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2017-03-30安丽英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阅读兴趣

安丽英

摘 要: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然而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善于积累,养成良好习惯;教会学生查询工具书,能够自学知识;通过广泛阅读鉴赏,加强能力。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兴趣;习惯培养;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1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9.077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并不高,教学效果很难尽如人意。因此,深入研究文言文教学,探讨文言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进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此总结了几点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的确,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内驱力。文言文离我们时代久远,且语言大多简约精深,学生读起来觉得涩口,难以理解,因而会产生厌恶文言文的情绪,甚至出现谈“古”色变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言文时应首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让他们准确翻译一个句子,回答一个问题,背诵一段或一篇课文等,适时作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从而诱发学习兴趣抑或有目的地创设一个良好的文言文学习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核舟记》中“大苏泛赤壁”一段,我选三位学生分别表演苏、鲁、黄的神情动作,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也体会到雕刻家王叔远的高超艺术成就。加强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觉得古文中的人和事如“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调动情感,激发兴趣。

二、重视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一样都需要平时的积累和训练,而前者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累积的过程。因此,教学文言文要“三要三不要”:一是要让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工具书,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不要越俎代庖把很多该由学生自己动手的事,都由教师和一些辅导资料给帮忙代劳了。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不要一字一句讲解,面面俱到,满堂灌输,唯恐漏掉一处。三是要重视方法指导,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要题海战术,答案再现。

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分类积累做卡片和通过比较积累做摘记等方式以落实“言”的通晓。

三、用好工具书,教会自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不难看出,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重点之一。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浅易而详尽的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为顺畅朗读铺平道路。养成读注的习惯,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拓广阔的天地。当学生遇到无法理解的字词,教师不必急于解答,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工具书,并养成习惯。应该让每位学生手中拥有一两本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通过阅读注解和勤翻工具书,学生学会了辨析古今差异字,知道了一词多义的用法,能正确分析同一个词在不同句子中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并坚持做归纳、整理、积累工作,不断充实丰富文言词义仓库,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文言文的语言知识零碎而庞杂,如字音、词义等,多数要靠一个一个地去理解、体会,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会学生自学,就要教给学生阅读、翻译、分析文言文的方法。例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初识文章,试着翻译,做到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明白通顺,并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教师要提前下发自编的导学提纲,让学生先行理解,个人解决不了的再交小组讨论。小组以不超过四人为宜,组长由基础较好的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教师随时检查自学情况,必要时予以点拨。“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百个问题更重要。”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四、提倡自主阅读交流,加强鉴赏能力

文言文的学习尤其需要学生的自主阅读,本人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首先是字字落实,弄懂语句,读准句读,读出语感。这个步骤完成后,再给时间学生自由阅读或默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初步去把握全文大意。然后教师点出重点与难点,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完成不了的在课堂上公开提出,其他学生可以回答的尽量让学生表现,确实不能解决的,教师再加以点拨和引导,学生在答案中体会了课文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对课文的鉴赏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体现新课标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论思想,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收获也很大,也让学生在交流中锻炼了胆识,展示了自己。

五、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学习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桃花源记》中有两个句子出现到“寻”字,即“寻向所志”“寻病终”,这两个“寻”词义各不相同,前者是“寻找”的意思,后者是“不久”的意思。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便于理解。至于古今异义词,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通假字则列成表格,分读音、通什么字、意义三格加强记忆。

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这就需要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虚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之、而、其、为、以、乃”等字,这些虚词其实也是多义词。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些字词列成表格加以归类,分用法和词义两部分,以加深学生对这些虚词的理解和记忆。复习时这些知识须综合讲授,然后要求学生举例,这样就能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初中文言文课堂的教学策略还有很多,但不管用哪种策略,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提高文言文的課堂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从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改进策略,才能得到进步。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阅读兴趣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