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的探究

2017-03-30陈莹

课外语文·下 2017年2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笔者中职

陈莹

【摘要】中职语文课堂现状不容乐观,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面临诸多的尴尬和困惑。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缺乏学习兴趣。本文列举小实验引发学生思考;通过竞争和加分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教学方法;突破常规教学设计等四个案例来阐述笔者对于中职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的探究,并引发思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传统教学,巴西教育家保罗·佛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一文中曾指出:“这种教育是一种‘储蓄行为,学生就像是银行里开的‘户头,教师则是‘储户。教师进行讲授,进行存款,而学生则被动地听讲、接受、记忆、重述,进行储存。师生之间以这种‘你储我存取代了相互的‘交流──学生‘户头里的‘存款越多,他们发展批判意识就越少,而这种批判意识可以使他们作为世界的改革者介入于这个世界。”中职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确实会面临诸多的困惑与尴尬。中职学生学习提不起劲,上课聊天、睡觉现象比比皆是,经常会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笔者思来想去,主要还是传统授课模式下,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缺乏学习兴趣;再加上学习动机不足,学习习惯差等原因。为此,笔者觉得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忙”起来,让他们有事可做,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为了让学生“活”起来,笔者不断学习教学理论,反复探索教学实践,摸索出以下几点:

一、小实验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上《那一年,面包飘香》的时候,李家同老师,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不要学坏,学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安身立命”的道理。在课堂拓展部分,笔者提问学生:“面对竞争、优胜劣汰的社会,同学们该如何应对呢?”当学生提到要相信“人人都能成功”的时候,笔者做了如下一个小实验:

道具:一个空玻璃杯,一盒回形针,一瓶矿泉水。

步骤:

1.笔者先当着学生的面,把玻璃杯用矿泉水装满,再请一位同学站在旁边监督检查,杯子里是不是已经满盛了矿泉水了。

2.在得到那位同学的肯定答复后,笔者提问:在一个满盛水的杯子里,老师还能放进多少个回形针?

3.“3个”“10个”“一个也放不进”……同学们回答得非常热烈,甚至一些平时都趴在桌子上的同学也在积极参与着,看着同学们个个热烈、活跃的场景,笔者心中暗暗窃喜。

4.在同学的见证下,笔者先是一个一个把回形针放进水杯里,后是十个十个把回形针放到水杯里,在放了200个的时候,笔者望着同学们惊讶的眼神,提问:“已经放了200个了,老师就不接着放进去了,请同学们思考,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

5.同学们在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不正是笔者想要的活跃的课堂氛围吗?

通过这个小实验,笔者也相信同学们的内心是震撼的,很多原来“想当然”的事情,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人有无限潜力,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通过竞争和加分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讲解课后练习的时候,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又开始心不在焉了,怎么办?笔者突然想到语文成绩的总评里有个平时成绩的,别看這些学生,平时学习不用功,对分数却还挺在乎,所以笔者打算利用他们的这个“弱点”。

笔者跟学生说:“今天我们来刺激点的”。

一听说刺激,班级里马上安静下来了,几个耷拉的脑袋也马上立起来了。

“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共分为4个小组。在讲解练习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举手抢答,这一课学题结束为限,哪组同学抢答答对最多,平时成绩每人加2分,记住,这个是实实在在不打折的2分。”

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已经低头在看习题了。

“第一题,谁来?要求举手的同学上黑板把每个加点字都标注拼音。举手!”

