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微课教学优化初中数学课堂

2017-03-30杨建浩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教学质量初中数学

杨建浩

【摘要】随着素质化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发生较大转变,教师开始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逐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微课教学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即教师通过提前制作教学微视频并要求学生观看,不仅能够有效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还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数学课堂仍存在多种问题,因此,教师应加大对微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以视频为基础,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复习旧知识,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通过微课教学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模式

数学一直是部分学生的学习难点,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为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应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微课是现代化教育不断发展的成果,是指教师根据学生个性特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情况,以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互联网为基础[1],设计专门的微课视频并将其传至学习平台,要求学生提前观看,了解知识的由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再针对学生对视频知识的疑难点进行详细讲解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领域,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一、运用微课优化数学概念教学,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数学概念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的前提,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数学概念,不利于学生的灵活运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适当加入微课设计,通过制作视频的方式,以图片、动图吸引学生,使得学生明白概念的来龙去脉[2],可以更好地运用在解题过程中.如,在学习“有理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有理数”的微课视频,首先,收集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司机开车前进100米、司机倒车100米、收入700元、支出500元、气温6 ℃、气温零下6 ℃等,通过声音与图片的方式,展现出不同的对量.其次,在展现出生活实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1)视频中展现的数量有什么共同特点?(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需要包含哪些要素?引导学生找出“前进与后退”“收入与支出”“上升与下降”这些变量的共同点.最后,教师应在微视频的最后给出有关“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整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将生活化的数学上升到抽象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通过微视频阐述数学概念,会极大程度上提升概念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掌握概念的重难点,进而能够更好地形成学生数学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微课解释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应关注到学生的理解情况,特别是在选择生活化教学案例时,教师须全面考虑学生兴趣爱好、课堂任务等因素,使得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降低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学习的排斥感,同时,在正式授课前,教师也可重新为学生播放概念微视频,将课堂导入与课前预习有机统一,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能够主动联想起教学微视频,更好地将概念运用到解题过程.

二、运用微课展现典型数学例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应加入针对性例题讲解,引导学生在例题讲解过程中理解知識由来.将微课设计应用在典型例题的展现过程中,主要为突出例题的难点与重点,因此,在制作视频时,教师应特别标出讲解重点,使得学生能够自主钻研数学知识领域,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设计,先让学生回顾一元二次方程、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其次,引入典型例题:

例 如图所示,某隧道口的横截面是抛物线形,已知路宽AB为6 m,最高点离地面的距离OC为5 m,以最高点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轴,1 m为数轴的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1)以这一部分抛物线为图像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有一辆宽2.8 m,高1 m的农用货车(货物最高处与地面AB的距离)能否通过此隧道?

解析 二次函数对于学生而言,其难度较大,特别是二次函数的应用题,学生看到冗长的文字很容易出现排斥心理,基于此,教师可通过微课解析方式,将应用题展现在微视频中.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y=ax2融入典型例题,通过视频引导学生得出点(3,-5),最后,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针对(2)问,教师可以在视频中先用动图向学生阐述题意,指导学生求出车过隧道所需的高度.

在典型例题的展现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典型例题应包含基础知识和实用知识,根据学生所熟悉的内容,选择恰当的例题,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运用微课开展数学复习指导,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运用微课开展数学复习活动,需要教师选择恰当的习题,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数学解题能力[3].选择习题时,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个性特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整体知识运用能力.如,教师在教授完“概率”的知识后,可运用微课开展复习指导,教师可在微视频中布置三个不同难度的复习题:(1)一般难度:从四个篮球选手中选两个人代表学校出去比赛,在比赛前采用每两个人都对决的选拔赛,则选拔赛共要举行的场数为( ).(2)能力题:将一枚硬币均匀投掷四次,则四次中恰好出现两次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3)提升题:将一枚硬币连掷三次,x表示三次中出现正面的次数,y表示三次中出现正面次数与出现反面次数之差的绝对值,求:① (x,y)的联合概率分布;② P{y>x}.在展现此类题目时,教师可利用声音、图片的方式,丰富微视频的内容,以挑战关卡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复习过程中.

在选择数学题目时,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学生不同情况,确定习题难度.教师可在微视频中加入对应的鼓励话语,以带领学生主动完成教学任务,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须选择恰当的时间与学生共同探讨复习题,根据学生的疑难点,及时帮助学生解答难题,充分发挥微课设计的作用,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四、运用微课落实数学教学评价,增加师生良好互动

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但部分教师为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通常会忽略这一环节,在素质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可通过微课设计落实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以增加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科学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保障课堂整体教学质量.如,教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通过微视频,布置对应的数学课后实践任务,以落实教学评价.首先,让学生主动在家观看有关“轴对称”的实践任务: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设计班级logo;其次,将学生划分为平均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完成实践任务;最后,教师汇总学生学习成果,并鼓励学生大胆与其他学生分享.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及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借助DV等现代化设备,拍摄学生完成任务的微视频,并上传至学习平台,以供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微课设计的作用.在评价学习效果时,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针对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应更具耐心,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监督学生观看微视频,确保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针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适当提升对学生的要求,关注学生参与过程的情况,以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微课视频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多与学生交流,建立健全微课学习平台,及时更新学习平台的资料,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要求,选择需要的学习资料,进而提升数学學习的效率与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化教育不断普及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开始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中仍存在诸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手段单一等多种问题,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数学学习的有效性.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微课,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现新知,丰富学生课堂导入环节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微课以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基础,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教师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学生个性特征等多种因素,将微课融入教学过程中,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韦程东,刘广会,李进立,等.基于微课的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4):105-108.

[2]邵为爽,李晓红.建构主义观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科技通报,2016,32(9):247-250.

[3]郭梦婷,何斌.基于“微课导学”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设计——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9):85-88.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教学质量初中数学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微课堂,大世界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