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化还是产业化:两大书会发展路径的考察与思考
2017-03-30谢林刚赵艳喜
谢林刚,赵艳喜
(1.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公共化还是产业化:两大书会发展路径的考察与思考
谢林刚1,赵艳喜2
(1.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作为当地政府倾力打造的文化品牌,马街书会的产业化开发力度更大,胡集书会则表现出公益化、公共化的发展模式。两相比照,摒弃书会经济属性的政府保护有一些不足,但过分商业化、产业化开发也不足取。在当代书会生命力日趋脆弱的情境下,我们应正视书会的多重属性,顺应书会发展规律,多方合力,共同推动书会进入良性发展状态。
马街书会;胡集书会;产业开发;公共化
每年正月十二日,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村,天南地北的说书人,负鼓携琴,汇集而来,他们以天为幕,以地为台,打起简板,拉起琴弦,说书竞艺,期待写书人前来写书。周围很多村民冒着严寒从四面八方结伴而来。此后数天时间里,艺人被请到村里或家里设场说书,一直持续到元宵节后才逐渐散去。这即是闻名遐迩的胡集书会。每年正月十三前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的马街村北应河岸边火神庙周围的麦田里,也在进行着更为热闹的说书人和听书人的卖书与写书活动:这就是久负盛名的马街书会。胡集书会与马街书会现在被誉为中国两大书会,呈现了我国书会的基本样貌。
近年来,马街书会和胡集书会都已成为当地政府倾力打造的文化品牌,都采取了政府扶持的方式。相较而言,马街书会的产业化开发力度更大,胡集书会则倚重当地政府扶持。两个书会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
一、两个书会的不同发展模式考察
(一)马街书会如火如荼的产业开发
马街书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自我发展的自然状态,民间性是它最本质的文化特色。20世纪80年代以后,河南省宝丰县政府开始部分介入马街书会,但程度不深。2004年以后,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宝丰县政府开始全面主导马街书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书会发展的措施,并投入资金进行开发,多方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经过10余年的持续开发,河南省宝丰县围绕马街书会逐渐形成了书会文化活动品牌、书会文化景观、书会文化创意园区、曲艺演艺市场、现代文化企业演艺管理模式等多种发展模式。
1.倾力打造书会文化活动品牌
1995年10月,河南省宝丰县政府与中国曲艺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曲协)联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曲艺节,效果很好。这让当地政府初步认识到专业性大型曲艺活动的巨大影响力。2006年以后,河南省宝丰县政府与中国曲协联合举办了两届全国鼓曲唱曲邀请赛、全国河南坠子优秀人才研修班、全国鼓曲唱曲邀请赛、河南省鼓曲唱曲大奖赛、河南省少儿曲艺展演、晋冀鲁豫津五省市“宝丰杯”曲艺大赛、中国·宝丰全国曲艺擂台赛、中国·宝丰全国曲艺邀请赛等大型活动。这些活动都在马街书会期间举办,已成为马街书会上十分有影响的品牌活动。这些品牌活动有效提升了马街书会的艺术性与影响力,为书会吸引了更多观众和更大关注度。
2.建设书会民俗文化园景区,大力发展书会旅游产业
2004年,河南省宝丰县政府聘请专家制定了《马街书会活动场地规划方案》。2005年以来,河南省宝丰县先后启动并建设了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宝丰马街书会项目、马街书会民俗风情园区、马街书会城、马街曲艺民俗园、宝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马街书会文化景观工程、宝丰县民间演艺中心等项目。其中,既有当地政府直接投资,也有深圳、北京等地的民间资本进入。如今,马街书会民俗园景区已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包含20位曲艺名家和25位书状元的雕塑公园、中华曲艺博物馆、主题广场等也成为马街书会的标志性建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马街书会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在书会举办期间以外,河南省宝丰县围绕书会进行的产业开发在平时能吸引多少游客,其具体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3.发展说唱演艺产业
马街书会以说唱艺术展现为特色。马街周围百里有众多职业或半职业说唱艺人,他们在书会期间前来表演,在非书会期间活跃于各种节日、庆典、庙会、婚丧嫁娶等活动中,有着非常可观的演出队伍和演出市场。依托于这些丰富的演艺资源,河南省宝丰县于2006年组建了演艺集团公司,吸纳了30多家民间演出团体加盟,统一包装,统一推介,统一策划,统筹演出。许多企业也借此机会纷纷与艺术团队或艺人签订合作协议,把企业文化与说唱艺术融为一体,加快了艺术与市场的结合。河南省宝丰县还成立了“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行业管理协会”,拿出财政收入的2%用于帮助民间团体,向全国1 000多个县市发函,公布联系方式,借外力监督宝丰籍在外演出团体的演出行为。得力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宝丰县的演艺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有1 460余家,从业人员约5.54万人。2007年创收6.7亿元,占宝丰县国民生产总值的5.5%[1]。宝丰县同时还是全国闻名的魔术之乡。近年来,河南省宝丰县民间演艺团体的生存空间萎缩,民间表演团体由1 400家减少到不足300家,从业人员不足5 000人[2]。就魔术而言,宝丰县说唱艺术市场萎缩严重,演艺产业化遇到挫折。
