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语境中的网络社会善治研究

2017-03-30王凤双黄巍郑婷

经济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网络社会善治和谐社会

王凤双+黄巍+郑婷

摘 要:和谐社会是稳定、善治和多元价值观的统一体,是生活境遇的进一步提升。而网络社会的兴起,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既带来了机遇,又增加了挑战。文章正确解读网络社会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利与弊,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和谐社会 网络社会 善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036-02

一、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涵解读

(一)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保证。社会的稳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强权和暴力统治下的稳定,这种稳定是暂时和形式上的。表面看似稳定,而引发社会动荡的能量随时可能爆发;另一种是由于社会管理公平公正,人民民主普遍发展,社会福利和保障增加了人民的安全感。既使人民对社会制度有所不满,也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利益的表达和诉求。人民群众心理上无需承担任何困惑和不满。而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纷繁复杂,要实现“政策稳”、“增长稳”、“物价稳”、“社会稳”,首先应当加强思想定力,去除两极化思维,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能稳中有进。经济数据研究表明:当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与幸福指数息息相关的是精神的满足。只要社会分配制度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尽量保证公平,每个人都可以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稳定和谐便是每个人的最终追求。

(二)善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善治理论与实践在20世纪90年代蓬勃兴起,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是国家与公民两者的最佳状态。政府的各项制度设计和安排都能被广泛接受和遵守,公民的权利和意见被广泛尊重。善治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善治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政府与公民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以一种合作的态度共同解决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尊重民意,体谅民心,任何人和社会主体在社会公共管理问题上都享有发言权。这种公共选择理论,既能提高决策效率,更有益于凝聚民心,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多元价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

和谐社会必然是多元而又互相接受、彼此尊重而又彰显个性的社会。价值观念来自于人们在长期价值活动中积淀而成的关于一类事物的价值信念、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的稳定的观念模式。正是由于现代社会实践的日益多样性和复杂性才促使多元价值观念生成。同时社会交往的普遍化和网络社会的信息化也为多元价值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条件。网络社会信息畅通无阻,信息传播的速度拓宽了价值观共享的渠道。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反映了人们主体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展示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成果。同时,价值多元也或多或少的对主流价值观造成一些冲击,给社会和谐发展增添了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主流价值观的强大影响力和凝聚力,并解决好价值多元问题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矛盾。在营造良好社会秩序的同时,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自我实现。

二、网络社会管理的现实境遇

(一)网络媒体时代信息共享,促进和谐社会形成

1.网络媒体提供了广阔的信息平台。传统的新闻信息、政策法规的传播主要依靠单方面的宣传向群众灌输,极大地限制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加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使人们获得了信息资源,在发信者与授信者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流与互动平台,人们对信息的整理和反馈意见很难表达出去,这就从整体上影响了人们的参与能力和对生活的选择。而网络时代的兴起,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便捷与普及,充分体现了网络信息平台的时效性和丰富性。人们可以随时从网络上获取各种相关信息资源,并且可以进行分析和反馈,从信息资源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和发布者,使信息平台从发布者上升为交流平台,这里发布了民生消息,汇集了民意心声,使政府和公众之间搭建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随时可以达到共享资源,共建和谐的目的。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2.网络社会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马克思说过:“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引起生活方式,以及人的价值取向的变化。网络社会的兴起,撼动了传统的工作方式和人们的交往方式,提升了工作效率,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此刻,网络技术成为我们创造生活的必备工具和手段,网络文化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和视野。发达的信息技术已经转化为生产力为我们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多彩。衣食足则人心齐,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同时,网络媒体的便捷和互联網沟通方式的多样化和快捷化,让远在天边的亲人触手可摸,让近在身边的朋友可以随时敞开心扉。当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同时得到关注并同步获得发展时,人的社会本质属性就会得以实现,此时人的全面发展和和谐社会的生成将成为一种必然。

3.网络媒体激发群众政治参与热情。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如果舆论导向是正确的,乃党和民众之福;如果舆论导向是错误的,乃党和民众之祸。而舆论是指大部分民众对于同一个问题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观点的集合体。这种舆论氛围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更多人的思想和行为。网络信息平台的发展,尤其是微信、微博等传播手段的普及,方便了人民获得新信息和交换信息,加速了政治舆论传播,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使人民群众不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可以参与政治监督和自我愿望的表达。当合理的利益诉求可以通过正常渠道表达,不仅满足了人民政治参与的需要,而且也加强了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与协调,积极有效地加速了正能量的传播和影响,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和保障。

(二)网络媒体社会肆意宣传,削弱和谐社会凝聚力

1.网络社会开放自由,意识形态面临挑战。网络时代,信息和文化交流的速度和容量,已经跨越了国际界限,赋予每个人充分的精神自由和行为选择。国际上的文化产品可谓泥沙俱下,尤其以美国为阵营的西方国家,打着“民主与自由”的幌子,堂而皇之地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占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正面临严峻挑战。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精神文化的主阵地,将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适时加强网络文化传播的管控工作。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追求。

2.宣传主体多元化,政府公信危机重重。哲学家休谟说过:“不是社会信用毁灭国家,就是国家毁灭社会信用”,这说明政府的公信力是政府善治的基本要求和保障。然而,通过网络平台曝光的许多事件都暴露了一些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当然这与地方政府处理问题过程中,存在着不公开、不透明和不规范的现象有关。但是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的更深层次原因是网络社会扁平化的社会结构,使政府垂直指挥的效力受到影响,同时一些非权利主体如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等可以抢夺信息资源,并对其自由传播和解读,从而形成了多个信息发布主体,并且这种来自于公众的信息解读角度更容易被民众接受,导致非权利主体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政府,对政府的公信力形成威胁。

