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问题学生形成原因分析
2017-03-30弭凯
弭凯
摘 要 职业院校是存在问题学生较多的一类学校,不仅问题学生的数量多,学生问题存在的复杂程度也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源质量较普通高校差,以至于学生管理难度比普通院校要大得多。问题学生的管理是职业类院校的重点工作,能否做好这一项工作是关系到职业类院校的发展重要因素。那么要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首先要对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只有准确找出原因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教育措施,对症下药。
关键词 问题学生 问题行为 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学生的概念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严格规范自身行为,漠视校规校纪,法制观念淡薄,是非观念不强,在学业、行为和心理等方面存在偏差和不足,或曾因为某种原因而受过学校各类批评或处分的学生。
“问题学生”一般具有心理障碍、不良行为、人际冲突、学习困难、情绪失调等特点和现象。他们通常在人格上不够健全,品德行为偏激失常,甚至有严重违纪和轻微犯罪行为,而且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自卑心理,个性孤僻,易冲动,自暴自弃。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和意志力都十分脆弱,最易受外界的干扰,缺乏独立意识、依赖性强,心理上不独立,缺乏坚定的自我信念,遇到困难习惯于退缩逃避,不能用意志力战胜困难,通常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目标,因而内心苦闷、消极颓废、心理失衡,陷入恶性循环。
2问题学生的主要类型
由于各种类型的学校的管理标准和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对问题学生的划分标准也有所不同。下面所叙述的问题学生的类型是根据职业类院校的学生管理实际进行划分的。
分析职业类院校的问题学生类型,首先要划分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类型。在高职学生的的问题行为主要概括为五大类:学习困难、纪律松散、心理问题、行为不良、违法犯罪。这五种主要的问题行为有时单独存在某个学生身上,但也有多重问题行为并存于同一个学生身上的情况。所以高职问题学生就可划分为单一问题型(学习困难型、纪律松散型、心理问题型、行为不良型、违法犯罪型)和多重问题型。
如果对五种主要类型的问题行为进一步分析的话还会有更加具体的行为表象。学习困难可以表现为:厌学,学习自律性差,由于学习方法不对、知识基础差而造成的学习障碍等具体行为。纪律松散可以表现为:蔑视纪律、不守纪律、习惯性违纪等具体行为。心理问题常见的有:抑郁症、多动症、自闭症、焦虑症、易怒症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行为不良常见的有: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网瘾,过度挥霍,打架斗殴,破坏公物、失踪出走,与异性关系混乱等。违法犯罪可以表现为:盗窃、赌博、敲诈勒索、诈骗、校园暴力甚至更加严重的犯罪行为。
就各种类型所占的比例而言,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里面,学习困难型的学生最多,纪律松散型和行为不良型的次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较少,而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学生数目在近些年有上升的趋势,并在各种问题行为中占有一定比例。多种问题行为并存的学生要比只存在单一问题行为的学生多,多种问题行为之间相互影响,行成恶性循环,给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3各种类型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
造成问题学生的原因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个人心理等各方面,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在这里就高职院校的管理实际,从问题行为的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3.1造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所谓学习困难在这里是指学生规定时间(上课、自习)内无法正常地进行学习行为。学习困难的原因是来自于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条:第一,受来自社会、家庭的不正确的知识观、学习观影响而产生"学习无用论",导致缺乏学习目的和较强学习动机,造成的厌学行为或者说排斥学习行为。第二,长期以来,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而造成想学却缺乏自律性,无法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第三,由于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缺乏成功的体验而造成的信心不足进而导致学习兴趣底下。第四,由于家庭环境优越或者家长承诺为其解决今后生计问题而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目的和努力奋斗的动力。第五,由于受缺乏学习行为的同学、朋友或周围环境的消极影响而不利于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第六,由于早恋、网络游戏及其他与学习冲突的爱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行为。
3.2造成纪律松散的主要原因
造成学生纪律松散的原因有来自于思想层面的也有来自于行为习惯层面的。从个人思想对纪律的认识程度来划分的主要包括:无视纪律,肆意妄为型;纪律意识淡薄,屡教不改型;有纪律意识但因自律性差的习惯性违纪型。从问题行为所涉及的方面来划分主要包括:违反出勤纪律,违反课堂纪律,违反考试纪律,违反学校安全纪律等行为。
造成纪律松散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条:第一、由于青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的叛逆心理导致处于这个时期的个别学生对纪律有天然的反叛情绪甚至反叛行为。第二、由于青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的整个身心状态使得个别学生过于浮躁,无法静下心来投入到有规律的、有约束性的学习生活中。第三、受家长、教师不正确的教育手段影响而造成的逆反行为。第四、受不良家庭环境、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第五、受不良交友的影响。第六、受不健康电视、网络媒体内容影响。第六、来自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原因。
3.3造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职业类院校中存在心理问题的问题学生只占很小的比例,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也很少遇到,但是一旦遇到就是大问题,所以对这种类型问题学生的研究分析对学生管理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学生管理者不是专业的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只能对一些浅层面的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处理,一旦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就要主动向心理专家寻求帮助。在高职院校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两类:突发的心理问题和长期潜伏的心理问题。就涉及的方面,常见的有: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多动症、易怒证等。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恋爱挫折。第二、学习压力。第三、家庭变故。第四、过度惊吓。第五、长期在压抑的心理环境中所形成的心理问题等。
3.4造成行为不良的主要原因
行为不良在具体的行为表象中一部分属于违纪约束的范畴,例如,打架斗殴;一部分属于不良的行为习惯或生活习惯,很难用纪律来约束,例如,网瘾、过度挥霍。造成学生行为不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健康电视、网络内容的影响。第二、受不良社会风气、思想价值观的影响。第三、受不良交友影响。第四、由于家庭坏境带来的影响。第五、长期以来没有正确的教育引导而逐渐形成。
3.5造成校园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校园违法犯罪行为虽本质上属于违反纪律,但究其问题的严重程度却远远超过违反纪律的范畴。在校园中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打架斗殴、故意伤害、盗窃、敲诈勒索、诈骗以及更加严重的犯罪行为。造成校园违法犯罪的原因与行为不良基本相同,不再赘述。但稍微有所区别的是有的违法犯罪是由于学生思想不成熟,遇到问题或冲突出现错误的应激方式所导致。
问题学生的管理是关乎职业类院校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对问题学生各种问题行为的形成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是找到有效管理方法的重要渠道,这对职业类院校辅导员改进工作方式,寻求正确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问题学生的教育不单单是职校辅导员的责任,这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与密切配合形成接力式教育。只有实现全员育人,全社会育人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 梁利.切實加强问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2] 薛浩。高校“问题学生”及其思想政治工作[J].江苏高校,2005(3).
[3] 杨彦勒,辛全才,赵延风.“问题学生”的成因与教育转化[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710(2):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