(二)胡集书会的产业化尝试
相比于马街书会如火如荼的产业化开发,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书会的产业化步伐缓慢。笔者在当地调查时,山东省滨州市文广新局领导提到,他们也想对胡集书会进行产业化开发,引入社会资本办会,但效果不理想。由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书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当地领导此言不虚。2007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筹备举办了首届群众文化节,举办了胡集书会、书画摄影展览、元宵节灯展、民间文艺会演、焰火晚会等。但因影响力有限,并未形成文化品牌。2008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联合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举办了“送欢乐下基层”公益文艺演出活动,吸引了近10万观众前来观看。但由于多种原因,此活动未能持续下去,自然也未能形成如马街书会般的文化活动品牌。在基础设施上,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曾于1985年投资40万修建了一座能容纳800人的“胡集镇曲艺厅”,书会活动也一度在曲艺厅和曲艺厅大院内举办,但曲艺厅演出和传统书会的幕天席地演出格格不入,因此2007年以后当地政府又将书场搬到了曲艺厅前的南北商业街上,并在路北端设立书会牌坊。笔者2013年去胡集书会现场调查时,发现书会现场除了胡集大集上售卖当地百姓所需的各种蔬菜、水果、日常用品和灯笼、翻花等传统物品外,并未发现与书会有关的文化衍生品。在书会现场,除了少量流动小贩在售卖气球、棉花糖、糖葫芦等外,未发现过多的商业气息和产业化开发。
相比于马街书会大力推进的产业化开发,胡集书会自2007年始完全依靠当地政府支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胡集书会走的是一条公益化、公共化的发展模式,当地政府买单后的胡集书会成为一种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产品。
二、书会文化的产业化开发困境
马街书会和胡集书会都不排斥市场和经济交易。马街书会和胡集书会都有说唱艺术、民间游艺以及小吃、日用品买卖等。两大书会都有商业属性,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对书会进行产业化开发有其天然优势。不过,现实中无论是马街书会还是胡集书会的产业化开发并非一帆风顺。市场化运作乏力,民间资本投入少,仅靠政府扶持让胡集书会的产业化开发举步维艰。笔者在2013年和2014年的两次调查采访中,多次听当地文化部门领导谈及胡集书会的资金投入加重了当地政府的财政负担。当地政府在开发胡集书会中苦于未能找到令其良性运转的有效对策。
产业化开发进行得如火如荼的马街书会,是不是困难就少些呢?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学者的田野调查告诉我们,马街书会的产业化开发同样不乏质疑之声。有艺人认为,当地政府围绕马街书会进行的曲艺比赛、配套设施建设等,虽然可以扩大书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对书会的生存和发展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3]。有学者认为,当地政府试图把马街书会办成一个集民风民俗和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园区,如此使得面临生存困境的书会活动不堪重负,丧失了本来的价值内核[4]。笔者认为,马街书会产业化开发中凸显的问题主要有:
其一,未能有效开发出稳定的市场需求。传统的马街书会的买家主要是当地民众,依靠的是当地农村市场。近年来,受农村娱乐方式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民众听书的需求不断减少,写书的市场需求逐年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河南省宝丰县政府近年来鼓励企业参加马街书会的“写书”活动,作为企业内部员工的娱乐或送书下乡。然而这种带有强制性的举措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写书市场逐年萎缩的趋势。写书需求不能提升,书会市场就不能健康发展。书会没有稳定的市场,书会产业化开发能否持续发展下去就是一个问题。因此,充分挖掘和培育稳定的市场需求,是马街书会产业化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
