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环境与物流企业绩效分析

2017-03-30王利马胜铭李莹

商业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物流企业企业绩效

王利 马胜铭 李莹

内容提要:通过构建动态环境、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本文探讨动态环境的不确定性与物流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对后创企业来说,外部环境因素对其创新结果的正向影响大于内部环境因素的正向影响;对成熟企业来说,内部环境因素对其创新结果的正向影响大于外部环境因素的正向影响;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环境的动态影响促使物流企业实现了市场价值的增值。

关键词: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动态环境;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17)03-0001-07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驱使着众多传统物流企业不断创新,以寻求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物流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围绕着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而展开的资源和能力优化组合的过程[1],商业模式创新为物流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竞争优势。物流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建立在一定的系统稳定之上,而物流企业成长的稳定性是受到外界动态环境干扰而做出的适应性调整,研究动态环境对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将5年作为企业成长的分界线(创立不足5年的企业称之为后创企业,超过5年的企业称为成熟企业),分析内外部环境变化对于物流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一、变量界定和研究假设

(一)概念的界定和测量指标的选取

1.环境因素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物流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稳定,商业模式的发展或创新需要物流企业与辅助组织、竞争对手、环境相适应[2],而环境分析是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条件和前提[3-5],因为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受内外多个因素整合的影响。

(1)外部环境因素。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环境、技术推动、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本文将外部环境因素归纳为五个方面:①行业环境,指企业所处行业的政策环境和竞争程度两个方面,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企业的创新文化;②本土环境,指企业所处区域的文化、需求等;③技术推动,分为基础技术(如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和企业服务所需的专业技术;④消费者需求,指被市场发现的需求和未被发现的需求;⑤资本市场,指社会资本和股权资本的投入。具体的测量量表如表1所示。外界环境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使物流企业的现有商业模式难以立足,或失去原有的价值,物流企业需要把握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带来的机遇,实施创造价值新策略且进行商业模式的变革。

(2)内部环境因素。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在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受到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商业模式的进化不仅与外部环境因素有关,还与组织内部的生物系统以及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有关,既体现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更体现了自组织作用的结果[10]。因此,本文将内部环境因素概括为三个方面:①企业家精神,指企业决策者的主张、风格和思维是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②团队进化,指组织内部成员的学习和识别能力;③企业文化,指企业内部的氛围、企业制度及战略目标等。具体的测量量表如表2所示。

2.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通过对战略方向、运营结构以及经济逻辑等内部的相关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寻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以维持竞争力或创新的活动过程,具体包括交易内容、交易主体、交易方式和交易定价,也就是和谁参与交易,交易什么,怎么交易以及收支问题的全过程,而完成这些交易需要一定的方式和方法来支撑,这就是模式[15]。当前的创新活动是由新理念推动的,这种新理念不仅仅是由新技术或者新科技所触动的,也可能是基于人们生活上的欲望所引发的[16],本文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企业为了创造新价值,并可从中获利而建立的与利益相关者关联的动态生态系统,它包含动态价值(D:Dynamic Value)和相对静态价值(S:Static Value)两个方面,其中动态价值由新理念和团队进化要素构成,相对静态价值由关键资源能力、业务系统和盈利模式三个要素构成。对于动态价值中涉及的新理念和团队进化受人的主观影响因素大,本文已将这两方面归于内部环境因素中说明,主要针对商业模式的创新,从相对静态价值的三个要素进行。

(1)关键资源能力重构。为了让企业的商业模式有效地运转,从而满足新理念价值的重要因素,包括原材料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金融资源等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内外部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自有的,也可以是租借的或者其他合作伙伴的。本文从内部资源利用和外部资源利用两方面进行测量,具体测量量表如表3所示。

(2)业务系统创新。它反映了企业与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易关系,主要有角色、关系和架构三部分组成。业务系统是商业模式的核心,高效的业务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可能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从价值链和价值网方面进行测量,具体测量量表如表4所示。

