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2017-03-30耿丹
耿丹
【摘 要】伴随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题,那么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只有学生在充分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
所以本文详细阐述了初中数学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主动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54-01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教学活动的目标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当代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更加关注学生科学学习观的建立。学生主动提问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会了主动提问,其对于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索能力会大大提高。在当代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与自己进行充分的互动,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利用教学活动对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分析,是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为题,对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方法。
1.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生主动提问的现状分析
提间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通过平时的调查了解发现,学生的提间能力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主要原因就是不敢间、不会间、不想间、役时间间。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喜欢问问题的学生非常少,不经常提问或者从来不提问的学生非常多,为此,学校和家长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纠正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说出来,通过教师或者学生的帮助解决问题,让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显著提高。
很多初中生不愿学习数学,他们认为数学非常难,而且自己即使非常努力了,也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慢慢地就会对数学越来越没有兴趣,即便教师教的再好,也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另外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回答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他们不会想到自已
可以提出问题,这种思想慢慢的形成习惯,学生就丧失了提出问题的能力,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没有提问的这种想法,即使有不会的间题,也不会去问间,他们认为这是不对的,别的同学都不做.那我也不能做,而且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时间久了,学生也根本不知道如何提问。
2.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措施分析
2.1對提问的教学情境进行积极的构建
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认真的引领学生将所发现的信息进行归类,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新的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这一过程就已经调动了学生的思维,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积极地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2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积极评价,让学生开始喜欢提问
大多数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低年级的课堂往往比高年级的课堂生动活泼、富有朝气。低年级的学生总有提不完的问题,而越到高年级,学生的问题就越少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待学生提问的态度有关。当学生提问不当而受到老师的讥讽时,学生就会关闭自己的心扉,不愿在课堂上发言或提出问题。如果老师注意不到这一点,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就会渐渐丧失,学生就会变得不爱思考也不会思考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一是在学生应答或提出较高质量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二是在学生应答或提问不够正确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不能一概否定,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一想,从另一个角度去称赞学生,使之觉得虽然自己提得不够正确,但也引起了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证明自己提出的问题还是有价值的。由此,他以后就一定会更加慎密地思考,通过精心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但是,在评价学生时,教师的感情一定要真挚,语言要得体、丰富多彩,既要恰当指出学生的不足或错误,又要让学生体面地坐下,切忌表面化、程式化的评价。
2.3制造相对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未知的知识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在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很少给学生提供自主提问的机会。有时教师会允许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提问但提出的问题也都是较为浅显的。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师生关系不平等以及教学氛围不合理等都是重要原因。
许多教师将自己视为教学活动的控制者强调知识的传授重视严肃的课堂氛围。要对学生主动提问能力进行培养,当代初中数学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掌会利用平等的身份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主体性赴学生放松身心地进行数学学习。
比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就平行线的性质问题进行思考赴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4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让学生“想问 ”
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可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教室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求知欲强,并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能知道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有广泛的应用。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能力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为目标。这种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要仅仅限制于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而应该拓宽到实际生活中的范畴,数学是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仅限于学科的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整个学习环节中都应贯穿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邵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准实验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5(03)
[2]马作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探究[J].中华少年.2016(25)
[3]周敏.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