其二,专业艺人缺失,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不足。马街书会产业化发展依托的是书会的兴旺不衰,而这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艺人前来亮书竞艺。近年来,参加马街书会的艺人日渐老龄化。2008年的马街书会艺人登记表显示,将近70%的艺人都在50岁以上。随着艺人的逐渐老去,将来谁还能来书会亮书?河南省宝丰县政府联合中国曲协等专业团体举办的各种曲艺活动,固然为书会吸引了大批专业曲艺表演工作者,但这些曲艺工作者并不会真正下村入户连续三天说书唱书,自然也无法取代日益老迈的民间艺人。亮书的艺人和买书的群众,一个卖方,一个买方,共同构成健全的文化市场,两者缺一不可。面对艺人传承上的青黄不接,马街书会并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其三,商业气息过浓,侵害了书会的文化特质。产业化开发让马街书会有浓郁的商业气息。在2008年马街书会现场,记者感受到“与往年相比,会场上的商贸活动特别热闹,商家为宣传自家产品,使出浑身解数,传单、广告牌、大红横幅、充气拱门等让人目不暇接。某商家为宣传自家产品,还利用动力伞打广告,引得众人纷纷举目观望”[5]。本应为主体的亮书与写书活动却成了书会的点缀,这就成为书会产业化开发的悲哀。面对书会上商业广告宣传活动过多的问题,河南省宝丰县政府也进行了有效引导和划分。2014年,书会组织方将整个会场划分为帮扶艺人表演区、民间艺人散演区、公共服务区和商贸区等,并将表演区与商贸区隔开,会场秩序大为改观。会场上说书声被叫喊声淹没的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有一些商业宣传蚕食着书会场地。
其四,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河南省宝丰县政府着力将马街书会发展为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可是马街书会本身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并不高。每年到马街书会的观众都在10万人以上,有的时候能达到30万人。然而这么大的人流量仅限于书会举办的两三天时间,对持续带动餐饮业、酒店业、会展业、旅游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有限。要以马街书会为主体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开发一系列产品,带动当地旅游业、餐饮业、农特产品销售难度较大。
三、多重力量制衡下的书会发展思考
作为一项有数百年发展历史的民间文化,书会是以曲会友的曲艺集会,是自由交易的文化市场,是艺人与乡民共建的文化空间。书会发展到今天,盛况已不如从前,但开始成为人们眼中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和宝贵的文化资源。书会的保护与发展已不再是当地艺人和乡民的事,而是当地政府乃至全社会的责任。从我国两大书会——马街书会和胡集书会的发展来看,书会的文化内涵固然值得强调和珍视,书会的经济属性也不能被忽视和抹杀。摒弃书会经济属性的政府扶持固然治标不治本,而漠视书会文化的过分商业化、产业化开发也不足取。在当代书会生命力日趋脆弱的情境下,我们应正视书会艺术、文化、经济的多重属性,顺应书会发展规律,在积极弘扬书会文化的同时,大力培育书会的市场需求,多方合力,共同推动书会进入良性发展状态。
(一)培育书会的传统主体力量
传统书会的主体主要是艺人和当地乡民。书会的发展又进一步吸引了各级政府、专家学者、社会企业和民间志愿者等多种力量的加入,支撑书会发展的力量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当地政府取代乡民与艺人,成为书会的主导者和组织者。专家学者努力挖掘书会的历史和内涵,宣传弘扬书会文化,为书会发展建言献策。社会企业围绕书会开发做文章,为书会发展投入资本。民间志愿者为保护、宣传书会摇旗呐喊,贡献力所能及的人力和财力等。书会过去的买方——乡民,现在成了观望者和被动接受者;过去的卖方——艺人,现在青黄不接,演出市场逐步萎缩。当代书会发展出现了多方合力运作下传统主体旁落的现实。因此,书会的发展首先应重视艺人和乡民的作用,构建艺人与乡民良好的互动。
其一,培育好艺人队伍。艺人是书会的核心,没有艺人前来说书,书会就不成其为书会。当下,书会艺人青黄不接,以前书会上的老面孔逐渐老去,近年来出现在书会上的众多新面孔或技高一筹却仅为点缀(如一些由主办方邀请而来的曲艺专业表演工作者),或学艺未成、技艺不精而难当重任(如一些学生或曲艺爱好者)。他们大多如昙花一现,出现时间短,消失很快。真正坚持年年来书会、又能下乡说书的艺人越来越少。发展书会,必须做好年轻艺人的培养工作。关于曲艺人才的培养,又绝非一朝一夕、少数几人就能完成的。往大了说,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配合;往小了说,它需要有人愿教有人愿学。2008年,马街村开办过马街书会艺术学校,致力于为书会培养后备人才。然而,马街书会艺术学校没有坚持几年,2014年时学校已经处于关闭状态。笔者在访问胡集书会的老艺人周金山、兰尊侠、王秀兰等人时,他们也不约而同地表示,即使他们愿意免费教,现在愿意学曲艺的人很少,愿意专业从事说书唱艺工作的人就更少了。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愿意向他们学的人明显增多,但都属兼职学习,没有时间保证,最多能学个皮毛,真正能够“出徒”的人几乎没有①。因此,如何有效引导更多人愿意学、坚持学习好说书艺术,是培养艺人工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比如,给予学艺者一定生活补助,免除他们学习的相关费用等。在解决了有人愿学之后,还要考虑如何教、教什么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结合学生学艺以后的出路问题。传统的师徒制教艺与学艺如何保留?学校式培养如何才能更科学?邀请民间艺人进入学校教授技艺需要什么样的政策保证?培育艺人队伍,传统上都是民间自发进行,现在无疑需要当地政府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当地政府介入后如何运用政策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何不急功近利、不做面子工程,将教艺与育人并举,都是需要认真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其二,传承与创作好书目。艺人是书会的主体,而书会上艺人说什么、怎么说无疑决定着书会的水平和质量。