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辽宁企业品牌建设研究

2017-03-31王玲

商场现代化 2016年30期
关键词:品牌建设

王玲

摘 要:文章从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开展辽宁企业品牌建设的意义层面展开探讨,重点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所带来的企业发展机遇,并深入探讨了辽宁企业品牌建设现状,对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弊端问题做出总结。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开展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辽宁企业品牌建设的有效措施,结合市场环境分析来进行,并对辽宁企业发展需要的政府调控做出规划总结,促进品牌建设任务更高效的开展进行。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结构改革;辽宁企业;品牌建设

一、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开展辽宁企业品牌建设现状

基于供给的结构改革背景下,进行辽宁企业品牌建设可以更好的提升辽宁企业发展能力,在同等行业中得到更多的竞争资源。在开展供给侧结构改革过程中,要从辽宁的经济情况现状来展开分析,形成符合区域性的发展计划,解决辽宁省工业发展的整体资源分配问题,尤其是针对劳动资源过剩所造成的经济实质性负增长问题。辽宁企业开展品牌建设,自2011年至2015年五年期间共上涨了15%,这一数据结果仍然落后于企业发展所处的环境,呈现品牌建设后期力量不足的现象,并且仍然有35%的大型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开展企业品牌建设对日常发展的深渊影响。改革过程中的供给侧管理模式中,注重对市场资源供给以及需求方面的调控,从根源上解决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下降的问题,并达到更理想化的经营管理理念,这也是传统市场资源管理模式中所不具备的,成为改革期间重点研究探讨得内容。企业品牌建设可帮助更好的适应市场资源使用环境,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也极其深远。同时品牌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配合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推广任务,达到理想的建设需求标准。从供给侧层面来进行的市场分析调查,可以帮助企业对消费者需求做出更深刻的了解,根据市场的需求综合来调节自身生产模式,同时在品牌的影响作用下实现销售额度的突破,推动辽宁省整体经济发展。

二、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辽宁企业品牌的建设存在问题

1.品牌观念淡薄,对品牌战略的认识不明确

企业过于注重对市场资源需求总和进行调查,品牌建设作为软文化输出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所开展的管理工作中,将供给侧改革环境中市场发展规律最为自身经营参照标准,过于追随市场的脚步来对自身经营发展理念进行调整,这种发展模式虽然能够为企业带来短期的效益,但却过于背景,缺乏主动出击,品牌建设所能够带来的长期效益却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最终影响到辽宁企业在全国市场范围内的竞争能力。品牌战略需要与供给侧改革宏观模式相结合,但在辽宁区域内存在供给侧政府宏观调控与企业品牌建设内部战略相脱离的现象,供给侧管理背景下的资源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长时间在此环境下也增大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压力,甚至逐渐被市场发展潮流所淘汰。

2.企业内部品牌维护管理规范不全

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辽宁中小型企业内,建立品牌形象不仅仅是企业内部事物,更会严重影响到辽宁产业在全国乃至于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受这种内部品牌维护规范不健全的问题影响,企业之间并不能形成集群整体,仅仅是在辽宁区域内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形势,放眼全国市场竞争能力整体不足。供给侧改革模式中政府加大了对市场需求的調查,以信息交流共享的形式为企业提升最新的资源,但受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理念的影响,供给侧改革背景中管理资源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一些企业在生产质量与能力上往往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但在同行业的竞争效果上却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品牌维护管理没能得到企业自身的重视,存在品牌建设不规范的现象,并且没能长时间的坚持品牌建设路线,也很难形成品牌影响力。辽宁地区开展高端智能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缺乏品牌影响力,很难得到外商投资的认可。

上述两方面问题在辽宁企业品牌建设中需要作为重点来进行优化解决,以便更好地利用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的市场资源,提升辽宁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三、辽宁企业品牌建设在供给侧背景下的有效措施