3.市场价值

物流企业的市场价值是描述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是否取得绩效最直观的依据,包括企业的资金时间价值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不一定表现为当期的盈利,也可以是对于未来增值的预期,总的来说是对于企业利益相关者都能获得满意的回报。本文从内部流程、团队成长、财务、市场占有率方面进行测量,具体测量量表如表6所示。

(二)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本文以5年为界限,将物流企业分为后创企业(成立不足5年)和成熟企业(成立超过5年),并对后创企业的假设用Ma1-Ma11表示,对成熟企业的假设用Mb1-Mb11表示。

1.环境因素和商业模式创新

(1)外部环境因素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外部动态的环境使企业处于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系统之中,当外界环境变化时,企业必须抓住机会运用已有的能力或者設计新的商业模式,对现有的关键资源能力、业务系统和盈利模式进行调整、甚至变革,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一般行业内良好的环境可以增强企业创新或者变革的动力,使得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技术的推动使企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变得可行,以此来发现潜在的消费需求,通过一定的资本运作来实现变革商业模式的活动。不管是对后创企业还是成熟企业来说,外界环境的变化都有可能促进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行业环境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正向影响(Ma1,Mb1)。

假设2:本土环境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正向影响(Ma2,Mb2)

假设3:技术推动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正向影响(Ma3,Mb3)。

假设4:消费者需求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正向影(Ma4,Mb4)。

假设5:资本市场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正向影响(Ma5,Mb5)。

(2)内部环境因素和商业模式创新。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需要由新理念来引导,而新理念的产生通常是由企业家对于生活的欲望或者新产品或技术的触动而产生的。为了实现这种新理念,企业就需要从领导层到执行层进行适应性变革,企业进行这种团队变革需要形成共同学习、知识共享的氛围。无论企业处于何种阶段,内部环境的变化对于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6:企业家精神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正向影响(Ma6,Mb6)。

假设7:团队进化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正向影响(Ma7,Mb7)。

假设8:企业文化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正向影响(Ma8,Mb8)。

2.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价值

(1)关键资源能力重构和市场价值。物流企业的关键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企业在进行整合时要对自身的有形资源进行优化利用,特别是人力资源,要做到人尽其用;同时,也要对外部可利用资源进行整合,做到物尽其用,并与外部客户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享企业间的相关资源,取长补短、共创市场价值,实现共赢。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9:关键资源能力重构对市场价值的实现有正向影响(Ma9,Mb9)。

(2)业务系统创新和市场价值。业务系统的创新不仅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各环节的创新,也包含与企业相关联的价值网的创新。在当前客户多样化、个性化要求的前提下,物流企业需要进行的是改善单一的物流服务,而向客户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并要形成与客户共进退的关系。另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物流企业不仅仅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而获得发展,还要善于协同利益网络中的相关成员,学会取长补短,增加企业的核心能力,继而共创市场价值。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0:业务系统创新对市场价值的实现有正向影响(Ma10,Mb10)。

(3)盈利模式创新和市场价值。盈利模式是企业在一定环境下通过加强原有业务增长点或发展潜在利润来源来实现企业市场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物流企业现行的盈利来源主要是仓储服务、运输服务和配送服务等一些传统的利润点,随着互联网环境的变化,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为物流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通过为电商提供物流服务,提高客户的响应速度,通过相关的物流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相关的增值服务,从而实现企业的市场价值。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1:业务系统创新对市场价值的实现有正向影响(Ma11,Mb11)。

