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ibrotouch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7-03-31陈素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影响因素

陈素明

【摘要】 目的:探讨Fibrotouch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指标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于治疗前后以Fibrotouch无创肝纤维化诊断系统进行肝脏硬度指标检测。将入选病例分为A组和B组:A组32例,患者无肝硬化;B组28例,患者合并肝硬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脏硬度指标和相关生化指标。结果:A组治疗后LSM值为(7.04±0.5)kPa,与B组比较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LSM值与ALB呈负相关,B组LSM值与PLT和ALB呈负相关,两组均与TBIL、ALT、GGT、AST呈正相关(P<0.05)。结论:以Fibrotouch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硬度指标安全有效,但检测所得肝脏硬度值会受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肝功能指标的影响,临床诊断需加以注意,以期准确的评估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更好的指导治疗。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Fibrotouch; 肝脏硬度指标; 影响因素

doi:10.14033/j.cnki.cfmr.2017.7.0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056-02

Fibrotouch是一种新型肝纤维化诊断系统,利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该系统可有效借助肝脏弹性波速度对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进行判断[1]。但实践发现,肝脏硬度指标准确性受患者血清指标影响较大,文章现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临床准确评估患者肝纤维化提供借鉴和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筆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标准:(1)病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相关诊断标准[2];(2)单纯乙型肝炎非急性期,无其它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导致肝炎的自身免疫性因素、遗传代谢因素等;(2)转移性肝癌;(3)合并严重脏器疾病;(4)近期使用过抗肝纤维化药物或影响凝血机制的药物。给予全部患者上腹CT检查,依检查结果将入选病例分为A组(无肝硬化)和B组(有肝硬化)。A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5~73岁,平均(50.3±7.6)岁。B组28例,男21例,女 7例;年龄26~75岁,平均(49.6±7.1)岁。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前,以Fibrotouch无创肝纤维化诊断系统进行肝脏硬度指标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评估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并进行分级,具体检测方法如下。取右侧7~9肋间前腋线与腋中线中间的区域作为检测区,避开肝内大血管等组织,以二维成像对肝组织进行检测。先以电动换能器制造出通过肝组织能产生弹性剪切波的一组震动,再以超声换能器捕获并测量肝组织产生的剪切波的传播速度,最后利用系统配置将捕捉到的数据换算成肝脏硬度(LSM),以弹性值(kPa)表示。要求每例患者Fibrotouch成功检测5次以上,取中位数记录。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血小板(PLT)、白蛋白(ALB)、胆总红素(TBIL)、丙谷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和谷草转氨酶(AST)。

两组患者均行慢性乙型肝炎常规治疗,疗程为1个月,治疗期间不使用抗纤维化药物。治疗周期结束后,复查Fibrotouch和血生化,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LSM及血生化指标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LSM与血生化指标比较

A、B两组患者治疗后LSM水平均有所下降,A组下降更为明显,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A组治疗后除PLT、ALB外,其它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PLT、ALT、AST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PLT、GGT、AST三项指标也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LSM与各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A组LSM与PL及GGT无相关性(P>0.05),与ALB呈负相关,与其它生化指标均呈正相关(P<0.05)。B组与AST无相关性(P>0.05),B组与PLT和ALB呈负相关,与其它生化指标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引起多器官损害,威胁人类健康。有数据统计,约有30%~35%的慢性乙肝患者会转化为肝硬化,其基本致病过程为炎症修复过程中的肝纤维化[3]。因此,有效评估肝纤维化对改善慢性乙肝患者预后、防治肝炎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肝组织活检是既往临床诊断肝纤维化常用方法,其应用虽具备良好诊断价值,但也存在取样误差、操作有创等不足,使适用性受限。

Fibrotouch检测是一种能够对肝实质硬度值进行测量的无创技术,在早期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学者研究发现,炎症性病变等因素所致肝硬化是肝纤维化逐渐发展的一个慢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肝脏弹性始终处于改变的状态[4]。既往肝穿刺活检只是对患者某一阶段内肝纤维化的水平进行检测,不能表达肝纤维化发展过程。而Fibrotest利用超声波技术对肝组织弹性进行检测,不仅操作无创,而且重复性强,能够很好地反应肝脏弹性的动态变化,为临床提供持续性观察指标,进而帮助判定不同病程患者肝纤维化的程度。此外,有学者分别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行Fibrotouch检测和Fibrotest检测,结果显示两者F0、F1和F2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判断F3、F4时Fibrotest更具优势[5]。由此观之,Fibrotouch不仅能够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评价指标,而且准确性好,具备成为抗肝纤维化治疗重要评价方法的能力。

虽然Fibrotouch进行肝硬度检测独具优势,但既往临床研究证实的影响肝硬度值测量的胆汁淤积、肝炎症活动等因素也会影响Fibrotouch检测的准确性。此外,也有报道指出,肝硬度指标值会受转氨酶、胆红素的影响出现波动,故不建议慢性肝炎急性期通过测量肝硬度值来判断纤维化水平[6-9]。本次临床研究统计结果显示,肝脏硬度指标值会受PLT、ALB、TBIL、ALT、GGT、AST等多项生化指标影响,与卢敏等[10]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提示临床以Fibrotouch检测肝纤维化时要注意排除干扰因素,以提高评估准确性,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袁利超,邵金华,郝美娜,等.肝脏硬度测定仪FibroTouch与FibroScan和肝脏病理分期的相关性[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22(6):425-429.

[2]欧晓娟,王晓明,吴晓宁,等.FibroTouch与FibroScan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评估中的比较[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2):103-106.

[3]胡娜,歐晓娟.FibroTouch 评价脾脏硬度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参数的相关性分析[EB/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4):468-470.

[4]夏长虹,王文欢,王伟芳,等.Fibrotouch与Fibroscan检测肝脏硬度的临床效能比较[J].北京医学,2014,9(3):202-205.

[5]王荣琦,任伟光,赵素贤,等.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与多参数模型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4):265-269.

[6]魏玉统,贾胜男,刘苗苗,等.FibroTouch检测脾硬度与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相关性探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3):374-377.

[7]戴雯,代倩,李晶晶,等.FibroTouch无创诊断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51(9):1338-1342.

[8]刘芳,魏琳,王珊珊,等.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和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5(4):416-421.

[9]张大鹏,陈敏,刘阳,等.声脉冲辐射力成像与瞬时弹性成像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对比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1):21-24.

[10]卢敏,陈新杰,黄纯炽,等.Fibrotouch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8):1245-1248.

(收稿日期:2016-11-20)

猜你喜欢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影响因素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患者常见易患因素分析
两种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肝硬化的中医辨证用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