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探析

2017-03-30张任鹏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用人单位毕业生

张任鹏

教育管理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探析

张任鹏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探讨。

高职院校;就业;现状

高职院校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型、技能型的特殊高等教育,各类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高职学生更贴近企业的岗位需求,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有利于提高学生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成绩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业率”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必须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能力为本位,实行产教结合和院企合作,注重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造就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对高职教育的要求。生产、服务、管理等劳动型、技能型的岗位都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包括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城市社区的法律援助、旅游业的导游前台以及计算机的维护组装维修等岗位,都是贴近各类高职院校专业的就业方向。由于专业对口,所以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连年飘红。

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发布的《2014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显示,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上升,2013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9%,比2012届上升0.5个百分点,比2011届上升1.3个百分点。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月收入持续增长,2013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为2940元(人民币),比2012届增长7.7%,比2011届增长18.5%。这与国家正确引导、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和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密不可分的。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但是高职教育依然面临着被冷落、被轻视的尴尬局面,“好就业”不等于“就好业”,很多高职毕业生仍然处于毕业就不了业和就不好业的困境中。

1.无业可就。自2009年高校扩招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高层次的教育,随之而来的就是逐年递增的毕业人数,加大了就业难度,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加使得很多用人单位和企业加高门槛,原本招收高职生的岗位将条件提高到本科甚至硕士。这样不仅加剧了人才竞争,也造成人才的高消费和浪费。其次,高职毕业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用人单位和企业对不同高职毕业生的考察结果也不同。通常那些知识掌握不牢、职业技能较差、性格偏内向、沟通能力不强的毕业生就会出现无业可就的现象。

2.有业不就。大多高职院校在每年12月份都会在校园举办双向洽谈会,会邀请用人单位和企业到学校和学生进行直接的双向选择,有很多用人单位和企业会根据自己的用人需求选择专业对口的高职类院校入校招聘,这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有些毕业生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良好综合能力在这些招聘会上与用人单位或企业签约。但是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有业不就的新现象,有些专业技能较好的学生,因为能力突出被学院或系里推荐去一些用人单位或企业实习,会形成一种不在乎推荐单位、缺乏热情的心态,最终导致有业不就,徘徊不定。

3.待业难就。一些毕业生由于当时的就业失败和就业不积极造成最终的待业,一旦错过就业黄金期再次寻找就业机会就会很难,所以就出现了待业难就的现象。还有部分毕业生在初就业时,为了生存随意选择了一个工作岗位,在日后的工作中才发现专业不对口或者自己不喜欢,工作热情降低甚至辞职,面临二次就业。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归因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出现的上述三种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原因,既与学校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有关,也与社会发展变迁和经济发展速度有关,既受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影响,同时又受毕业生个人综合能力培养的影响。

1.社会因素。虽然高职院校毕业生具有专业对口的优势,但是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或企业还没有彻底摒弃唯知识论的观念,在招聘人才时还存在不公平性,不能正视高职院校毕业生。这不仅会导致人才浪费,更会加大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由于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很多用人单位或企业把招聘条件直接定到本科以上学历,把大部分高职毕业生挡在门外,而实际上很多岗位并不适合本科生甚至更高学历的毕业生。各类高职院校都设置了跟专业匹配的实习实训基地或者校企合作基地,这使很多高职毕业生对于岗位的适应性明显好于那些完全不熟悉职业技能的本科生,同时,很多被选用的本科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发现自己的能力与岗位并不契合而辞职,这又会造成岗位的空缺,既是人才浪费又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和不稳定性。

2.学校因素。当前高职院校的办学有以下五种趋势:一是在专业设置上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模式,把希望寄托在上级主管部门,想依靠行政手段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二是盲目攀比,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争先恐后地开设社会上需求量较大的专业,导致专业重复设置,人才培养浪费。三是办学缺乏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以培养高职业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同时,课程设置效仿普通高校,但又缺乏其理论奠基,导致培养模式不清。四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无法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求,不能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就业的模拟环境,同时,教师的教学仍然沿用讲授法,缺少实践教学。五是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具体表现在就业指导机构设置不健全、就业指导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心理健康咨询指导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功能的单一化。

3.学生因素。毕业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是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高职院校在升学录取批次上属于第三类专科院校,生源一是职业高中和中专的对口升学,二是分批次录取经过多轮选择留下的学生,这导致生源质量明显低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都存在一定问题,不但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热情不高,而且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甚至有些学生因为高考的失利而自暴自弃。这些状态直接影响了他们自身职业技能的塑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毕业时无法谋求一份好的工作。参考文献:

[1]范宇竹.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教学论坛,2013.

[2]周耀明.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调研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

[3]冯勇.就业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教育管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

[4]鹿善孝.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责任编辑:贺春健

G712

A

1671-6531(2017)10-0060-02

张任鹏/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吉林长春130062)。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用人单位毕业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