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哥特文学传统研究

2017-03-29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哥特文学小说

王 臻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英美哥特文学传统研究

王 臻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恐怖、血腥、黑暗等是哥特文学的特有因素。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哥特文学不同于恐怖文学或恐怖小说,其在英美有不同的发生、发展与繁荣历程。哥特文学以其自身独特的话语体系、文本形式与浓烈情感的冲击,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不论是哥特文学还是与之伴随而生的文学批评,至今仍保持巨大的生命力。本文通过追溯哥特小说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分析哥特文学体系特点,旨在说明英美文学中哥特文学至今繁荣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哥特文学;发展历程;恐怖;文本形式

哥特文学传统孕育于18世纪中叶,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一个分支,更是浪漫主义对理性的讽刺与挑战。哥特文学“黑色浪漫主义”式的壮美旨在给人的内心带来恐惧,“黑”,既指暴力与内心的躁动与恐惧,也指人内心的丑陋与阴暗。文学的孕育与发展史是历史的体现,哥特小说也不例外。

一、“哥特”与哥特小说的发展

“哥特”原指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哥特人向南挺进,与罗马人展开了残酷斗争,西罗马帝国被摧毁。哥特人在挺进南欧时带来的腥风血雨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灵创伤,怕与恨错乱而复杂地交织在被侵略人民的内心。此后“哥特”指称一种建筑风格,是野蛮、粗鲁乃至黑暗的象征。哥特建筑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有直指苍穹的尖顶、狭窄且染色的玻璃以及厚重的墙壁,神圣又不乏阴森。逐渐“哥特”具有了黑暗、恐怖、野蛮、中世纪等多种负面含义。

18世纪,哥特小说产生并发展。这类小说经常以过去故事为题材,背景多为废墟、荒野、城堡、教堂等,氛围阴森、幽暗、恐怖。哥特小说之名来源于一部副标题为“一个哥特故事”的小说《奥特郎托堡》(贺拉斯·瓦尔普著),该小说在时间、地点、情节、人物以及主题设定上都堪称哥特小说的开山之作。

启蒙时期,文学的功能是训育,而非情感的抒发。理性主义在这样的历史重压下走向极端,即使在理性主义最兴盛的时期,文学艺术领域依旧存在对抗新古典主义的不安分因素。瓦尔普虽然敬仰罗马文化的辉煌灿烂,但理性主义与新古典主义过分强调理性而忽视人的感情与理性价值的现象引起了瓦尔普的强烈不满。

哥特文学的繁荣得益于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血腥专政统治。原本社会是井井有条的、自由的、平等的,但这场政变打破了平静的神话,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恐惧、黑暗甚至死亡,哥特小说是“全欧洲所感受到的革命震撼必然结出的果实”[1]。

哥特文学是对走向极端的理性主义的讽刺与挑战,是欧洲巨大历史变革的产物。其利用哥特元素创造反常规的情节与场景,将人物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强调潜意识、想象等非理性因素。哥特文学受到读者的青睐是因为它激起了人们内心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恐惧,读者在细思恐极的情绪中沉迷于哥特小说中的“黑色浪漫”欲罢不能。

《奥特郎托堡》是文学界的一股清流,催生出许多优秀文学作品,由此哥特小说在英国逐渐定型,并且逐渐影响到其他国家。哥特文学在英国、德国得到前所未有的飞跃,19世纪20年代,其燎原之势转移到大洋彼岸——美国。美国人及其后裔遭受的饥饿、寒冷以及死亡威胁丝毫不亚于哥特文学中呈现的危险与绝望。哥特文学在美国本土繁荣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原因,即美国文化中清教主义传统的血液,敦促作家对人性、人的内心进行拷问。英美哥特文学同源而异流,美国哥特文学中呈现出来的恐惧源自人的内心,而英国哥特文学中的恐怖是外在强加的。由此可见,虽同为哥特文学,但英国逐渐社会化与外在化,而美国侧重于内在化,爱伦·坡创作的内倾化尤其明显。

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哥特文学随着现实主义文学的起伏在曲折中发展。在美国,随着南方文艺的复兴,哥特文学迎来新的繁荣。更有黑人作家将哥特文学作为谴责、批判、揭露种族歧视的强有力武器。此后,受战争创伤与科技进步等多方面的影响,美国哥特文学中出现了幻觉、病态心理等恐怖故事,将道德标准提升到科技与社会进步考量之列。

