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纸媒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2017-03-29白松青

长治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优势传统

白松青

(太原日报社,山西太原030012)

论传统纸媒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白松青

(太原日报社,山西太原03001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壮大,媒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兴媒体应运而生,如鱼得水;而传统纸媒也受到冲击,订数急剧下跌。新兴媒体与传统纸媒各自有优势也有短板。取长补短,融合发展才能使这两种载体不同、形态各异的大众传媒,携手共进;才能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传统纸媒;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随着网速的提高,信息高速公路越来越畅通,人们通过手机,合纵连横,可以第一时间知道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传统纸质媒体那种四平八稳的节奏,采访、撰稿、发排、印刷、发行等程式化推进,似乎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的要求。于是乎有人断言:纸媒已死。事实果真如此吗?传统纸媒与新兴媒体的优势利弊各是什么?如何才能同步前行,融合发展?

一、深度报道乃纸媒利器

电子媒体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的优势是什么?方便、快捷是主要优势,利用手机的普及性,占有终端市场也是有利的一面。那么,不利因素又是什么呢?笔者看来,缺乏思想性;报道内容没有深度,浮光掠影;哗众取宠,良莠不齐,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一些盈利性网站,为吸引读者眼球,不惜以猎奇、黄色、低级趣味的内容充斥其中,带给社会的“负能量”大于正能量,一度成为有关政府部门严管的对象。

那么,与之相比,传统纸媒的优势就显而易见。首先有一支高素质、知识面广、讲道德的传统文人队伍,这支队伍多年来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接受着党的领导、人民的监督,从理论素养到实际经验,都胜一筹,而且始终在传播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传递“真善美”的主旋律,已经赢得社会和读者的广泛信赖和尊重。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才有效保证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不走样、不变调,及时准确地贯彻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因此无论是从党的事业来说,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来说,都不会让传统纸媒消亡。但传统纸媒如果不与时俱进,那也会坐吃山空。

分析了电子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利弊,我们不难看出这样一个事实,两大媒体形态就如同两根长长的抛物线相交于当下,只有齐头并进,不存在谁进谁退的问题,也没有谁弱谁强之分。明白了各自的长项短处就能做到知己知彼。那么传统纸媒面对电子媒体的长驱直入,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呢?窃以为,仍然应该在彰显思想性的深度报道上下一番工夫,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深度报道、重点报道一直以来就是传统纸媒的杀手锏,对于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策解读、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等等,都是传统纸媒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在“公信力”上远远领先于电子媒体。事实上,传统纸媒的许多记者在这方面已经做出成功的探索[1]。

2015年底,北京多家医院号贩子猖獗,其违法行径首先在网络上流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抢先掌握了资讯的电子媒体,对这一受人关注的现象并未进行深层次的追踪报道,揭露这一丑恶现象,而传统纸媒《北京青年报》记者却以应聘者的身份,卧底盘踞在空军总医院的号贩子团伙,在十多天的时间里与号贩子零距离接触,摸清了他们的分工、勾结、欺骗等链条上的所有犯罪过程,彻底揭开了这个已经公司化了的犯罪团伙,把他们的违法行径曝光于天下,该媒体的这种正义之举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尊重,也把传统纸媒的优势空间发挥至极。这种深度报道的方式,配发图片、短评,图文并茂,细节过程详细真实,随着报道的深入,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北京青年报》作为一家传统纸媒,发挥自身优势,对这一丑恶现象不是简单当作一个社会新闻应景报道,而是从滋生的根源、体制的短板、管理的疏漏、患者的无奈诸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把纸媒的思想性、政策性、社会责任感全面展现出来。

2015年《南方都市报》一名文字记者,早在高考前就对社会上不法分子以组织替考而非法盈利有所了解,随之便想方设法卧底到这个非法团伙当中,对该团伙的作案方式、盈利方式、上家下家做到了如指掌。在当年高考的第一天,该报率先在其新闻客户端发出了由文字记者采写的重磅文章《记者卧底替考组织此刻正在南昌参加高考》。随后,在纸媒板块上连篇累牍地对这一违法行为进行追踪报道,使这一社会丑闻在瞬间曝光,人们关注这一事件的进展,也纷纷称赞这家纸媒的胆识与责任。