传统书会艺人表演的以大书曲目为主,如《杨家将》《呼家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现在,随着民众知识水平的提高,所知所见已远远超越了前人,因此他们对一些历史故事逐渐丧失兴趣,对有些冗长、节奏缓慢的书目情节更缺乏耐心。正如王加华调查胡集书会发现:“对胡集书会来说,很多说书内容全为流传几百年的传统书目。即使有艺人新编了一些歌颂新人新事新风尚的节目,但均为小段,没有大书。这些古老的书目对于曾经经历过传统曲艺盛况的老年人而言均是耳熟能详,已没太多新鲜感。年轻人对这些内容更是不感兴趣,老书老段已不对他们的胃口。”[6]书会上,除了一部分经典大书曲目仍然百听不厌外,大部分曲目都难以留住观众。因此,在有效保有经典大书书目的同时,也要做好新书目的创作,让艺人“说新唱新”,说老百姓身边的“事”,道老百姓关心的“理”,在创新上多下功夫。
其三,调动乡民的能动性。传统书会上,乡民是买方,他们有货比三家的挑选权和主动权。目前,当地政府实施写书送书的同时,也剥夺了乡民的买方权利。也许有人会说,是乡民自己不愿再写书。这只是部分事实。有一个事实是,还有一部分人出于各种原因想写书和愿意写书。2013年,笔者在胡集书会调查时,东路大鼓老艺人周金山自动放弃了当地政府的指派而答应距离胡集镇较远的淄角镇东杨村的买书邀请。当地政府推进的写书政策让这部分愿意出钱写书的人或写不到中意的书,或自此放弃了写书的举动。此外,当地政府在送书下乡时,书会听众只有听或不听的选择,而没有了听谁说的选择权。他们成了被动接受者,他们的评判对艺人来说最多只有口碑的好坏,不能影响艺人的实际收入。也就是说,艺人们实际上已不用再对乡民负责了。乡民在写书和听书过程中主动权的旁落,势必影响乡民对说书的态度,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会使乡民对主动送上门的“书”丧失兴趣。这并非危言耸听。当地政府在推行写书政策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如何有效照顾和培养一部分愿意写书的乡民,如何能更有效调动乡民积极性等问题。正如覃德清所指出:“文化保护更应关注人们现实生活中文化负载者的想法、感觉、信念和憧憬,要将民族文化的保护事业同当地人的自我表述、自我存在、自我文化形象的塑造结合起来,营建一种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精神状态,让民族文化的传承满足人的成就感,切实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由此,文化资源的保护就不仅仅是官方和文人学者的事,而且要成为广大民众意志的集中体现,民众中蕴藏着的浩渺的创造力就会被激发出来。”[7]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滨州市文广新局原局长边茂田谈及胡集书会时,也提出了“思路一转天地宽”,胡集书会能不能持续办下去,不仅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同样也要考虑百姓的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才能共同把胡集书会有效传承下去②。乡民的主动参与是书会传承发展的根本力量所在。
(二)多方合力,凸显书会的公共性,构建新的文化生态
在当代书会的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专家学者、社会企业和民间志愿者等多重力量都已深度参与,他们以各自的理解和诉求影响着书会的发展。这些力量彼此间既有合作,又因诉求不同而不免有所冲突,相互制衡。比如,当地政府可以对企业的开发进行引导和规范;专家学者们可以对部分地方官员和开发商急功近利的做法进行批评;企业有增加或减少资本投入的权利;民间志愿者代表乡民发声,表达来自文化主体的权利和诉求等。可以说,当代书会是在多种力量共同合作又相互制衡下塑造而成的。未来书会的发展应在努力培育书会传统主体的同时,继续吸引多方力量共同参与。
书会是由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孕育的。传统书会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是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们的繁盛依托于当地乡民强烈的民俗信仰和娱乐消遣等需求。在我国进入现代化后,乡民们不再把听书作为唯一的娱乐方式,相关的还愿习俗弱化,元宵狂欢也没有了条件和氛围,传统书会原有的文化生态已经瓦解。书会要继续传承下去,要么恢复原有的赖以传承的农耕文化生态,要么重新构建现代化进程中的书会文化生态。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如今完全恢复过往的农耕文化生态已不可能,唯有努力构建适合当代书会发展的文化生态。如何构建新的文化生态?当地政府需要进行多层面的引导和培育,如从政策上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生产、表演和人才培养给予更多的扶持,多渠道培养乡民听书的兴趣,对民间信仰多一份尊重等。如同传统文化生态的瓦解不是瞬间之事一样,新文化生态的构建也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它需要相关部门紧紧围绕书会但又不限于书会的整体思维来做相关工作。甚至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新的文化生态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培养。因此,相关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四、结语
