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2017-03-29郭辉
郭辉
(长治学院外语系,山西长治046011)
文化哲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郭辉
(长治学院外语系,山西长治046011)
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在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和文化素养教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文化哲学的概念,以及其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从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教学文化研究范式发生变化和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方面,分析了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文化哲学审视的必要性;并从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狠抓教学组织过程和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四个方面,探讨了文化哲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策略,以期为帮助大学英语教学走出困境,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质量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借鉴。
文化哲学;大学英语;教学
多元文化形成,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学英语作为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窗口,在其发展进程中,也多次尝试着从文化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反思。从哲学视角来看,积极而实用的认知可以启迪个体心智,引发积极的行为结果。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要想通过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突出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并从哲学文化视角强化英语课程设置、英语教学的合理性、有效性,以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文化哲学的概念及其与大学英语教学关系
文化哲学是一种独特的逻辑与方法论,文化哲学视角的教育活动,被视为人的自我声明及人类存在优化活动。在文化哲学视角下,英语、英语文化与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它提倡将英语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起来,为过去、现代和未来的连续、结合开辟新的道路。
大学英语是高校必修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工作以及社会交际活动中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为学生个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社会提供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良好交际能力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大学英语教学要想实现新的发展,必须以文化哲学精神为指导,加快英语教学改革。这就要求大学要将英语教学当做一种文化实体来研究,明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在多元文化视角下,英语教学不能再满足于寻找一些本质、证明一些规律、传授一些知识,而是要真正面对英语教学现象加快教学改革步伐,以丰富英语教学的文化内涵,积极构建文化哲学理论框架,为英语人文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在具体的英语教学目标方面,高校要兼顾英语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在经验性规律基础之上,将学生思维方式培养、英语语感培养与人文性精神熏陶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精神感悟的基础上领悟英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差异、感受异质文化的人文精神[1]21。
二、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文化哲学审视的必要性
(一)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因此,也可以说语言是了解民族本质和社会文化的重要媒介,学习语言等同于学习另外一种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上,我国教育界一致认为,高校外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认识异文化的能力,惟其如此,才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从而满足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以此为指导,在高校教学改革进程中,高校英语教学重心逐渐朝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培养倾斜。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是一个双重指向的概念,它既包括目标语文化教育,也包括母语文化教育。长期以来,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过分强调目标语文化,忽视母语文化教育,中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目标是提高英语教学的科学性、可靠性[2]55。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高校不仅要加强英语文化教育,还要从跨文化视角,积极解决英语教育教学“中华文化失语症”问题,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高校英语教学目标。这就要求高校在英语教学上,要站在文化发展的高度去思考教学存在的问题,去进行教学反思,并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调整去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文化与语言的辩证关系、语言的本质,以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将英语与文化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文化研究范式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文化研究方向逐渐由价值追逐向“实践”、“兴趣”等方向转变,解放兴趣,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交流和沟通,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生成的基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意味着语言教学实质上就是文化教学,它也要求高校语言教学要摈弃过去那种单纯的将语言视为工具的教学理念,关注语言的文化本质,并在教学本体论指导下,不断拓宽语言教学路径,以推动语言教学与文化交流的双向互动。简而言之,在跨文化交流和中外文化融合的大环境下,学界语言教学文化研究范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也势必会使高校英语教学价值诉求发生新的变化。在新的教学文化研究范式推动下,高校英语教学要突破英语教学工具论思想的束缚,使英语教学朝着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共生共融的方向不断发展[3]。英语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学是否成功与个体互动体验有着直接关联。为了彰显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在英语教学中,高校还要关注英语内容的体验性,教学主客体的互动性,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体验学习的机会,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互动体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三)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持续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及冲突不断加深,世界格局已经从分隔向整体靠拢,全球的普遍交往正在成为现实。但是不同民族和地区在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独有的文化、习俗、传统和生活方式等,如果将这些不同的民族聚集起来,使其相互融合与尊重,彼此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不可避免会遇到很多的冲突与矛盾。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其在推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而从文化哲学视角来看,大学英语在文化融合与创新的过程中,并不局限于是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而是加强文化理解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这种背景下,多元文化下的大学英语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协商、共生及创新,真正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三、文化哲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英语有效教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
