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际交往中多民族的发展融合
2017-03-29高成海郭田甜
高成海,郭田甜
(大理大学,云南 大理 671003)
族际交往中多民族的发展融合
高成海,郭田甜
(大理大学,云南 大理 671003)
族际交往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族际交往中,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排他性往往造成一定的矛盾和纠纷,甚至引发规模性冲突,影响社会发展,也给民族关系带来了阴影。针对族际交往中多民族的融入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创新管理理念,树立多元文化意识,加强民族交流,完善社区建设,让各民族在新的环境下取长补短、互相融入。
族际交往;多民族;取长补短;融入
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发展必然引起民族间的互动与交流。由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排他性,在族际交往过程中摩擦和纠纷必将长期存在。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书记的讲话精神,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共识研究,树立包容的观念,健全交流机制,引导各民族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团结协助、资源共享、和睦相处。
一、族际交往中多民族社会的发展现状及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出现了人口大规模的跨地域流动,一方面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入中西部地区[1]。这些变化引起族际交往中民族关系的变革和发展。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民族关系必然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多民族社会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民族团结发展的结果。我国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政策经历了多次变化,当前的多民族社会格局是暂时的、不稳定的,很多地区在解决族际交往中的问题时往往出现经验不足、处理不当等状况,主要症结就是对多元文化不了解。由于没有认识到民族文化的禁区,很多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甚至引发民族冲突。因此在处理族际交往问题时,各有关部门要多了解、多总结当事情况,在保证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工作。
族际交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的需求。族际交往满足了市场经济下区域劳动力的供给,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了现代化进程。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改善了地区的民族结构,营造了多民族化特征,增强了民族间的认识、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民族间相互学习,推动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改善了落后地区的面貌,增强了落后地区的现代意识和法制观念[2]。在族际交往中,由于各民族在语言、宗教、习惯、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一些矛盾和摩擦,部分地区的管理人员对民族地区的文化、法律法规不了解,导致社会治理难度加大、社会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果堪忧的局面。
二、族际交往中多民族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济因素促使大量的人口流动,激发了社会的活力。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和内涵。国家的政策法规对各民族的管理根据其文化特点和地域特征进行分类。族际交往存在较大的突发性,很多城市并没有多民族管理的经验。部分城市的管理理念停留在区域化管理的层面。这种管理缺乏文化上的适应,往往在初期表现出比较良好的效果,但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区域范围相应扩大,就形成了资源争夺的负效应。此时,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易成为民族矛盾的导火线。同时,管理者在人口流动过程中缺乏对民族及民族文化的深层次考虑,对多民族社会的发展趋势重视不够,也容易引发民族问题。
族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缺失”。一是认同缺失,即从心里层面不理解和排斥。新的民族流入新的地区存在较强的突发性,流入地区又缺乏适当的协调、管理机制。因此,在新的地区同一民族容易抱团,难以融入到新的社区,被视为“异乡人”或“异族人”。久而久之,流入民族与原有民族相互看不惯,互相不认同。二是信任缺失,即互相不信任、相互猜忌。近年来,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实施了一系列暴恐活动,严重破坏了当地族群关系,导致族群关系趋向紧张,加深了族群的心理隔阂。三是制度缺失,即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人员。人口流入地区缺乏对流入民族的政策和民族风俗习惯的认识,又没有民族管理方面的专业制度和人才,在处理民族事务和纠纷中往往经验不足、粗暴执法,导致矛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四是交流缺失,即相互之间互不交流、互为壁垒。为了避免因接触、交往而发生纠纷,族际成员更愿意按照族别进行接触、交往,而族际接触和交流越少,族际矛盾产生的可能性越大[3]。流入城市基本没有建立特定民族交流的活动,使民族间的陌生度不断上升,这也是管理上的不足。
总的来说,族际交往中民族问题滋生的原因首先是突发性因素。当前人口流动的深度和广度是无法预期的,导致流动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应对和处理。其次是认识不到位。过多地重视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经济发展引发的民族流动问题,以致政策滞后。再次是社区水平不完善。流入人口类型以低水平的劳工居多,需要对他们普及相应的知识文化,促进其与流入地区的相互融合。当前的社会管理缺乏文化层面的交流和活动,使社区居民缺乏沟通。最后是工作手段和机制不完善。人口流入地区在防范和处理纠纷以及突发事件方面没有形成齐抓共管和协同共管的有效机制,导致很多管理工作陷入被动。部分工作人员没有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遇到民族问题总是绕着走,不能自觉地把党的民族政策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促进族际交往中多民族发展融合的建议
