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之点滴

2017-03-30林辉勇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数学教学

林辉勇

【摘要】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数学;新课标理念;教学

一、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引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

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时,先出示学生的照片和校园平面图,让学生同实际事物进行对比.熟悉的生活现象,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分析、对比、讨论,学生认识到实际事物与图片的形状是相同的,而大小不同,并且它们的大小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照片和平面图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成的,从而理解了比例尺的内涵.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我从自行车、汽车的车轮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而偏要做成圆形的来导入,学生被熟悉的现象所吸引,为找寻答案,他们动手进行了实验,自学了内容,很快找到了理论依据,掌握了圆的特征.此时,我没有就此罢休,继续让他們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做成了圆形,联系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再次联系起来.

二、加强自身体验,突破教学难点,内化知识

一节课,无论教科书写得多么清晰,教师讲得多么明白、透彻,要理解教学内容,最终还得靠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悟、体验才能完成.

在学习“相遇问题”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两地”“相向而行”“相遇”等概念,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站成两排,要求他们按照教师指令实际走一走,学生在走走停停中很快理解了这些概念,再回到课堂上讲解“相遇问题”时,就迎刃而解了.“体积”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准备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在杯里倒入相等体积的水,一只杯子里放入一把铁锁,另一只杯子里放入一个螺丝帽,让他们观察水平面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领悟到水平面升高是因为物体挤占了一部分空间,铁锁占据空间大,水平面就上升得高,螺丝帽占据空间小,水面就上升得少,从而懂得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叫物体体积.这种实验的方法比教师简单叙述和学生机械背诵效果要好得多.

此外,我还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计算家里的水电费、存款利息、装修所需地板砖的块数等等.总之,凡有适宜的内容,我都尽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生也感觉学起来轻松、实在、有趣.如此教学,可建立起学生的大众数学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益于学生内化知识.

三、坚持语言表达,促进思维发展,锻炼智力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会做”,还要关注学生是否“会说”.

在体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通过观察等式0.1=0.10=0.100,让学生讨论:“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再从右往左看,小数又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什么规律?”“怎样概括这一规律?”等等.这样,给学生提供表达思想的机会,也只有让他们去表达,才能暴露思维过程中的缺陷.此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因势利导,给予点拨,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切忌剥夺不善表达的学生发言的权利,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口.

四、进行多元评价,树立学生自信,激发情感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好学生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圆柱的特征.生1说:“圆柱是由三个面组成的图形.”我当即赞扬他观察能力强.生2通过与同桌比较圆柱的高矮,发现了圆柱的高,我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的发现真伟大.”生3想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验证上下底面相等的方法,我称赞他思维灵活,想法独特.当生4用手比画着提出“上下是两个相等的圆,四周一样粗的倾斜图形(指的是斜圆柱)是不是圆柱”的疑问时,我激动得握住他的手说:“你提的这个问题我都没有想到呢!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生5概括圆柱的高的定义时,出现了错误,脸羞得通红,我当即说:“虽然你答错了,但你敢于发言,敢于表达自己思想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五、总 结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内化过程,需受教育者主动完成.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一节课,无论教科书写得多么清晰,教师讲得多么明白、透彻,要理解教学内容,最终还得靠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悟、体验才能完成.凡有适宜的内容,都尽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如此教学,可建立起学生的大众数学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益于学生内化知识.教师要满怀爱心,用多维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学生,用爱的评价来唤醒学生的爱.通过对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情感和创造力等的评价,激励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新课标理念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