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孩子不可缺少的陪伴
——有关父亲参与儿童教养问题的探究

2017-03-30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朱冬梅严海辉

成才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养家庭儿童

■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张 慧 朱冬梅 严海辉

父亲:孩子不可缺少的陪伴
——有关父亲参与儿童教养问题的探究

■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张 慧 朱冬梅 严海辉

父亲参与抚养又称父亲参与,指父亲参与抚养儿童的过程,可分为互动性、可及性和责任性三个维度。近年来关于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研究不断增多,人们开始认识到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独特作用。现有的研究多重于探讨父亲参与对儿童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意义,而本文旨在通过前人的研究结果,揭示目前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教养的现状,探析父亲参与儿童教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和提高父亲参与儿童教养过程的具体方法。

一、父亲参与教养的重要性

20世纪以来,社会越来越重视父亲缺失的影响,很多研究者也对定量化的概念更有兴趣,如父亲的参与度和时间等。2010年以来,国内关于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研究数量也急剧上升,主要讨论的是父亲参与度与儿童人格的关系,研究父亲参与对儿童社会性和自主性发展的影响。从很多研究来看,近两年来研究更多关注的是父亲参与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儿童创造力和亲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一)提升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是幼儿自我控制的表现之一,反映的是儿童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它不仅是儿童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也是儿童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是儿童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

研究发现,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在4岁左右出现了差异,并且家庭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聂晋文等人对父亲参与儿童教养与延迟满足能力的研究,控制儿童性别、儿童年龄和母亲参与后,父亲参与的互动性、可及性和责任性均能正向预测儿童的延迟满足。父亲参与的互动性、可及性和责任性越高,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越强。也就是说,父亲不管是直接地对儿童给予生活上的照顾、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规则的教导等,还是间接地回应儿童的需求,都有助于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互动性和可及性越高,代表父亲和儿童相处的时间越多,而父亲参与的教养活动越多和儿童的亲密度则越高。父亲和儿童形成亲密且健康的依恋关系,会给儿童一种内在的安全感,让他们为了获得更长远的目标成果而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获得延迟满足的能力。责任性越高,说明父亲给儿童带来的榜样示范作用越良好,则儿童会更好地模仿和内化规则行为,形成自控行为,最终得到延迟满足。根据李鸽回归分析结果可知,“积极教养、日常照顾、管教约束能够正向预测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即父亲积极的教养能够促进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二)提升儿童的创造能力

幼儿的创造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里遇到的问题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他自身相比较有新颖的举动或有创意的成果的一种潜在能力。创造力良好的幼儿一般有着这样的一些特点: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强,兴趣广泛,敢于探索和冒险,自信心较强等。由于男性自身的特点,父亲早期的参与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基于创造力的优秀品质。父亲相对于母亲更为坚毅勇敢,行事风格更加主动和外向,表现出的运动性、智力性、进取性、冒险性,更易影响儿童,更有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一般来说,父亲参与教养儿童时,更喜欢带儿童进行户外活动,而儿童往往正是在些户外活动中认识新事物、开阔新视野的,这对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户外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互动下,父亲的知识经验无形中会提升儿童的认知经验;遇到问题时,父亲多会有意识地培养锻炼儿童的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李园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几个维度上,父亲的参与度对儿童的创造力有明显的影响,基本上呈现出明显正相关的关系,即儿童的创造力水平越高,说明父亲的参与度也越高;反之,儿童创造力各个维度的水平越低,父亲的参与度则表现出越低的趋势。

(三)提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父亲参与程度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最大,其他依次是对子女性格、幸福感、自我意识和学业的影响。父亲参与程度结果表明,父亲参与程度越高,子女性格越开朗、成绩越好,也越容易感觉到幸福。父亲和孩子间的关系对儿童的人际交往模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一些“父亲缺失”的儿童更易有性格和行为问题,常常表现为自卑和孤僻,行为上则出现社会退缩,更少有亲社会的行为。那些父亲参与教养较好的儿童,往往有着更健康的亲社会行为和更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影响父亲参与教养的因素

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问题已经开始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父亲在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参与情况却不容乐观。父亲对参与幼儿家庭教养在观念上有较为积极的认识,但是在行动上却未能同步跟进,十分欠缺,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父亲的个人特征

研究表明,父亲的参与程度和父亲的个人特征有关,如父亲自身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年龄等。一般来说,那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父亲会投入更多时间来与儿童进行互动,因为他们明白父亲积极投入到儿童的抚养中对儿童的发展是大有禅益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与低级白领的父亲会在更大程度上投入到儿童的日常照顾中,而参与率较低的,则是那些蓝领父亲或者是从事中高级管理工作的父亲们,这可能和他们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时间相关。若一个父亲的工作繁重,休息时间少,或者经常出差,那么参与儿童教养的时间就必然会少一些。如果父亲的工作事务与教养儿童有关,那么他们对儿童教养的参与度就相对更高。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也影响了父亲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亲更容易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关于父亲的年龄,很多研究表明,父亲的年龄会影响父亲教养的态度与行为,年龄较大的父亲抚养质量更高。相对年轻父亲来说,那些年纪稍微大一些的父亲,对儿童的日常关心和照顾都会明显更多。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性别角色会趋于整合,男性身上的女性特征会增加,变得更有耐心、更温柔,且年纪大的父亲很可能是抚养二胎,相比于年轻父亲更有经验,能更好地参与儿童的教养。

