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英语版对当代女性作家及其作品译介探究
——以《春风夜》译介为例
2017-03-29张璐
张 璐
(浙江传媒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杭州 310018)
《人民文学》英语版对当代女性作家及其作品译介探究
——以《春风夜》译介为例
张 璐
(浙江传媒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杭州 310018)
文学译介一直以来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国内学界和翻译界曾围绕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但其中对当代女性作家及其作品的译介研究较少。本文以《人民文学》英语版为研究对象,尝试梳理目前国内唯一一本官方发行英语文学杂志对当代女性作家及作品的译介,以铁凝《春风夜》为案例,分析译者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对外展现当代中国女性新形象。
《人民文学》英语版;女性作家;《春风夜》
一、《人民文学》英语版译介女性作家及作品概述
中国女性作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出现,其作品数量与质量都受到了外界广泛的肯定,迅速崛起和不断更新的女作家群,是新时期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这些女作家大都出生于50—60年代,代表人物有王安忆、蒋韵、铁凝、迟子建、方方等。正如一些学者所说,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所经历的深刻的文化转型之中,女作家群成了这一时期文化话语构造相当有力的参与者[1]。时至今日,这些女作家仍然在当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不断有新的作品问世,肩负提请或负载着社会质疑或批判的任务。到本世纪初,一些年轻的女作家开始崭露头角,为中国文坛注入新的能量。她们的创作在文学观念和写作手法上都与成名于八九十年代的女作家有明显不同。她们并不向往小说的宏大叙事或“大我”为中心的宏观叙事框架,取而代之的是她们对社会和现实的体认,对个体内心感受的抒发。语言上,80后女作家在创作上构建了自己的语言系统,口语、书面语和网络语言杂糅,自由张扬,天马行空。形式上,对传统文学文体体式结构进行了消解与重构,创作主体的介入无处不在。代表人物有张悦然、颜歌、夏笳等。
《人民文学》创刊于1949年10月,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份国家级文学期刊,也是国内目前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文学刊物。伴随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脚步的加快,2011年年底《人民文学》英语版《PATHLIGHT》诞生,这也是目前我国中国唯一一本官方出版的英文版文学期刊。据笔者对目前已发行的14本期刊(2011年—2015年)的梳理,《人民文学》英文版自2011年创刊以来,共向海外译介作家200余人,其中女性作家65人,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共译介作品356篇,其中女性作家作品82篇。上文中提到的不同时期的女性代表作家作品均有译介,其中译介2次的女性作家及作品如下表。
从年龄上看,译介的女性作家年龄跨度虽大(最大的是出生于1927年陕西籍女诗人灰娃,最小的是90后女诗人余幼幼),但以60、70年代出生的作家为主。一些成名较早的女性作家如宗璞、茹志娟、谌容等均并没有被纳入。地域上看,编者不再局限于大陆地区,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华人世界,一些出生于港澳台、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女作家,如香港诗人王丽明、澳门作家袁绍姗、马来西亚华人作家黎紫书等也成为译介对象。译介内容上看,主要以短篇小说和诗歌居多,且多为2000年之后发表的作品,入选作品题材呈现出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创作并举的多样性特征,呈现出较强的时代感。新时期文学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均不在《人民文学》英语版译介范围内。从塑造的女性形象看,以展现新世纪女性形象为主,如从事科学研究的当代女大学生(夏笳《热岛》)、退休后追求精神自由的老年妇女(颜歌《三一茶会》)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文学》英语版对少数民族女性作家也予以了一定的关注,在2014年春季刊中以“PEOPLE”为主题,专门译介了6位少数民族女作家的作品,集中向西方英语读者呈现了中国当代女性民族作家的文化自觉和身份建构。
二、个案分析——《夜春风》女性形象译介及翻译策略
铁凝的《春风夜》最早发表于《北京文学》2010年第9期,获得中国小说学会“2010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短篇小说第一名。小说以温情的笔墨描述了一对生活在城市社会底层的普通农民工夫妻的生活,集中刻画了在北京做保姆的妻子俞小荷的女性形象。英文译文于2013年刊载在当年《人民文学》英语版秋季刊上。其具体形象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俏皮。跑运输的丈夫王大学路过北京,约半年没见的妻子在春风旅馆见面,两人本应都是迫不及待的,但俞小荷却像年轻姑娘那样想逗弄丈夫:As Yu Xiaohe listened,she felt such a cheerful rush bubbling up inside that she decided to play a trick on him.“I was trying to head off first thing in the morning,” she told him,“but our cook,Big Sister Liu,is sick,so I have to make breakfast for everyone before I can leave.”(原文:俞小荷听着电话,一股喜气突然涌了上来,她却故意逗他说,她原想一早就出来的,可是做饭的刘姐病了,她得替她把全家的早饭做好才能出来。)等俞小荷到了旅馆门口,她又装着京腔说自己是服务员:She put on her best Beijing accent and called,“Housekeeping.”(原文:她憋着嗓子撇着京腔说:“服务员!)
