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舍勒肯斯美学与道德思想解析

2017-03-29刘贵振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舍勒康德美的

刘贵振

(沧州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

哲学先贤们对研究美与道德关系的热衷不亚于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探索。道德作为一个知识体系,无论在中、西方,公元前5世纪左右就已经成熟了,但是,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研究领域,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中叶,由鲍姆嘉通在1750年才创立了这一说法,显然,就研究历史背景而言,美学与伦理学并不相对称。进入近现代,美学研究大行其道,西方哲学家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对美与道德的关系研究又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学派林立,各抒己见。比如,康德认为美是道德的形式,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到了维特根斯坦那里干脆就认为美和道德是同一回事,进一步拉近了二者的关系。那么,美与道德到底是不是“同一回事”?如果不是,二者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带着这个问题,英国学者舍勒肯斯著的《美学与道德》带着我们进行了一场美与善的追问之旅。

一、对美与道德范围的界定

要研究两个事物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事物,首先要把这两个事物的范围界定清楚,也就是先把它们分开。舍勒肯斯在书中首先划出了美学的界限,设定了美与道德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他认为,美主要是指一种审美体验状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大部分在一定时间内因专心致志地关注一个感性表现的或想象出来的对象的形式和特性而产生愉悦感,就是进入了一种审美状态。审美鉴赏的对象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自然界的各种物态和特征,但一般来讲,艺术品往往更被人们视为一种旨在给我们提供审美体验的东西。道德和美学存在各种共同关注的问题,包括生命的意义、美、求善、愉悦感的意义,以及如何过好生活和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等等。但是,无论两者之间多么相似,它们存在的那些无数的差异性都不能被否认,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相貌相似,血缘相亲,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在艺术美与道德感受的关联上,舍勒肯斯引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说,所有的艺术都具有道德性,因为艺术会影响人类看待事物的方式,引导人类的情绪,而这些情感状态便是被视为广义道德的构成要素。比如,在所有艺术形式中,音乐是与道德最直接相关的艺术形式,因为它无需任何中介就可以直抒我们的情感,通过对“认识对象不旁牵他涉的、无关利害和感同身受的注意”(斯托尔尼兹)[1](P18),或者反思,或者沉浸于一种感性的参与活动,从而在一个特定时间内进入一种审美体验状态,我们就会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就会与这个世界相处得更加和睦。基于此,舍勒肯斯提出,美与道德在不成为“同一回事”的情况下,二者无论是在实际上还是在概念上都是密切相关的,甚至在不失去各自特性的同时,在某些重要方面是相互重叠的。

二、对艺术美的追求能帮助产生道德认知

艺术的价值由不同种类构成,一般来说,包括认知价值、社会价值、教育价值、历史价值、情感价值、宗教价值、经济价值、道德价值、政治价值以及纯粹的审美价值。而与艺术的内在价值体验密切联系的则是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尽管托尔斯泰认为,艺术只有服务于一种道德或宗教目的时才是有价值的,但是,在过去的百余年里,大量艺术作品主要是凭借其审美价值而得以理解的,或者说是依据其引发的审美体验予以理解的,相比于道德价值,我们更倾向于把审美价值或美及审美愉悦视为艺术可以提供的范式性价值种类,视为我们鉴赏艺术时首先给予我们的回报或报偿。显然,艺术的认知价值尤其是道德认知价值被轻视了。不同于形式主义者贝克莱·贝尔认为的“只有艺术具有审美价值时,它才具有价值”[1](P42),道德主义者认为,一件艺术作品的道德特性对于我们欣赏和评价那件作品来说是最重要的。正如柏拉图所说,抛开道德和政治意义来谈艺术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作品虽然在艺术方面不完美或有瑕疵,但会因为道德特性而被视为美的作品,甚至一件作品恰恰可以由于倡导一种道德方面受谴责的观点而具有艺术价值。原因并不是我们从作品所表现的人物的痛苦或畸形变态中获得快感,而是对畸形身体的表现使我们的好奇心与幻想获得满足。因此,艺术作品有利于人们产生或者增加关于道德知识的认知能力,提高人的道德判断力和自我修养能力。如哲学家马莎·努斯鲍姆所言,伟大的文学作品必然会深化我们的道德理解和道德修为,因为它们能够抓住我们的注意力并使我们合理地构建出态度。[1](P58)阅读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某种敏感度,这种敏感度对于道德理解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假如我们对伪善、耻辱、虚荣或自我毁灭概念不具备一定的道德理解的话,就不可能读得懂《安娜·卡列尼娜》。

三、美是道德的形式象征

美与善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家们研究的一对哲学范畴,柏拉图在他的《斐莱布斯篇》中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美正是根植于善的生活,追求美必然追随哲学家通往认识善自身的道路。新柏拉图主义者阿奎那将这种思想更进一步,他说:“事物的美和善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为它们基于同一事物,即形式。”[1](P86)换做康德的话说,就是美是道德的形式象征。康德在其《批判力批判》一书中提出,对美感兴趣的倾向(尤其是自然美)暗示了一个人善良的灵魂和有利于道德感受的心意协调。我们从美中得到的愉悦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上的愉悦,因为它存在于我们把自身作为道德主体的意识之中。之所以说美就是道德的象征,是因为美的经验可以算作是对道德自由的某种体验,而且自由位于道德自身的核心。在康德的思想中,我们欣赏美、领悟美的能力本身就象征着道德能力,因为它是人们借以领悟道德追求目标的主要方式,而且美也是道德观念向感官呈现的唯一形式,因为道德观念作为纯粹理性批判,它自身不可能向感官呈现,只有借助审美经验向人们可感地表现出来。在康德看来,假如我们了解到某事、某人或者某物为坏的,那么一定说明我们在审美层面也一定是将其界定为丑陋的,反之亦然,如果我们认为某事、某人或某物为善的,也一定会把善的东西视为美的。因此,最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美的经验是道德情感的“预备教育”。