哥特文学不仅包括哥特故事,更多指一种文学手段与文学创作手法。很多作家把哥特文学创作作为一种潮流,严肃作家的创作中也吸收了哥特元素。英国的拜伦、雪莱、狄更斯,美国作家爱伦·坡、马克·吐温、福克纳,或将哥特手法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或创作大量的哥特故事,使得哥特文学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由此可见,哥特小说已经从文学的边缘进入到中心,并且在文学创作中成为时代主流。

早期的哥特文学注重通过外在环境的营造来烘托主人公的恐惧与不安,但现代哥特文学作品更强调作品人物的内心变化,尤其以英国玛丽·雪莱与美国爱伦·坡等人的创作为代表。值得提出的是,《弗兰肯斯坦》一改哥特模式,用实验室代替了中世纪城堡,将过去的焦虑与恐怖转移到未来,开创了科幻哥特式的先河。《弗兰肯斯坦》所表现的实验室代表科学的进步,直接指向人类未来,是对人类创造力、对科学、对所谓的现代化进步的反思:人类的某些进步带来的是死亡,风雪的原野会吞没一切,而这种恐惧不会消失,充满科学进步的未来带给人们难以想见的阴影、焦虑甚至是害怕。

现代人们面对急剧变幻的世界而充满焦虑,感情不再单纯受自己的意志控制,这种不可控的感情折磨着看似成功的现代人。主流文学推崇的是理想与秩序,而哥特式文学艺术特征中蕴含着非正常的、歇斯底里的病态因素,具有独特的故事发生机制与形式。

二、哥特文学的艺术特点

(一)黑色的“幕布”

哥特文学的作家热衷于将故事发生地点定位在荒野城堡、教堂、废弃古宅中,不论时间还是地点,黑色就是故事发生的“幕布”。读者在阅读时,感觉像走进幽深阴暗的楼道,触及冰冷的城堡。读者被时间抛弃,在一个固定空间内不断地追寻未知的恐惧。在哥特文学的创作因素中,这种被时间抛弃、被空间阻隔的场景被不断地放大与突出。我们没有必要追究哥特文学中的城堡或荒原是否真的存在,因为这只是一种手段——营造一种恐怖、压抑、幽深的氛围。

哥特文学是被时间抛弃的恐怖,是被空间阻隔的压抑气息,所有这些都被黑色的氛围包裹,这种精神刺激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冲击。

(二)超出理性的故事情节

哥特小说不同于现实主义等流派的小说,很多故事情节离奇诡异。不管是飞来的头盔(《奥特朗托堡》),还是脖子已经被分针切断但依然可以感受到脑袋的蹦跳(《绝境》),甚至是能够吓飞人魂魄的蜡像(《尤道弗的秘密》),这些超自然的情节已经远远超出理性解释的范围。作者用寒冷的笔调揭示真相,也无法消除读者内心深处的疑惑,以及由疑惑产生的恐惧感。

(三)节奏紧凑而富有暗示性的哥特话语

哥特小说的暗示性与象征性语言,常常给读者以误导,使其如坠迷雾;情节紧凑而不拖沓,加之故事发生的密闭空间,让读者感觉呼吸困难。暗示性的话语在小说中经常出现,往往对下文故事的发生具有预示作用,并且这种象征手法渗透在小说文本中。

强势而紧凑的节奏以及曲折诡异的情节,使读者情不自禁地进入主人公的冒险之旅中。模糊的语言往往让读者和主人公承受着同样的惊吓与内心恐惧,体味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哥特小说的暗示性语言让读者化身侦探家,但是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如《莱吉娅》中金发女郎的回复本让读者信以为真,可是那一头黑发明明是作者笔锋一转的借尸还魂,以及凭空消失的厄舍古屋(《厄舍古屋的倒塌》)。这满足了读者的侦探心理,但是情节的峰回路转又使得小说充满未解之谜,从而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四)巨大而强烈的情感冲击

哥特文学虽然制造“黑色的恐怖”,但它并非单纯制造惊吓、压抑与恐怖,更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迷惑读者。其通过对恐怖事件的描写,挖掘人类内心共有的不安与恐惧心理;通过对恶的现象的描述,引发读者对恶、对社会的思考,激发其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爱伦·坡将自己的作品定位为能够引发心灵恐怖的作品,读者情不自禁地被作者带入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给读者疲惫的心理带来渴盼已久的狂欢与快感。