3.监督管理滞后,信息安全失去保障。传统的舆论传播方式是由专门的新闻报道机构进行,并且严格遵循为政府服务的原则,每条舆论信息在发表前必须经过政府筛选,以保障使信息发表后可以产生足够好的影响力。然而这种模式较为单一的舆论氛围,很难表达民众的心声。网络媒体的普及,瓦解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平台表达自己的夙愿,同时也严重削弱了政府对信息源的控制,再加上一些不法分子和不良用心者的恶意炒作利用,网络信息失真、网络犯罪和网络安全问题频发。挖掘管理层面的原因:网络监督管理投入费用低、技术支持缺乏保障、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以确保网络时代的信息畅通与安全。

三、构建和谐网络社会的路径选择

(一)着眼现实社会问题,形成网络与现实的良性互动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反映和表现,网络问题的出现,其根源是现实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映射和延伸,网络刚好为现实矛盾的释放提供了一个平台,因此我们要站在宏观角度,从现实社会着手解决网络问题。只有合理解决现实社会转型期的剧烈冲突和矛盾,才能使网络问题得以善治。如网络诈骗频生是因为道德缺失和经济发展滞后,没有一个衣食无忧的绅士愿意成为诈骗犯;网络爱情泛滥,是因为现实生活的空虚和茫然所致,处在市场经济转轨中的人们,激烈的竞争增加了工作压力,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并不能弥补精神生活的空虚,于是通过网络平台寻找精神慰藉,形成了虚拟人格和现实人格分裂的双重表现。要使其回归现实,解决引发网络问题的现实途径就是发展经济、提升道德素养,通过高雅的爱好活动来武装自己,让健康生活方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引领我们不断前进。

(二)法律与道德相结合,营造虚拟社会良好环境

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象征。面对网络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现有的法律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具体做到:首先要尊重和紧跟网络社会的技术进步,掌握技术进步的规律,推动法制建设常态化。网络社会的法律法规建设既要体现对网络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又要体现对社会进步的激励性。其次,充分利用网络法律法规来规范网民行为,促进网络虚拟社会的和谐共建。尤其加强重点领域如: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对不良信息发布者的监管、重点弥补网络空间的法律真空,构建一套适合网络社会的法律体系。最后,法律对于网络社会的约束具有外在性和不彻底性,如果网络失范行为是现有的法律和技术难以实现和规制的,就需要在不断完善法制的同时加强道德建设。道德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更高级别的管控手段,具有自律性和约束性,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当遇到网络社会多元价值观的挑战时,还需要依靠制度力量和教育力量,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提升网民内在修养,让法律与道德相得益彰,共建网络时代的和谐社会。

(三)建立网民诉求表达机制,强化监督预警

网络媒体的发展与普及,为网民利益诉求的表达提供了重要渠道,改变了人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但是这种表达方式的匿名性和自由性,摆脱了道德和舆论的约束,容易将人性中阴暗和丑陋的一面表现出来,常常表现出一些非常态化的心理:如宣泄情绪、谩骂他人等现象,所以应当建立合理的网络表达机制,强化对网络民意的鉴别,优化网络环境,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加强网民与管理者的沟通协调,促使管理者在倾听中了解民意,网民在表达中加强理性思考,把解决问题作为我们共同的目标。第二,正确鉴别网络诉求,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网络诉求的多样化和复杂性要求组织专门人员对其进行解读和区分,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加以回复,防止处理不当引发网络事件。第三,不断提高网络管理者的综合能力素养。网络管理者在提高专业技术管理能力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综合素养,提高对网络诉求的思辨和回复能力,科学地改进工作方法,做到智慧面对,防患于未然。

(四)多元主體共建,打造和谐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善治的前提是各个参与主体平等参与,形成良性互动。这就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同时需要互联网企业和网民积极参与网络社会管理,形成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化管理格局。首先,政府仍然是网络社会政策的制定者、实施者和监督者,政府要积极参与,做网络社会善治的引导者和监管者;其次,互联网企业是网络资源的供给方,要想在源头把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就需要互联网企业积极以行业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且要通过技术进步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并且要有主动承担网络社会的责任意识;最后,网民是网络社会的细胞,网络社会秩序靠他们营造,同时他们也将是网络秩序的最大受益者。所以要号召全体网民从自己做起,严格自律,恪守道德准则,主动参与网络社会管理,积极传播正能量,打造良好的公民参与秩序。

[本文为佳木斯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WQ2013-07。]

参考文献:

[1] 谢俊贵.中国特色虚拟社会管理综治模式引论.社会科学研究,2013(5)

[2] 金太军,李娟.虚拟与现实的互动:网络政治文化的社会作用机理.社会科学研究,2014(3)

[3] 陈联俊.虚拟社会中的制度失范与治理路径——基于社会管理的视角.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作者简介:王凤双,硕士研究生,佳木斯大学教师,副高级职称。)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网络社会善治和谐社会
让民法典真正成为“善治之典”
情怀
情怀
坚定走好乡村善治之路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网络社会舆论场的属性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