在表现人物形象时译者尽量采用了原文的表达方式,如在翻译“一股喜气突然涌了上来”直接译为a cheerful rush bubbling up,生动又贴切地表现了俞小荷内心的俏皮。在一些中西表达有差异的地方,又采用了异化的策略,使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如译者并没有将俞小荷的“服务员”进行直译而是译成了“Housekeeping”,足见其对两种表达习惯转换的熟练。
2.勤劳。小说开始的时候有一段对俞小荷的外貌描写,一个显著特征是“歪嘴”。随着叙事的推进,读者可以从俞的回忆中推测出歪嘴的原因:“Back in the village,she had grown apples.……By the time their contract had run out,they were both in their forties and not as strong as they had once been.Those years were very difficult.Even when pregnant with her son,Yu Xiaohe hadn’t rested,and he had been born under an apple tree during the harvest,when every hand was needed,but she still went to the orchard with her protruding belly.Her son grow stronger,but Yu Xiaohe had never fully recovered.”(原文:从前她在村里种过苹果……后来承包期到,两人的年龄都过了四十,体力弱了许多。那些年,真是连滚带爬。俞小荷怀着儿子也一天没偷过懒,结果儿子就生在苹果树下。正是收苹果的季节,最缺人手,俞小荷明知自己快生了,还是腆着大肚子进了果园。儿子越长越壮,俞小荷落了一身毛病。)至此读者不难看出俞小荷的歪嘴是她生产期间太过操劳导致的,一个上进勤劳,为了过上好日子辛苦打拼的农村女性形象跃然纸上。
上文中译者灵活运用了正译和反译的翻译策略。所谓正译是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同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目标语。反译则是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反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出。译者在翻译“体力弱了许多”、“最缺人手”和“落了一身毛病”时运用了反译的策略,翻译“一天没偷过懒”时用沿用了原文的否定表达,两种策略的灵活运用都较好传达了原文的审美效果。
3.困惑。如果说勤劳是对典型农村妇女形象的继承性书写,那么困惑和无奈则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女性主动迎接农村社会变迁,积极投身都市生活却又始终无法在城市找到归宿的新形象。这种形象首先体现在俞小荷对都市生活中边缘化处境的困惑。她一面羡慕主人家的富有,一面十分渴望在北京有一个自己的家:“……if our daughter is able to stay in Beijing after she graduates,when will we be able to set her up with her own place? I guess it will have to be in a small room like the one Big Sister Liu and I share.Only around a hundred square feet.In my dreams,all right?”(原文:……往后闺女要是能落在北京,咱什么时候能给闺女混上一间房呢?哪怕就我和刘姐那样的,10平方米吧……哎,你说我是不是做梦啊!哎!)其中的一声三叹显示出俞小荷意欲立足现代都市生活的无限惆怅。其次,是对都市生存规则无情嘲弄的困惑。精心准备的与丈夫的会面却因为“两会”期间严查身份证,而无法和丈夫单独相会:“It was just her luck that Yu Xiaohe had forgotten to bring her ID with her that morning.She could not have foreseen such a problem”(原文:俞小荷恰恰忘了带身份证,她没有这个概念。)看似普通的一个情节描写,却有着深刻的寓意:一对农村夫妇,由于证件不全,在都市这样一个特殊的语境中所遭遇的身份尴尬,暗示了了他们在一个无根时空中身份认同的尴尬[2]。最后,是对都市生活打破农村传统的困惑。都市生活的濡染让俞小荷发生了一些改变,这一方面体现在她言语的改变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丈夫的猜疑上。这种猜疑在文中以俞小荷做梦的形式表现了出来:“She waited and waited,but he never returned.Finally,she got out of the car and went inside the hostel herself,and discovered that it was only a single,shabby room.Inside,on a dirty cotton mattress,her husband was lying across the body of another woman.”(原文:她左等右等等不来,就下车进了店,原来那只是一间破草房,房内有一张褥子脏污的床板,她的老公正伏在一个女人身上。)俞小荷会做这样的梦可能是在潜意识中,她已经感受到现代都市的繁华打破了自己以往农村生活的平静。这种梦境也再次显示了农村妇女的家庭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无根困惑[2]。