独特的黑色场景与情节、紧凑的故事情节、暗示性的语言,使哥特小说在表达浓烈情感时具备了先天优势。读者自愿走进作家创设的情景,以主人公身份品味生命的酸甜苦辣,经历不安、躁动、恐惧,在更广泛层面上得到情感分享与传达,在情感交流中不断升华自身的情感,仿佛在小说中找到了发泄自己情绪的知音良友。这是哥特文学真正魅力之所在,也是哥特文学通过“黑色恐怖”所传达出来的真正价值,更是哥特文学不断走入文学主流的关键所在。

三、文学评论对哥特文学发展的影响

哥特文学是黑暗与恐怖混合的神秘混合体。“穿过20世纪晚期,现在进入21世纪,评论家们对于滑不溜手的哥特文类边界所表现出的焦虑不断增长。”[2]哥特小说的不可定义性使其内涵不断地在时间与空间地域上经常超出自身的界限,而文学评论对哥特文学的发展亦呈现出阶段性的影响。

18世纪末,哥特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开始出现,读者、作家、文学评论者就对哥特文学开始了评论。作家、读者、书商漠视评论者对哥特小说的“边缘地带”定位。浪漫主义诗人对哥特因素持矛盾态度:一方面是批评,而另一方面,济慈、雪莱等人将哥特因素引入自己的文学创作中。雪莱的文学之路便是从哥特小说起步的。诗人以自身对文学的敏感与独特的文学审美,把握着文学样式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感受。“在文学的兴起和衰落之际,可怕的事物和超自然的事物总是能够抓住大众的口味。只有在人们处于欲望没有觉醒的迟钝状态和欲望已然枯竭时,才会需要最强有力的刺激物。”[3]尽管对《奥特郎托堡》的评论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哥特小说在文学技巧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且哥特文学凭借自身的创作关键——恐惧感,体现出了文学的原创性。

在哥特文学写作与评论中,必须关注哥特文学的美学范式。恐惧之中掺杂着惊奇,这是“混合型恐怖”,而这种“混合型恐怖”带给人的不是真正被吓住,而是掺杂着愉悦感的不安与躁动。“激情和幻想共同作用”,可以“将灵魂提升到最兴奋的状态”[3]。

20世纪20-70年代,文学批评实践将哥特文学推向合法化。不管是《恐怖传奇》对哥特文学发展史进行的追溯,还是《闹鬼的城堡》对哥特小说内在主题与创作背景的深度挖掘,都显示出文学评论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哥特文学的兴起重新燃起了浓厚的兴趣,更有人把评哥特文学因素延伸到《简·爱》等作品中。此时哥特文学作品从外在的恐惧描写转向人的内心,这使精神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合法化的转变使读者对哥特文学的理解更加深入细致,并使文学研究具有深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日渐丰富的研究使哥特文学评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20世纪70年代,文学思潮涌动,文学批评的视角摆脱了传统的束缚,转而投向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重新审视哥特文学在社会、历史、文化、性别等不同语境下的特征与体现,文学批评在多元化视角中对哥特文学的评价也相对科学合理。

不论是《奥特朗托堡》还是《科学怪人》《僧侣》,其大量笔墨着力描写阴暗残酷的现实与超自然的恐怖主题,表现为粗鲁、残暴或阴险狡诈,正与恶、弱与强展开一场以死亡为终结的挣扎与逃亡。有评论称,在哥特小说中象征父权的宗教系统与企图超越的黑暗力量,其实是人内心黑暗在现实压迫下的扭曲与变形。哥特文学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从被人冷落的边缘,到借助不同视角的文学评论复苏哥特文学文本,逐渐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最终进入到文学的中心地位。

哥特文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在英美等国也是不尽相同的,但哥特文学始终保持着善与恶、强与弱的冲突,主线依旧是人性与道德的探究与拷问。作家想凭借哥特文学来唤醒人们或许已经麻木的良知,认识到罪恶与黑暗,通过文学所特有的形式关怀强者的灵魂与弱者的生存。

[1]Marie Mulvey-Roberts.The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8:83.

[2]Suzanne Rintoul, “ Gothic Anxiety: Struggling with adefinition” [J]. Eighteenth-Century Fiction, 2005(4).

[3]Rictor Norton.Gothic Readings: The First Wave 1764-1840[M].New York: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0:295- 299.

2017-02-17

外教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应用技术型院校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生态优化研究”(2016IN0033A)

王臻(1983- ),女,讲师,硕士,从事英语语言文学与教育研究。

I106.4

A

2095-7602(2017)07-0131-03

猜你喜欢

哥特文学小说
我们需要文学
哥特兰:不依赖空气
锋利少女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张悦然:哥特少女已成熟
走偏锋 暗黑哥特妆容AB面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