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准确,会直接影响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及有效性。在制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时,高校要从英语从学科发展的视角出发,明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在21世纪之前,教学的工具性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如1999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就以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为首要目标,学生英语技能均衡发展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都不受重视。在文化哲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教学目标都有所改变,文化性、实用性开始成为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英语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性也得以增强。在今后的发展中,大学英语教学同样要从文化哲学视角出发,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学习特点和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来制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积极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指引作用。具体来说,大学英语教学认知目标要体现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语言技能,以促使学生英语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并重发展。大学英语情感教学要以学生文化领悟和人文性精神熏陶为目标,重点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语言领悟、运用能力,目的是使大学生在自我概念与认知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语言技能[4]。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需要借助教学内容来实现,文化哲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考虑好以下几点:课程教学预期效果(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过程),教学评价标准(实际效果)。这是确保英语教学有序进行的关键。文化哲学价值取向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选择要以实用主义哲学为理论依据,教学内容要满足语言实用需求。这就要求高校要结合学生兴趣来选择教材,并以英语教学活动和教学经验为重点进行经验课程教学。也就是说,英语教学内容要兼顾教学直接经验、学生学习兴趣等价值需求,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5]。但是,它又不能忽视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语言教学的最终应用环境,要能传授给学生更多系统的知识,但是也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校秉承多元文化教育观,建立基于计算机课堂的英语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中增加更多与文化通识教育、社会主流文化、中华文化有关的内容,同时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将诗歌、故事、信息技术、名人传记、文体活动等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吸收到教学内容中去,以彰显英语教学内容的民族性、世界性和文化品性。在此基础上,学校要重视学生视听说能力培养,并结合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更多难度适当的信息化学习辅助材料,如光盘、录音带和网络学习材料等,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了解语言文化的内涵[6]。
(三)狠抓教学组织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是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在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教师语言技能、文化水平和教学能力;英语学科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师生互动情况。要想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高校首先要从文化哲学视角,就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质现状和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审视,然后结合教学现状和学校优势资源,加强英语教学队伍建设,并加强教师队伍培训与管理,以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7]。作为教学的执行者和管理者,大学英语任课教师一方面要重视母语文化积淀,提高自身母语迁移能力,一方面要围绕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进行课程安排、开展课堂活动,以解决英语课程体验性差、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积极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习得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将最新教学成果和新型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中去,突出文化教育的系统性,并通过师生有效互动、母语文化渗透和各种认知活动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价值的认知,也是教学的有益补充。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文化哲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与传统的知识本位取向的教学评价不同,是一种以大学生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学认识活动。要想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高校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师和学生看做一个统一体,以学生人文修养、语言学习能力进步情况为核心,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局部评价和整体评价、常规性评价与特色评价结合起来,就英语教学内容呈现情况、英语教学在学生知识、情感、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全方位诊断,同时突出评价对象的全面性、评价方法的多元性,以增强教学评价的合理性、有效性,并以教学评价为依据,优化英语教学模式,推动英语教学健康发展[8]。
四、结束语
总之,世界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风俗、传统和生活方式将逐渐融合,彼此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在推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自然毋庸置疑。因此,文化哲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至关重要。高校只有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做好课堂教学评价,才能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杨志红.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反思性教学研究[D].宁波大学,2011.
[2]许玉茗.文化学视角下的大学有效教学探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
[3]范春祥,王银泉.文化哲学视角下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评价[J].英语研究,2013,(04): 69-72.
[4]李东,袁素卓,李梦园.体验哲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体验教学模式初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09-112.
[5]李松华.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6):121-122.125.
[6]莫莉.多元文化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的渗透[J].亚太教育,2015,(25):65.
[7]冉亚维.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05):143+147.
[8]柳菁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1):100.
(责任编辑 郭佳)
G642
:A
:1673-2014(2017)01-0099-03
2016—12—11
郭辉(1975—)女,山西长治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