(二)家庭成员的态度

决定父亲在家庭中参与儿童教养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为家庭。一般来说,家庭成员的支持是决定父亲参与教养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妻子的支持和鼓励会给父亲参与儿童教育过程中带来很多积极影响,不仅会在态度上提升父亲的积极性,而且在养育方法和经验上可以给予父亲指导,让父亲更得心应手。对于家庭结构的研究发现,正常家庭的父亲参与程度最高,单亲家庭的父亲次之,重组家庭的父亲参与度最低。家庭收入也与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相关,研究表明其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月收入高的父亲有条件和能力高质量地参与进幼儿的教养活动。同时,社会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中国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在一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家庭。传统的思想让一些父亲“理所当然”地忽视对儿童的关心和教育。事实也如此,城市家庭的父亲参与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家庭的父亲。更有甚者,我国很多地区很多家庭的儿童因为种种原因还存在更加严重的“父亲缺失”情况。有许多父亲外出打工或者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即使知道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但对这些人群来说,父亲参与教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这里我们主要针对普通家庭中的父亲参与教养不足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三)儿童自身的特点

研究还发现,幼儿自身的特点对父亲参与程度也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独生子女的父亲参与教养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一般家庭对于第一胎会更重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加之没有了新鲜感,父亲对第二个孩子可能就没那么上心,参与教养的程度变得不如第一胎。同时,子女的本身的性格特点不同,父亲的教养方式会出现不同,如更依赖父亲的儿童可能就会比喜欢独处的儿童更易得到父亲的日常教养。

三、提高父亲参与教养程度的建议

(一)认清责任,形成正确的教养观念

研究表明,男性对父亲角色的认同度越高,父亲角色的重要性就越凸显,越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育儿活动上。所以,父亲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自己的思想,正确认识到自己作为父亲的角色,了解这一角色所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和义务,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如果一个父亲沉迷于赚钱,认为“赚钱养家才是自己的责任,而育儿是母亲的责任”,这样的父亲必然不会参与儿童的日常教养。这种观念会使父亲认识不到自己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而很少和儿童接触,这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促使父亲形成正确的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加强父亲自身的学习和认知外,还可以从社会观念上下手,让大众媒体与政府合力宣传,颠覆“女主内,男主外”的传统观点,重塑关于父亲教养的正确观念——父亲是儿童不可或缺的陪伴;然后,可利用报纸、网络媒体,宣传营造全民支持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社会氛围和舆论导向,使父亲参与教养的观念深入人心,逐渐形成规范。

(二)采取措施,提高参与教养的积极性

许多的资料表明,父亲一般能够认识到参与儿童教养的重要性,承认自己在赚钱之外有承担儿童一部分教育的责任,也有很多父亲认为自身的教养能力并不比母亲差,但由于种种自身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而未能积极地参与到儿童的家庭教养中来。在父亲们都了解了正确的观念之后,如何才能使更多的父亲参与到日常的教养活动中来成了最棘手的问题。我们认为,积极性是决定父亲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有了积极性,才会让父亲去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更多地付出行动。所以,父亲应利用自身优势,从参与儿童的教养中体会到乐趣,认识其意义,从而提高参与教养的积极性。此外,家庭成员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支持和鼓励父亲参与儿童的教育,使之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让儿童在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也可呼吁政府从经济和政策上促进父亲的参与,减轻父亲承担的家庭经济压力和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儿童的家庭教养中去,如成立促进父亲参与的公益组织,组织各种父亲带孩子的线下指导或娱乐等活动,争取从国家政策的激励和社会氛围的营造上加大力度,积极促成父亲参与儿童的教养。

(三)主动探索,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

一般家庭中,父亲其实是有和儿童互动的,只是互动的次数不多、程度不深、方式不对,未能对儿童的成长形成有效作用而已。因此,在认识到父亲的责任并且想要积极去担负这个责任时,有一个科学的教育方法对父亲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角色,不仅是陪伴者,同时也是教育者。科学的教育方法不仅有利于帮助父亲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更有利于用一种让幼儿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其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父亲,若对儿童教育的理论知识了解较少,可以先多读一些儿童杂志,多读读有关儿童成长的心理规律等方面的书籍,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实际参与中更好地影响和教育儿童,如让儿童学会延迟满足,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或者激发儿童的创造力等。父亲要满足儿童情感和教育的需要,还应不断学习探索适合自己参与育儿的方式,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参与到儿童的家庭教育中。

责任编辑 廖 林

猜你喜欢

教养家庭儿童
家庭“煮”夫
教养方程式
恋练有词
留守儿童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六一儿童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