民族融合和文化的融合是相同的概念,是一个赋予原有文化生命力和发展动力的有层次性的互动过程[4]。因此,促进族际交往中多民族的发展融合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协调。
(一)加强民族宣传,提高相互认同
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通过多样化手段加强民族文化、民族政策、民族地区的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相互认识和了解,加强民族的相互认同。民族认同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各民族群体对国家及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二是各民族族群成员间的相似感以及对该族群的忠诚[5]。要从政治、经济、民生、社会等问题着手,促进民族身份和民族文化认同的协调、统一,实现以统一为根本的民族多样化融合。同时,要发挥好地区管理者的作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是沟通民族人民、民族文化、民族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他们在民族融合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二)加强媒体规范,促进民族信任
复杂的国际局势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导致民族不和谐因素不断滋生,从而引发民族偏见甚至民族冲突[6]。媒体在把握宣传视点的时候,往往注重收视度,忽略了事件背后的真实因素,间接导致部分事态的扩大化发展。因此,国家要从正确的价值方向对媒体进行教育和指导,促进媒体发挥正面效应。在价值观的普及和教育上,要发挥好媒体的力量,不断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概念和法制思维,促进各族人民的互信。
(三)总结经验,优化制度和人员配给
制度和专业管理人员的缺失是民族融合的巨大障碍。因此,要对国内外的相关事件进行总结和把握,对当前的格局和未来的趋势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探索,正视当前制度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预先性的设计和优化。在专业管理人员方面,要将“培、引、用”三方面相结合。首先,培养具有民族认同、懂得民族语言和民族习俗的公务人员和干部,弥补人才需求的短缺。其次,大力引进具有专业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如大学教授、民族学专家等。最后,将培养和引用的人才真正地用到相应的岗位和工作中去,发挥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作用。只有从制度和管理上重视民族融合的工作,才能让人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
(四)建立多民族社区,丰富社区互动
建立多民族社区是族际交往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街道以及相关的宗教组织在多民族社会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这些地方的管理者、办事员最熟悉、最了解该社区的人口流动情况、民族成分等,在处理相关问题时更权威、更有效力。同时,多民族社区中也要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保证民族问题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很好的解决,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加强社区的相关活动交流,社区互动是多民族社区长久发展的根本。在多民族社区中,社区互动有助于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认识。在长期的互动中,部分民族的习惯、习俗会被大家认可,从而弱化民族差别和歧视。
四、结语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各民族长期交往、不断融合的民族关系发展史。各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2]。在族际交往的发展背景下,我们应该站在多民族融合发展的高度,用全局的眼光看待多民族社会的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到做好族际交往中多民族融合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同时,要把握好人口流动过程中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尤其是涉及民族问题的工作,遵从民族地区的文化、风俗,并有机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民族条例。在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不能用习惯思维随意处理。应该认真认识、主动协调,在民族认同的前提下对各类问题进行创新性处理。
[1]马戎.中国人口跨地域流动及其对族际交往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9(6).
[2]穆殿春,张琦,高成海等.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新探[J].中国民族报,2015.
[3]梁玉春.族际交往:实现族群和谐的关键[J].中国教育报,2014.
[4]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2004(1).
[5]左旭东.民族认同与民族素质[J].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2006(4).
[6]王云芳.民族信任模式演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悖论[J].甘肃理论学刊,2013(5).
2017-01-07
国家民委一般项目“民族自治地区民族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与民族党政人才培养研究——基于统计学基础的分析”(2014-GM-186);云南哲社重大招标项目“边疆民族地区党的组织建设的统计学研究”(ZDZB201501)。
高成海(1991- ),男,硕士,从事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研究。
D064
A
2095-7602(2017)07-00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