在康德的《批判力批判》出版五年以后,德国诗人、戏剧家和理论家弗里德里希·席勒发表了他的《美育简史》,并对康德的审美批判进行了“批判”。席勒认为,人只有通过美才可以走向自由,美的经验是人的道德圆满以及在政治公义中实现道德的必要条件。虽然在研究审美敏悟能力的性质以及它与道德机能的关系方面,席勒的贡献与康德处于同一方向,但就宣称审美经验的道德价值而言,席勒比康德走得更远更彻底了。

四、审美敏悟能力与道德敏悟能力存在普遍的关联

当我们与一件艺术品相遇时,需要将全部的精神活动都参与进去。这些精神活动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想象力、理解力、直觉、感受力、趣味和理性等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感觉能力以及这些能力的组合,并以此了解艺术在情感的、智性的、审美的、道德的、幽默的等每一个方面的特征。一个人可以通过不断鉴赏艺术作品或通过习练某些艺术技能(比如绘画、雕塑、弹奏乐器等),提高其自身的审美敏悟能力,并去领悟原本根本意识不到的审美特征。就这种持续性提高和精微化而言,审美敏悟能力和道德敏悟能力是相类似的。但二者还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相似。哈奇森甚至认为,审美感的精微非但与道德教化相关,而且实则是一回事。他认为,一个判断若在审美上是正确的,则同样在道德上也是正确的[1](P109)。也就是说,当寓一于多的知觉是正确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真正感知善的东西了。舍勒肯斯显然对哈奇森的理论存在疑问,他认为,尽管审美敏悟能力和道德敏悟能力相互作用并且具有哲学上的关联性,但是,如果由此认定审美知觉可以通过其与道德知觉的近似而得到说明,未必完全站得住脚。不是所有具有高度审美敏悟能力的人都拥有精微的道德感,比如,从纳粹军官组织集中营的俘虏上演音乐会,到护士或慈善人员无法欣赏莎士比亚或瓦格纳等等。因为,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一些人物对审美特性趋之若鹜而直接导致了在道德上的冷漠,或者,感知优雅或艳俗所需要的心理能力与把握公正或吝啬的心理能力鲜有共同之处。尽管如此,舍勒肯斯依然对审美敏悟能力和道德敏悟能力的关联程度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假如我们似乎不太可能干净利落地将全部的审美特性和道德品质拴在一起,并证实感觉美和感觉善这两种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那么,我们依然可以假定,在某种有关善和美的典范性道德品质和审美特性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关联,一定存在着某种令人信服的审美特性,会自然而然地转移到我们的道德感上,从而让行为的过程显得更加令人信服,由此将美的理念引为道德品质或人格的一个方面。

五、结论:美,是我们爱或者应该爱的东西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道德一词最初是分开的,道者,路也,是指人们应遵循的基本的规范和准则,是一种普遍客观的法则;德者,得也,是指个人特有的品质,是得之于心的一种品质和属性。在追求“道”的路上走得越远,对人生价值的感悟就会更加深邃。人越是与自然而然的和谐之美贴得更近,在人的有限的时间内道德品质就会越相对地接近于完美。或者说,我们在追求美的道路上走得越远,越是具有艺术修养、对美的辨别越是敏锐,就越会是一般意义上圆满的人。就如大卫·休谟所言,“真正的鉴赏者”是这样一种人:他至少是有志于公正,不偏袒,有教养,渊博,无成见,稳重,可敬,诚实。[2]因此,我们对艺术、人物、自然的外在美的审美经验的价值,就在于将心灵引向更高的层面,也就是说,艺术的价值是将我们对美的欲求导向我们对善的知识的欲求,从而促进人的道德品质的发展。

通过对前面三个方面原因的探析和梳理,舍勒肯斯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他认为,美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它是我们爱或者应该爱的东西。爱是美的事物激发的情绪,那种恰当地引发爱的品质必定是某种类型的完美或卓越。人的道德高尚,正是因为他的人格当中携有某种审美特性和对美的事物的持久的追求和坚定的信仰,这也是人之向善的必要而充分的条件。正如柏拉图所认为的,我们所有人都渴望并爱美的灵魂,就是去爱德行高尚之人。因为就唯有德行高尚之人才能拥有美的灵魂而言,美和德行是同一的。[3]

[1] [英]舍勒肯斯.美学与道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2] 瑜青.休谟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3]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猜你喜欢

舍勒康德美的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岩爆倾向性预测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聪明的舍勒
艺术百家
幸亏有个冒牌货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对康德空间观的误解及诘难的澄清与辩护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