2015年8月12日,天津市某港口发生爆炸,首先到场的是新锐纸媒《新京报》记者涂重航,他对爆炸现场做了详细了解,第一时间得知现场曾有700吨氰化钠的信息。在随后的七天里,《新京报》以数十个版面报道此事,延续了纸媒深度报道应该具有的思想性、新闻性、可看性,为传统纸媒争得了尊严。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传统纸媒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的成功范例,其价值在于并没有单纯地和电子媒体计较尺长寸短,而是紧紧地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利用新闻事件作为扩大传统纸媒影响力的最为有利的武器,做深做透突发性事件、日常新闻事件、区域新闻,把传统纸媒的优势充分发挥。这也很好地证明了报纸以内容立命的“内容为王”的提法没有过时,只要叫做“报纸”,其功能属性就永远不会改变,只不过这个“内容”如何贴近读者就有了讲究。

二、电媒纸媒融合发展

其实,无论是电子媒体还是传统纸媒,都有自身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板。电子媒体是科技时代发展的产物,传统纸媒是历史的遗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此长彼短”的争执,需要探讨的是两者之间如何“珠联璧合”,共同发展的问题[2]。

若干年前,电视业的长驱直入对电影业的冲击首当其冲。电视业发展伊始,已具垄断性质的电影业对此不屑一顾,对电视业的技术及后劲估计不足,所以一旦受到挑战,全无应对之策,一度曾陷入困境之中。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电影靠发挥自己的优势,才在竞争中稳住了阵脚,开始复苏。七十年代中后期,电影电视携手走上了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网络新闻传播异军突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一如当年横扫天下的电视业。那么“新媒体”的网络传播为何能独领风骚呢?首先是它所传播的信息具有无限量递增的特点;其二是信息接收方式快捷,非常简便;其三是实现了电子化,减少了传输过程中纸张、印刷、投递等环节。所有这些,都是传统纸媒无法实现、无法企及的。

如此说来,传统的纸媒是否已是明日黄花,该成为历史了?答案是否。其原因在于,纸媒之所长,正好可补新媒体之短,试述如下。

第一,传统纸媒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有信誉,有品牌,无论是权威性,还是公信力和口碑都占有优势,而这正是新媒体的先天不足。网络新闻虽然跑得快,跑得远,但绝大多数信息源仍是传统媒体。

第二,传统媒体有一支固定的,庞大的记者编辑队伍,这支队伍是几代报人集结起来的,他们秉承报人的优良传统,遵循新闻规律,注重新闻实践,富有新闻经验,文史知识相对扎实,有一套固定的采编方法,采编技巧,积累了丰富的采编经验[3]。相形之下,新媒体要逊一筹。

第三,传统纸媒截至目前,仍有一批忠实的读者,他们的年纪大都在60岁以上,一辈子习惯于纸质阅读,不喜欢或者不会使用新媒体平台,他们是纸媒绝对的拥趸,坚定的读者群。

综上所述,传统纸媒与新媒体并非“你死我活”,水火不相容,而是两种不同的新闻呈现形式。由于所产生的时代不同,技术手段有异,表现形式不一,二者各有长项,也有短板。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当下,传统纸媒与新媒体应充分融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实现共赢。只有这样,才能让有公信力的,有权威的媒体,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得更快、更远,在信息时代永远葆有先进性,释放尽可能多的有益于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对于传统纸媒而言,这是一次凤凰涅槃,无异于重生。而一旦完成这一蜕变,就可以华丽转身,成就新的、更大的辉煌。

[1]肖丽,贺大珊.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兴媒体冲击[N].云南经济日报,2014-07-05.

[2]周志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可优势互补[N].新闻传播,2008-02-15.

[3]于小龙,曹海英.我心飞翔——《银川晚报》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M].宁夏: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The Fusion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and Traditional Print Media

Bai Song-qing
(Taiyuan Daily,Taiyuan Shanxi 030012)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grandness of the Internet,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media.New media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like a duck to water.And the traditional print media suffers shocks,with the sale number falling down sharply.New media and traditional print media both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Only working together,the two different forms of mass media can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develop better.

traditional print media;new media;fusion development

G23

:A

:1673-2014(2017)01-0063-03

(责任编辑 王建华)

2016—11—21

白松青(1961—),男,山西阳泉人,太原日报社报评委员、主任。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优势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矮的优势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画与话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