通过以上的分析,提出本文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理论模型

二、实证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及研究样本获取

本文的资料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发放形式采用实地考察访谈以及电子邮件,调查对象主要为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的专业人士。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问卷填写说明、基本信息、具体测量量表,分为内外部环境因素(包括行业环境、本土环境、技术推动、消费者需求、资本市场、企业家精神、团队进化和企业文化)、商业模式创新(包括关键资源能力重构、业务系统创新以及盈利模式创新),以及市场价值十二大测量量表。所有题项的测量均采用Likert5级量表编制而成,从1到5分别表示为非常不认可、不认可、不确定、认可、非常认可。此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396份,剔除一些有明显错误和不完整的问卷后共回收312份问卷。回收率为792%,有效回收率为624%。从被调查者的职位来看,高层管理者占189%,中层管理者占397%,基层管理者占260%,专业人员占154%;从被调查者的最高学历来看,专科及以下占301%,本科占535%,硕士及以上占163%;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263%,民营或私营企业占436%,合资企业占186%,外资企业占115%;从被调查企业的成立年限上来看,有484%的企业成立年限不超过5年,有516%的企业成立年限超过5年,样本中成立年限不超过5年和5年以上的企业基本上各占一半,保证样本数据具有代表性。

(二)样本信度和效度分析

1样本信度分析

本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信度分析可检验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本文采用Cronbach α系数进行检验,一般认为α系数界于065至07之间是最小可接受值,其值越接近1表示信度越高。SPSS的分析結果如表7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各量表的α系数值均高于065,说明本研究的样本具有较好的信度。

2.样本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可以检验测量量表实际反映测量理论的程度,效度分析通常分为建构效度分析和内容效度分析,而建构效度(又称为构念效度)是众多学者常用的效度分析方法,主要是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进行测量,考察每个因子相对应变量的平均提取方差(AVE)和构念信度,继而来衡量测量表的效度,如果平均提取方差值大于05,构念信度的值大于07,说明样本具有较好的效度。SPSS的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

(三)测量模型的适配度分析

适配度分析可以检验样本数据与路径分析的模型图是否适配,本文运用AMOS210对模型的各种拟合度指数进行验证,其结果表明所假设模型与样本数据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具体数据如表9所示,可以通过假设模型分析各个潜变量之间的关系。

(四)假设检验

本文运用AMOS190将相关数据代入运算,分别分析影响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对市场价值的路径系数及相应的P值,其结果见表10。通过验证分析可以得出假设除了Ma2、Ma8、Mb7未得到验证,其他假设均得到了验证:即对5年以下的企业,本土环境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作用不明显,企业文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作用不明显,其他因素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5年以上的企业,团队进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作用不明显,其他因素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三、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后创企业分析

1环境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对于外部环境因素来说,Ma1、Ma3、Ma4、Ma5假设都得到了验证,而Ma2的假设未得到验证,即本土环境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后创企业成立年限较短,对于当地的环境或文化氛围还不熟悉,创新的来源更多的是来自于行业环境或技术推动等其他外界环境因素的驱动,致使本土环境对于后创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作用不显著。

对于内部环境因素来说,除了Ma8未得到验证,Ma6、Ma7假设都得到了验证,也就是说对于后创企业而言,企业家精神和团队进化对于商业模式創新具有正向作用,而企业文化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作用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后创企业的企业文化在公司成立之初并未形成,或者所形成的文化理念不稳定,并不能对企业创新形成指导作用,致使企业文化对后创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作用不显著。

另外,比较通过验证的环境因素可以看出对商业模式创新正向作用最大的是行业环境(β=0541),其次是消费者需求(β=0359)、技术推动(β=0272)、资本市场(β=0253)、企业家精神(β=0234)和团队进化(β=0132);对于后创企业来说,外界环境因素对于其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影响作用,大于内部环境因素对其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作用。

2.商业模式创新对市场价值实现的影响

关键资源能力重构、业务系统创新和盈利模式创新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实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业务系统创新对市场价值的实现作用最大(β=0324)。因此,对于后创企业来说,商业模式创新对于企业获得竞争力、创造市场价值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要重视业务系统的创新。

(二)成熟企业分析

1.环境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讨论

对于外部环境因素来说,Mb1、Mb2、Mb3、Mb4、Mb5均得到了验证,即行业环境、本土环境、技术推动、消费者需求和资本市场对成熟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成熟企业可以更好地从外界环境中的得到创新驱动力。对于内部环境因素来说,除了Mb7未得到验证,Mb6、Mb8假设都得到了验证,即团队进化对于成熟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正向作用不显著,原因可能是成熟企业内部的企业文化已经形成且趋于稳定,企业内部的成员再学习、再创新都是在限定的范围内进行的创新,可能并未引起公司的重视,致使成熟企业的团队进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作用不显著。

