与排便指导,日常饮食以平淡、易消化食物为主,控制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多吃蛋白质、高纤维素及高维生素类食物;住院期间指导患者多休息,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配合进行排便训练,每次时间不少于5 min,以培养生物钟,养成每天在固定时间排便的生活习惯。
1.3 观察指标
本组研究中将对两组患者的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住院期间,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腹痛2例,腹膜炎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7例,腹痛4例,腹膜炎3例,肝性脑病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分别为(1.64±0.64)次、(9.32±1.64)d;对照组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分别为(3.31±0.86)次、(14.23±1.5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除了及时有效的止血外,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密切的病情观察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再出血的风险都具有重要作用。UGBC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确定,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患者门静脉压升高,阻滞消化系统和脾脏血流,使食管底部出现静脉曲张,当压力过大就会导致血管破裂,造成消化道大出血。笔者所在科室于2015年开始在临床工作中推广CNP模式,在护理中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与隐私,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
3.1 心理护理
有报道称,在UGBC护理中开展心理护理,可以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改善其心理状态,使患者积极正视疾病与治疗[4]。在用药过程中开展相应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所了解,及时疏导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使患者积极正视疾病与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3.2 饮食护理
科学的饮食指导能够帮助患者控制钠盐、脂肪及蛋白质的摄入,减轻對机体肝脏的刺激与负荷,避免腹腔积液过多,引发肝性脑病[5]。
3.3 排便护理
早期积极进行排便训练,利于促进患者排便功能的恢复;排便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在康复期间提高胃肠功能,促进排便,防止便秘,降低患者痔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促进患者机体及早康复[6]。适当的排便护理可以保证患者胃肠功能,通过限制钠盐、脂肪及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减轻机体肝脏产生过多刺激和负荷,改善便秘,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另外,排便训练还有患者恢复排便功能,减少痔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3.4 用药指导
正确使用药物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通过用药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7]。
3.5 并发症护理
现阶段临床中对于UGBC的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认为其与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及食管、胃底静脉破裂等有关[8]。UGBC发病初期患者体内残留大量瘀血,散发出大量有害物质,促使血脑屏障发生变化,引发肝性脑病;而且UGBC患者发病后大量的瘀血改变肠道内环境,加快肠内细菌滋生,诱发腹膜炎;另外,如果UGBC止血不及时,还会导致中毒性肠麻痹,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9]。
本组研究中,住院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病情的稳定,可以有关减少出血次数,缩短住院时间;同时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增加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促进其康复。
综上所述,通过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出血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爱斌.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止血后再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4):138-141.
[2]陈娜,刘翠琴.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23):3663-3664.
[3]卜令梅,郭秀芳.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2,5(5A):126-127.
[4]闫小英.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的内科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71-72.
[5]涂征艳,石硕,李玉梅.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54-55.
[6]黄灵珍.5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9):123-124.
[7]吴娟,廖江涛,陈银芸,等.对100例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0):143-144.
[8]曾军红,刘小明.胃管负压引流在上消化道出血47例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3):136-139.
[9]沈琼,胡丽娟,葛梅.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4(24):52-53.
(收稿日期:2016-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