只见下面陆陆续续举起了手,既然是抢答,笔者找了那个举手最快的同学。

一堂课下来,有答对的同学,也有答错的同学。答错了,自然其他同学就有机会重新答题。学生在比较纠错中学习,一节课结束,笔者意外发现竟比平时经常要管理纪律的课堂轻松不少。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上《再别康桥》的时候,也碰巧了,笔者所教的班级中有个美术班。这节课笔者是这么设计:

1.笔者让学生在欣赏完诗作后,根据《再别康桥》里的景物,绘制一幅“再别康桥”图。在教室巡视的时候,笔者发现同学画得都挺认真,像班级的“皮大王”李思,这个学生平时课堂不认真,在美术上却有点小特长,这次能一展他的才能了,在那里画得可起劲着。“软泥上的青荇,康河的柔波”……笔者还适时提醒同学,不要忘记了诗作中的人物。

2.在学生画完“再别康桥”的线稿后,接下来笔者就要求学生对画作进行着色。当然是要在诗歌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诗作中景物的颜色以及作者的感情色彩来对画作上色。

3.前期绘画、着色的工作大约耗时30分钟左右。30分钟后,同学们的“再别康桥”一幅幅都完工了,看着同学手中一幅幅精心绘制的图画,笔者心中很是欣慰:这个班级的学生每节课都能这么认真就好了。

4.经过学生的评议,笔者选择了3幅优秀的画作,贴在黑板上进行分析。笔者提问:“这3幅画作,同学们说好,究竟好在哪里?”

“画得好!”

“最接近诗作,画到了诗作中大多数的景物,云彩,青荇,康河……”

“颜色不错,都是徐志摩笔下的颜色。

“人物不错,画了徐志摩离开康桥,转身回头那一瞬间,表现了对康桥的无限眷恋……”

“……”

同学们七嘴八舌着,在对画作品评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诗作的景物和感情的领悟。

设计《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在赏析完词作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词作描写和“周瑜与苏轼比较表”,绘画“周瑜”和“苏轼”的形象。要求表现人物的风貌,衣着要有时代特色。笔者要求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深入理解词作描写,广泛查阅人物时代背景,然后再进行创作,一天后上交作业。

作业批阅时,笔者发现同学们都完成得不错,能够对三国和北宋的人物服饰、发型、配饰,对周瑜和苏轼在词作中的年龄、风貌,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和把握。

四、突破常规教学设计

笔者曾经在宁波听过一堂颇有启发性的课。某老师讲授的是《窗前的树》一课。当时某老师并没有按照常态来设计教学,一般的课程设计都是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窗前的树”在四季的变化依次讲解。某老师突破常规,重新规划了教学设计,把对树的描写转换成了:在春夏秋冬四季,“窗前的树”与“我”“无声对话”的形式,要求学生根据文意写作对话内容。全班分成4个小组,每小组分别构思其中一个季节的对话,并将构思好的对话写在卡纸上,完成后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由本小组代表倾情演绎对白。

比如春天部分,学生对话设计如下:

在春天,“我”凝望着“窗前的树”,“窗前的树”也凝望着“我”,“我”和“树”有着千言万语。

“我”问道:洋槐,为什么别的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你却才爆发出米粒大的嫩芽?

洋槐说:我晚发芽,是因为我沉稳。

“我”说道:我喜欢你葡萄似的花苞,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我喜欢闻你的芬芳,那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我每一个

清晨。

洋槐说:我的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

……

“我”说道:你的花朵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我的心也香了。

看完学生写作的对白,笔者觉得很訝异,我们的学生竟然能灵活运用如此优美的语言,而且完成得这么出色。各组学生代表分别演绎“我”和“窗前的树”的对话,并实行组间互评。在品评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么一堂别出心裁的课,把学生从原本枯燥的课堂中拉了出来,将“我”和“窗前的树”设计成朋友的角色。朋友之间的对话设计,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对话的设计中完成课文教学。

其实,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活”起来、“忙”起来的方法有很多,也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和积累。比如教学《鸿门宴》,可以让学生把“鸿门宴”改编成课本剧,学生分别饰演剧中的角色来演绎故事情节;比如《绝品》,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故事的形式,由一位富有表现力的同学来向全班讲述;比如《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学设计中可以安排让学生讲述自己听到过或者看到过的相互对比的事例,来佐证苏力教授的观点。当然,教师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材料和交流互动。

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了,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一聊二睡的状态,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黄志成,王俊.佛莱雷的“对话式教学”[J].教师博览,2001(10).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笔者中职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雨巷》与《再别康桥》比较阅读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