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遗传病的教学改革与团队建设初探*
2017-03-30张思瑾徐晓恒
张思瑾,张 磊,潘 薇,徐晓恒
儿科学遗传病的教学改革与团队建设初探*
张思瑾,张 磊,潘 薇,徐晓恒
在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儿科具有独立性强、抽象难懂、学生感性认识少的特点,导致部分医学院校的儿科学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病种少,教学方式简单,学生兴趣差等诸多问题。本文以本教研室的儿科遗传学教学组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代表性病种和关联知识,教学团队进行有效分工协作,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相关疾病的认知和兴趣的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完善教学团队探索。
儿科;遗传性疾病;教学方法;教学团队
一、儿科学遗传性疾病教学亟待改革
儿科遗传学是临床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因为绝大部分的遗传病出现症状是在儿童期,其致残率高、家族再发危险性大。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此类疾病的诊断率已大大提高。早期识别,尽早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患儿的致残率,对患儿、家庭乃至社会非常有益。由于遗传性疾病相对少见,部分医院的儿科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不足,常常导致漏诊。遗传性疾病与现代检测技术和治疗技术的结合非常密切,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日新月异,需要医生不断学习掌握。因此,提高临床医生和在校医学生对于儿科遗传性疾病的认知,掌握最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对于提高儿科遗传学疾病的诊治水平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儿科常被称为“小儿科”,与成人的内科相比,儿科学似乎只是成人内科学的缩版,容易被轻视;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而儿科的遗传性疾病部分,在本科教学中仅有2-3个学时,实习约为20学时,由于其发病率低、课时少、内容复杂、学生理解难度大而备受忽略。因此,如何在医学本科教育中提高医学生对儿科学的学习兴趣,重视和掌握儿科遗传性疾病对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教研室以儿科学中的遗传性疾病为切入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组织不同层次的教师和护理人员组成教学团队,探索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此类疾病,提高其对整体儿科学的认知和掌握。
二、儿科学遗传性疾病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
1.优选遗传病种教学。五年制医学本科教学大纲设定遗传性疾病的讲解内容为21-三体综合征和苯丙酮尿症,二者为具有代表性和高发病率的染色体病和单基因病。近年来,遗传性疾病的数量和分类有了很大的变化,两种疾病的学习,难以全面概括遗传性疾病。所以结合我科已经收治病人的病例和影像学资料,总计占用5-10分钟简单讲述了染色体病-16号染色体微缺失、单基因遗传病-多种羧化酶缺乏病、多基因遗传病-先天免疫缺陷病,目的是丰富知识构架,突出遗传性疾病的共性,引导学生兴趣,建议其自行阅读相关的文献和教材,使他们对遗传性疾病有全面认识。在实习过程中,会强化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具体治疗方法,呼应理论教学。
2.增加遗传学基础知识。以往儿科遗传性疾病的讲授重点在于临床表现和诊断,学生学习遗传学是在大一,时隔3年,遗传学科知识有了巨大更新,包括当下迅猛发展的基因检测技术、染色体分析技术和干细胞移植技术,而基础医学的遗传学与临床遗传学又有对应用强化程度的不同。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复习相关的遗传学基础外,重点强化基因检测、染色体分析、遗传咨询和人文关怀等内容,缩减了部分讲授内容,代之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以作业的形式完成学习。例如,在降解苯丙酮尿症时,教师会讲述发病机制,由学生以作业的形式推导出苯丙酮尿症的患儿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
(二)丰富教学模式
儿科学传统的理论大课教法单一,有些病和大内科常有重复,学生觉得枯燥无味;[1]遗传性疾病种类繁多,表现不一,涉及多个系统,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遗传性疾病仅有2个学时,仅要求介绍染色体病21-三体综合征和苯丙酮尿症,易使学生误认为此类病少,不重要,也建立不起来对疾病总的框架。因此理论教学流程是,从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始,继之介绍遗传性疾病的概况,使学生对此类疾病有了总的了解,然后结合机制讲授临床表现,提出问题,让他们回答基因检测技术、质谱分析技术对此类疾病的意义,最后示范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治疗作用,以及未来的展望。在21-三体综合征和苯丙酮尿症的讲授过程中,从病例入手,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介绍诊断治疗思路,让他们自己总结此类疾病的共性所在,课后提供遗传病相关网站和专业数据库给学生参考。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提升了兴趣,开阔了视野,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他们在大课后按照布置的思考题,以作业的形式上交,教师要综合评价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