有过翻译实践经验的人都知道,汉英两种语言转换的难处在于汉语是柔性语言,意在言外,而英语是刚性语言,重在形式,表达精准。如何将隐藏在冰山下的汉语意义用英语表达出来是对译者的考验。表意模糊在《春风夜》的人物对话中尤为明显。对此,译者多次采用明晰化翻译策略予以处理,如上文“她没有这个概念”并没有直译,而是根据语境将译文具体化:“She could not have foreseen such a problem”。后文中如俞小荷在与丈夫离别时,嘱咐他“走到哪儿也不能养”,根据语境应该是包养小三的意思。译文中译者澄清了“养”的对象,将其译为“Whenever you go,don’t start seeing anyone”。二孬在得知自己破坏了俞小荷夫妇的相会时说“看这事闹的”被明晰化为“I see I am disturbing you here”。
三、结语
正如《春风夜》的译者Cara在《翻译札记》中所说,《春风夜》讲述的是其实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女性在都市迷失和寻找的故事。从这一个案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女作家笔下的中国女性在继承传统女性形象的同时又兼具时代新特色。这一新特色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历的巨变有关,与中国的全球化有关,与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城乡生活方式、人民生活观念改变有关。与改革初期热衷向外译介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中国女性形象相比,《人民文学》英语版选译的作品更加关注社会转型中女性的内心变化,敢于直面社会变革中女性遭遇的困惑和诉求,向外译介的女性形象更加多元化、生活化和市井化。这种新的译介尝试或许正是海外读者期待的,也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所需要的。
[1] 戴锦华.涉渡之舟[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9-30.
[2] 王文勇.转型社会中农村妇女的价值选择——《铸刀》与《春风夜》之比较[J].农业考古,2012(4):93-95.
[3] 付文慧.中国女作家作品英译合集:文学翻译、性别借用与中国形象建构[J].外国语,2013(9):67-71.
[4] 沈凝芬.文学翻译、性别重构与国家形象自我建构——新时期国家机构英译当代女性作家作品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社哲版,2016(7):72-78.
[5] Tie Ning,translated by Cara Healey,A Night of Spring Breeze,PATHLIGHT[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2013.
[6] 《人民文学》杂志推出英文版PATHLIGHT[N].人民日报,2011-12-29(004).
[7] 孙艺风.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98.
[8] 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7.
[9] 刘晨晨.春风哪知离别苦——读铁凝《春风夜》[J].语文知识,2013 (2):98-99.
[10] 陈伟.中国文学外译的基本问题反思[J].当代外语研究,2014(4):54.
AnanalysisontheinfluenceofcontemporaryfemalewritersandtheirtranslationworksbyPATHLIGH——acasestudyonANightofSpringBreeze
ZHANG Lu
(SchoolofInternationalEducation,ZhejiangUniversityofMediaandCommunications,Hangzhou310018,China)
Literature translation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exchange.After Mo Yan has wine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2012,domestic academics and the translators have explored a broad discussion on to issue of Chinese literature going global.While the study on contemporary female writers and their translation works are few.The thesis focuses onPATHLIGHTas the study subject,tries to comb the influence of the only government-sponsored literature magazine in China to contemporary female writers and their translation works.The author also made a case study ofANightofSpringBreezeby Tie Ning to analyze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used by the translator to convey the new imag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woman.
PATHLIGH;female writers;ANightofSpringBreeze
10.3969/j.issn.1009-8976.2017.03.020
2017-03-03
张璐(1986—),女(汉),浙江杭州,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
I206.7
A
1009-8976(2017)03-00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