此外,通过比较对商业模式创新正向作用显著的内外部因素,发现企业家精神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作用最大(β=0435),其次是企业文化(β=0374),而外部因素中作用大小顺序分别为消费者需求(β=0258)、行业环境(β=0231)、本土环境(β=0186)、技术推动(β=0165)和资本市场(β=0124);对于成熟企业,内部环境因素的作用要大于外部环境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

2.商业模式创新对市场价值实现的关系讨论

Mb9、Mb10、Mb11的假设均得到了验证,即关键资源能力重构、业务系统创新和盈利模式创新对企业的市场价值实现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对于成熟企业来说仍要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从模式创新中重获市场竞争力。

四、启示与展望

商业模式创新在动态环境中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增值起中介作用,且外部环境因素对后创企业的正向影响大于内部环境对其的作用,而内部环境因素对成熟企业的正向影响大于外部环境对其的作用。因此,可以得到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践的几点启示:

第一,善于利用外部机遇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特别是对于初创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要善于利用当前的政策形势进行企业革新,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要充分利用相关物流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开发创新性产品、改进服务方式,从而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市场价值增值。

第二,充分挖掘内部潜在价值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无论是初创企业或是成熟企业,在关注外界环境变化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内部员工和企业家的创新潜力,从企业上层领导到下层员工一起形成主动学习、知识共享的创新文化环境,从而改善或重塑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实现企业市场价值的增值。

参考文献:

[1]王阅, 谷丽丽, 陈刚.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9,10(1):47-48.

[2]Chesbrough H, Rosenbloom R S. 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Xerox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off companies[J].Industrial & Corporate Change,2002,11(3):529-555.

[3]Demil B, Lecocq X. Business Model Evolution: In Search of Dynamic Consistency[J].Long Range Planning, 2010, 43(2-3):227-246.

[4]Cachon, G&#, Rard P, Zipkin P H, et al. Complexity Theory and Organization Science[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9, 10(3):216-232.

[5]曾萍, 宋铁波. 基于内外因素整合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研究[J].管理学报, 2014,11(7):989-996.

[6]张璐璐. 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14.

[7]赵超华. 网络经济环境下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15.

[8]赵书坤. 网络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以淘宝网为例[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 2011.

[9]郭毅夫. 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内在机理及实证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 2009.

[10]郭毅夫. 商业模式转型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12(s2):594-599.

[11]Malhotra Y.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New Organization Forms: A Framework for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J].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13(1):5-14.

[12]王通. 零售企業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 2015.

[13]Man W T.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Hong Kong services sector[J].2001.

[14]丁岳枫. 创业组织学习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6.

[15]魏炜, 朱武祥, 林桂平. 基于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的商业模式理论[J].管理世界, 2012(12):125-131.

[16]谢德荪. 源创新[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2.

[17]陈伟, 张旭梅. 供应链伙伴特性、知识交易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11):7-17.

[18]Swink M, Narasimhan R, Wang C. Managing beyond the factory walls: Effects of four types of strategic integration on manufacturing plan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7,25(1):148-164.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ynamic Environment and Logistics Enterprise

Performance based 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WANG Li1,MA Sheng-ming1,LI Ying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03,

China; 2. Jiangsu Suya Jincheng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Co., Ltd.,Zhenjiang 212050, China)

Abstract:By constructing the relationship model among dynamic environment,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ynamic environment uncertainty and logistics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n the process. Research turns out that in the latecomer enterprises, the positive impact of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s greater than the positive impact of in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 opposed to the mature enterprises; the dynamic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 promotes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to achieve the value added of the enterprise market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Key words:logistics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dynamic environment; enterprise performance

(责任编辑:关立新)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创新物流企业企业绩效
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间的内在机理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研究
“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
中央房企国家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分析
创新视角下企业吸收能力、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企业营销管理与创新
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