当下,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书会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的马街书会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民间自主发展状态,而成为当地政府主导、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文化盛会。对这两大文化盛会,深入挖掘其市场需求,促进交易,以此进行产业化开发是遵循书会本质的发展之道。然而我们更应注意到,此文化盛会对当地乡民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马街书会之所以传承700余年而不衰,就在于书会所呈现出来的民风民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它把书会上的每个人带入欢快、愉悦的氛围。对一个以说唱艺术来凝聚中原老百姓的节庆活动来说,它能够发挥出这样的作用,就已经是一个文化奇迹了。”[4]马街书会如此,胡集书会也是如此。传承数百年的书会文化意义要远远超过其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因此,我们应首先将书会发展视为一种公共文化进行培育,其次再进行文化产业开发。这两者可以并行不悖,但切不可以产业化开发取代公共文化的培育。
注释:
①访谈对象:周金山、兰尊侠、王秀兰。地点:山东省滨州市文化馆、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古城镇政府、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文化馆。时间:2014年4月28-29日;访谈人:赵艳喜。
②访谈对象:边茂田。时间:2013年2月21日。地点:山东省滨州市文广新局。访谈人:赵艳喜。
[1]郏永安,董国范.宝丰年鉴(2006—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马禄祯,王长河,吕艳慧.宝丰县演艺转型求效益[N].河南日报,2015-12-06(1).
[3]王学良,赵岑,刘小草.马街书会:“世界纪录”之下的“盛世危言”[N].新华每日电讯,2013-03-22(16).
[4]黄纬华.中国民俗、节庆、礼仪活动保护中的问题研究——以端午节、马街书会等为例[J].东方艺术,2013(S2):90-92.
[5]谢运和.细看马街书会的“变”与“不变”[N].平顶山日报,2008-02-22(4).
[6]王加华.中国节日志·胡集书会[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7] 覃德清.多重力量制衡中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开发——以广西若干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开发个案为例[J].民间文化论坛,2005(1):65-71.
责任编辑:穆 刚
Public or Industrialization:Investigation and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Paths of Majie Quyi-Art Gathering and Huji Quyi-Art Gathering
XIE Lingang1,ZHAO Yanxi2
(1.Institute of Marxism,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014,China;2.Shandong Academy of Art,Jinan Shandong 250014,China)
Majie quyi-art gathering and Huji quyi-art gathering are the cultural brands built by the local governments.The former has stronger industrialization,while the latter displays the non-profitable and public developing mode.Compared with the two art gatherings,without the economical protect from the government,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such as too much commercial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eak life of current art gatherings,the multiple attributes should be respected,an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should be complied,together to jointly promote 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art gatherings.
Majie Quyi-art Gathering;Huji Quyi-art Gathering;industrialization;public
J826
A
1673-8004(2017)01-0021-06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1.004
2016-10-08
谢林刚(1978— ),男,山东滨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法和文化建设研究;赵艳喜(1979— ),女,山东滨州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传统文化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