在实习期间,由教授辅助,讲师、主管护师承担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模拟实践操作。遗传性疾病病人大部分在门诊随诊,学生在实习中见到的机会不多,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将留存的大量病历资料和影像资料制作成课件,供讨论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和模拟教学时使用;整理出染色体病21-三体综合征、16号染色体微缺失、22号染色体微缺失教学资料课件和单基因病苯丙酮尿症、多种羧化酶缺乏、甲基丙二酸血症、先天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吞噬细胞缺陷病、X连锁无丙球血症等教学课件;先后编辑了“吃米粉的婴儿”“我儿子的血小板怎么一直少”等问题式教学的脚本,供实习中应用。充分利用我院的技能培训中心的腰穿和骨穿操作,观摩实际操作。护理人员引导学生参加针对遗传病患儿进行的健康宣教。出于隐私考虑,这类孩子及家长不容易接触。护理人员要为学生介绍不同患儿不同的心理特点和护理特点、特食孩子喂养注意事项、与家长沟通时注意方式等,引导学生更多的人文关爱。在实习教学中,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实习课后教师要对其参与状况进行点评。
(三)合理配置师资
本着理念相同、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学团队成员包括教授、讲师。很多患儿涉及饮食,心理及护理问题较多,所以成员中还有主管护师。
按照职称和教学经验的不同,每个教师都有各自的分工和重点任务。教授主讲理论课并负责总体安排设计、问题式教学的问题设计、讨论式教学病例选择。理论课在有限的学时里,按教学大纲要求加强遗传性疾病共同特点的讲述,对检测和治疗技术的应用作简述,为下一步教学作铺垫,提升学生的兴趣。讲师负责部分理论课和临床实习,主导讨论式教学、实践操作和问题式教学,着重相关拓展知识的介绍。主管护师负责实习中介绍护理和相关人文知识。
教学团队成员每学期至少进行2次全体教学准备会,开学共同备课,共同学习、具体分工协作,期末总结经验,提出问题,另外不定期召开碰头会修正教学方法。鼓励教师互相学习、外出进修开拓视野,提高对遗传性疾病的诊治水平及教学讲授水平。另外,组内不定期组织大家学习新进展,请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师和基础医学院的教师做专题报告,如“二代测序的原理及应用”“染色体芯片技术在遗传性疾病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在应用于代谢性疾病的优点和弊端”等。
三、儿科学遗传性疾病教学团队建设
良好的教学团队是先进教学理念的开拓者和执行者,所以,应对教学团队进行修整。
首先,一个整体的教学队伍需要基于共同的兴趣和志向,团队成员须拥有共同的认真的态度和对教学重要性的认同。[2]鉴于目前的教学工作要求,年轻教师上理论大课的机会少,带学生实习时又由于临床工作的忙碌而受限,参与教学和教改需要另外花费大量的业余时间,所以兴趣和志向相投是团队建设的基本保证。遗传病在儿科临床中没有单独的科室,没有专职的医生,参与遗传学教学的教师必须喜欢并关注遗传性疾病,具有相应的遗传学基础,能够紧跟近年来遗传学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同时乐于参与教学,并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投身教学改革实践。因此,教学团队在建立之初即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参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积累教学经验,教学相长,以教促学,吸收喜爱并且愿意参与教学工作的人员加入。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并且将这些教学实践在教师内部交流,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将这些珍贵的教学资料建档保存,成为教学团队的参考资料,为团队的成长和提高奠定基础。为了使儿科遗传病的教学工作变得更加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认知度及临床思维能力,教学组以教学改革为契机,整理出相关疾病病历资料和影像资料的课件,编辑问题教学的脚本,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每位教师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在随堂的小测试中考查学生对于讲授内容的理解,要求他们出建议。从获得的反馈信息看,学生的自主思考程度有明显提高,建议中有1/3提到希望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也能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而这些反馈意见进一步激励了教学组成员的教学热情,使得大家积极参与,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年轻医生的教学和临床思维也都有了进步。
此外,护理人员对遗传病的相关拓展知识比较欠缺,但他们接触患儿及家长更多,治疗理念的贯彻和人文关怀最为直接,他们有很好的基础,又乐于学习和参与,所以我们挑选符合条件的护理人员参与本科生的实习教学,丰富了本科生教学内容,又能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积极性。参考文献:
[1]丁宗一.儿科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3).
[2]杨瑞青,肖镇,刘艳阳等.内科学教学团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4).
责任编辑:何 言
R193.8
A
1671-6531(2017)10-0057-03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教学改革项目(B2014B130);吉林大学本科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XYB123)
张思瑾/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吉林长春130041);张磊/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三科副主任医师,博士(吉林长春130031);潘薇/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硕士(吉林长春130041);徐晓恒/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博士(吉林长春13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