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象浅谈
2017-03-30林炳均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语文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少数语文教师在运用新课标时,没有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出现了过分张扬人文性、过分强调多元化解读、过早超越教材的现象,值得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标运用;观念更新;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语文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教学观念得以更新,学生学习方式得以转变,学业评价体系趋于合理,小组讨论、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模式构建起来,与语文课程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广泛整合并综合运用,动态的生成性的语文教学已见端倪,一个万紫千红的语文教学的春天已经来临。但是,由于地域的限制,知识视野的差异,广大教师在新课标运用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思维偏差,出现了偏离课标方向的教学现象,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加以关注并深刻反思。
一、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是现象之一
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强调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也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而在新课标运用过程中,不少老师淡化了语文的工具性,过分张扬了语文的人文性。大家都知道,工具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拿字词教学来说,字词的积累与理解直接影响到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直接影响到语言的积累与表达,直接影响到语文能力的形成。而许多公开课却不抓这一重要环节,而是让学生走马观花地阅读一遍课文之后,就进入了合作探究阶段。好像谁抓字词教学,谁就是在走课改前的老路,谁就不是在运用新课标进行教学。而且这种风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样的公开课又常常被评为优质课,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改的一大悲哀。
人们常说:“夯实基础,吃透教材。”扫除阅读中的字词障碍是吃透教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了这个基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了这个基础,语文教学就成了空中楼阁水中月亮,所以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兼顾,统一筹划,既能夯实基础知识,又能提升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切实落实新课标倡导的目标:“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过分强调解读的多元化是现象之二
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些观点在于倡导阅读的多元化个性化,打破了过去一味盲从教参、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僵化局面。多元化解读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培养了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能力,也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为生本交流、生生对话、师生沟通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维多样化对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中学生知识视野、性格兴趣、人生阅历、阅读目的等方方面面的差异,往往只顾个人阅读独特感悟,而偏离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本的价值取向,再加上个别教师过去强调多元化解读,一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创新,从而误导了学生的思维,误用了新课标的理念。例如有位老师在执教鲁迅的小说《故乡》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你对闰土有何看法?”有位同学举手发言:“鲁迅笔下的闰土是一个违法者,少年时瓜地刺猹雪地捕鸟,违反了《动物保护法》,中年时生养了五个孩子,违反了《计划生育条例》。”解读之后,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而老师对他的创新意识却给以鼓励。
老师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即使学生的感悟再独特。因为偏离了阅读理解的正确方向,所以应该及时纠正并正确引导。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多元化解读是有界限的。这就好像放风筝,无论风筝飞得再高、再远,却不能脱离手中的那根红线。学生的个性思维是空中飞翔的风筝,文章的价值取向则是手中的那根红线。如果红线没有了或者断了,空中的风筝就不能飞翔了。那么怎样的解读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呢?现举一例大家便知。有位老师执教《两小儿辩日》,在带领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之后,让学生谈谈故事给人的启发。学生甲说:“这个故事说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学生乙说:“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是做人要诚实。圣人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他就是一个诚实的人。我要向他学习。”学生丙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就不同。我们要学会多角度看待事物。”学生丁说:“两个孩子都能独立思考,说话有理有据,值得大家学习。”这四位同学对课文的多元解读是合理的。虽然答案各异,但他们都紧扣文章内容,很好地把握了文章主旨,恰当地体会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并通过与文本对话交流,受到了心灵的洗礼。这种解读真正做到了既尊重文本,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对“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无疑起到了润物无声的催化作用。
三、过早地超越文本教材是现象之三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是一个例子。”既然是一个例子,就具有典型性。无论是篇章结构、主旨表达,还是语言特色、情感抒发,都值得每一位师生深钻细研,反复推敲,仔细揣摩,从而吃透教材,方可超越教材。
而实际中的语文教学并非全部如此。不少课堂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咀嚼体味,过早地补充其他语言材料,海阔天空地夸夸其谈,还自以为这样做能使课堂更加活跃更加开放,其实是舍本逐末,极不可取的。
现在人们常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里涉及立足教材与超越教材的关系问题。超越教材的过程应该是认真地钻研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更好地理解教材的过程。老师在教学中充分补充语言材料,师生相时而动,准确地把握学生对文本的认知程度,这样就水到渠成地解决了问题。相反,如果过早地超越教材,学生对课文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到头来只能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
参考文献
[1]屈雅洁.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J].电子制作,2014(15).
作者简介:林炳均,1965年生,大專学历,广东雷州人,任教于广东省雷州市第三中学,中学一级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高效教学研究。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