1.健全品牌政策体系,构建服务型政府品牌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要发挥服务功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实现创造有利环境,并帮助提升市场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企业品牌建设形成也需要政府的参与宣传,通过政策鼓励来扶持企业发展,达到更理想的发展建设效果,并为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创造有利环境。政府所开展的服务工作中,以企业发展需求市场总量为调节的依据,并制定不同时期的调节控制目标,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探讨品牌建设需求,引导企业逐渐进入到规范的品牌建设程序。配合政府所进行的宣传工作,在最终的工作模式下也可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可以使辽宁省的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提升发展竞争能力,达到企业的综合管理需求标准。企业品牌与政府品牌在建设计划中是同时进行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更好的解决常见技术性问题,企业发展在资源配置与人才运用上都能够达到更合理的标准。政府服务型品牌是基于市场资源利用需求总量来进行的宏观调节,配合企业所开展的品牌建设来将管理计划深入基层落实,实现供求关系之间的协调目的。

2.健全品牌政策体系,构建外向型区域品牌

辽宁地区各规模企业发展中需要清晰的认识到整体品牌影响,在全国市场范围内进行竞争时,使需求者首先能够对辽宁区域的产业产生信任,这样才有机会更深入的对企业做出了解。从而品牌影响能力也因此得到更深层次的展现,发挥品牌的影响能力。外向型区域品牌形成对供给侧改革资源运用需求更大,需要辽宁政府做好短期与长期的调控协调,在需求总量调控模式下为企业创造适合时下发展的环境,同时更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立足,实现资源调控方面的共同发展,建设任务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也能做好调控,不会出现产能过剩大于市场需求的现象。区域品牌形成需要政府建设适合企业文化理念构建的环境,企业品牌是一项长期建设规划,即使软文化输出,同时也是发展的有效战略性措施。政策体系中要具备风险识别能力,供给侧结构管理模式下,发现市场需求逐渐饱和的现象时,应当将这种信息传递到企业中,方便企业快速做出转型,在品牌建立影响能力的帮助下,企业所推出的新模式也能够快速得到市场认可。

3.完善产业价值链条,构建附加型产业品牌

有关于完善企业的价值来源形式,需要考虑在现场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影响问题,在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加强企业之间有关于资源利用的沟通,可以更好的顺应市场需求综合来做出内部调控,对生产模式进行调节,通过丰富附加产业来提升企业的销售能力,品牌建设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这部分产业来进行。企业的价值链条与市场环境下的供给侧宏观改革有很大联系,任何情况下企业都要做好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并配合经济环境来开展资源分配,在资源的利用效率上才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提升。政府在开展改革计划中,不断的探讨企业发展所面对的环境,帮助不同规模的企业对自身做出准确的品牌定位,在适合的环境下发展,所建设的品牌在市场中也是具有影响能力的。除此之外,企业品牌建设更应当与供给侧结构改革做出紧密的结合,辽宁政府配合企业发展需要制定出完善的宏观调控制度,并深入到基层中开展落实,协调好资源利用的关系,并更深入的解决常见制度性问题,确保所调查得到的资源需求总和与实际情况可以保持一致,这样在落实应用中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帮助企业提升品牌宣传推广效率。

四、结语

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开展辽宁企业品牌建设,需要确定重点发展的企业,这样才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他企业发展也拥有了更明確的目标。其中包括鼓励鞍钢、华晨、雪花、红梅、华丰等名牌企业并立志国际化经营的企业通过收购国际知名品牌实现品牌的跨跃式发展,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促进、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引导企业依照国外法律和经济规律开展经营活动,遵守中国及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与当地实现和谐相处、互利共赢。形成区域性品牌后新型企业发展也能够有效的缩短市场认可周期,更快的为辽宁区域带来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徐宏潇.双重结构失衡困境与破解路径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6(06):26-27.

[2]郑少锋,程杰贤.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改革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郑少锋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6(05):17-18.

[3]诸葛培智.水泥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期望--浅谈协会和大企业的推动作用[J].中国水泥,2016(04):19-20.

[4]牛犁.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坚决打好五大歼灭战--2016年经济形势展望[J].宏观经济管理,2016(02):25-26.

猜你喜欢

品牌建设
诚信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品牌建设研究
济源市农业品牌建设实践与对策
健康养生类节目的策划与品牌建设探析
《苍梧晚报》:多元跨界的空间与效益
提升企业品牌核心价值的营销策略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