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
2017-03-30钱花美
钱花美
[摘 要]按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中学生的必读篇目,其他的古代小说也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典范。但由于时代差距和文字障碍的影响,学生对这些古典小说的阅读兴趣并不高。如何激发中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以《范进中举》为例,分别从介绍时代背景、运用对比手法、分析具体场景、观看影视等四个方面入手,探究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激发;古典小说;阅读兴趣
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学生的必读书目,其他的古代小说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典范。这些小说虽然都是以当时的白话文写成,但是由于时代的原因,现在的学生读起来仍然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大部分学生因为语言的障碍很难产生阅读的兴趣。如果老师能利用课文节选部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可以起到以点代面的作用。例如《范进中举》节选自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成书于清代,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属于半文半白的文章,阅读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刚接触这篇文章,学生的兴趣不大。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愉快学习的过程中领悟文章深刻的主题就成了值得老师探讨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
介绍背景知识激趣。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向学生介绍了有关科举考试的一些知识,并画出了科举取士的示意图:童生(童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试)→进士。殿试录取又分为三甲:一甲,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因为经常看历史剧的关系,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又介绍了与节选文字相关的小说内容:“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看到花白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连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因为同病相怜,所以他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中了第七名举人。本文所讲的就是有关他中举前后的事。这些背景知识初步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分析对比手法激趣。对比手法是古典小说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小说作者往往通过对比,使人物的优点更优,缺点更缺。如《范进中举》作者就是通过同一人物前后矛盾的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对比来刻画人物形象,取得讽刺的效果。这一写作手法在刻画胡屠户这一人物时特别成功。我采用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时,把握这一人物的性格:
通过对比,学生发现胡屠户这个人非常可笑,在笑过之余,对胡屠户欺贫爱富、庸俗自私、趋炎附势的市侩嘴脸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分析胡屠户这个人物,学生也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了解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三、分析典型场景激趣。古典小说往往看重场景的描写,场景的活灵活现,让读者如同走进文本,像亲眼目见一样。《范进中举》第五段写范进中举发疯的场面写得十分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对该场面描写进行深入分析。学生通过阅读,会发现作者描写范进发疯非常有层次:第一层写昏厥。“看”“念”“拍”“笑”写范进因中举而喜极的动作,用“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噫”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好了”写出了范进的潜意识,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就会滚滚而来,自然是好了。第二层写疯跑。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第三层写跌倒。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踹在泥塘里的丑态,“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第四层写疯走集上。“拍着手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了范进的疯态。我在引导学生赏析文字的基础上,还请有表演天赋的同学上台表演。精彩的表演把台下的学生逗得哈哈大笑。总之,通过欣赏这一段,学生明白了,作者通过对范进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详细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喜极而疯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
四、欣赏电影片断激趣。很多古典名著现在都拍成了影视,学生在阅读整本名著之前或者在学习选文之后,可以让学生先观看某些片断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学习了《范进中举》之后,我播放了电影《范进中举》中的几个重要片断,并要求学生将电影情节和课文进行比较,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一个片断是范进进学回家之后,胡屠户拿着一副猪大肠和一瓶酒来贺他,吃饭时把范进教训了一顿,酒足饭饱过后,他“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活画了胡屠户在中举前的女婿面前不可一世、骄傲蛮横的姿态。第二个片断是范进参加乡试回家,家里无米下锅,老娘饿得两眼发花,让范进抱着一只鸡到集上去卖。范进在集上走来走去就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还不断地被其他小贩撵来撵去。最后他只好找了一个偏僻的角落蹲下,连吆喝也不敢大声,鸡最后自然是没有卖出去。这个场景其实是暗示我们,范进如果不能中举,根本没有谋生能力。第三个片断是范进中举后发疯的场面,范进在前面疯跑,不辨东西南北,一跤跌进水塘后成了一只“落汤鸡”,后面跟着一群起哄的孩子。第四个片断是胡屠户一个巴掌治好了范进的疯病,当着众人的面把女婿好好夸了一番,然后低着头跟在范进后面,替范进“扯”了几十回衣服。最后一个片断是张乡绅来和范進攀交情,给他送房送银,范进应酬自如。送走张乡绅之后,范进给了胡屠户一锭银子,胡屠户假意推让一番,然后揣着银子笑眯眯地出了门。播放电影时,学生看得十分投入,演员们栩栩如生地表演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部分学生认识到电影将文本中的某些情节作了夸张的处理,其目的是使主题更突出。通过比较,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造成了两种人:一种是不能进学的,因为受“四书五经”的毒害,最后“百无一用”,成了社会的废人;另一种是中了举爬上去的人,他们一旦高中,富贵荣华就会随之而来,成为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这就是当时读书人那么热衷功名的根本原因。同时,通过胡屠户等人对范进前倨后恭的态度变化,也说明封建科举的流毒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造成了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当然,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策略很多,以上的激趣方法,只不过是笔者的一些小小尝试。但无论如何,调动学生阅读古代名著经典的积极性是教师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以对名著的节选部分的学习为例,引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实在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可供同行们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