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扶贫政策实现条件

2017-03-29梅耀云

成才 2017年10期
关键词:贫困家庭中等职业中职

■ 张 萍 梅耀云

浅析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扶贫政策实现条件

■ 张 萍 梅耀云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大家有目共睹,但贫困问题一直像梦魇般困扰着国人,贫富差距和代际贫困矛盾突出,消除绝对贫困和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是当下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有关教育和贫困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不仅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重点,也成为当下百姓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探讨,教育扶贫界学者早已达成共识,他们普遍认为,教育与社会流动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教育始终是消除代际贫困的重要的方式。例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Schultz)所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提出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消除代际贫困的主要方式的论述;专门从事中国当代经济社会问题研究的经济学家何清涟(1999)提出关于“贫困差距的核心是知识差距”的论述;上海师范大学教师徐瑾劼提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是中产阶层发展和壮大的重要作用”的论述等等。

习总书记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和“治贫先治愚,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这表明教育扶贫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同时,职业教育作为“智扶”的重要手段也逐渐被学者们所研究。而我国的扶贫模式已经逐渐从“传统大水漫灌”救济式走向造血式的精准扶贫。

近几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尤为关注农村教育扶贫问题,对此公布和实行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其中将贫困地区的教育视作扶贫的核心任务之一,先后从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两方面制定了多项扶贫补贴政策,诸如“对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给予一些特殊补贴”、“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家庭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继续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等。然而,长期以来,农村一直是贫困户的聚集地,深入剖析贫困的现状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扶贫政策的实现条件对政策的有效执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贫困的表现

贫困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世界课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由于群体的先赋性和后致性因素不同,致贫原因纷繁复杂。一般而言,贫困可以划分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按贫困的程度不同,可分为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按贫困的对象不同,可分为物质贫困、精神贫困和能力贫困。

(一)物质贫困

贫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按照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一般理论,贫困是经济、政治、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但传统的贫困观比较狭隘,人们往往把其简单地理解为经济范畴的贫困。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的贫困,是指人的最基本生活条件(如衣、食、住、行等)无法达到基本的满足,这一层面的贫困相对容易量化,国家也往往用数字、指标来测量和判定贫困户。当前,全国对贫困对象的认定最关键的指标是收入指标,也就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广东省为例,我省是以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000元(2014年不变价)作为相对贫困人口的认定标准,同时要综合考虑“三保障”和家庭支出等实际情况进行评议。

(二)精神贫困

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Oscar Lewis)通过对贫困家庭和社区的实际研究提出贫困文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社会中,穷人聚集长期生活,在他们中会形成独特的“亚文化”,从而养成独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刘易斯(Oscar Lewis)更认为,这种贫困“亚文化”一旦形成,会有自我延续功能,而群居的穷人可能很难逃避“贫困意识”陷阱。贫困意识和观念一经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物质产生反作用,影响并指导着人的行为。此外,这种贫困文化代际传递,将会大大加大脱贫的难度。“贫困意识”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生活的期望值低,容易满足,安于现状;二是目光短浅,听天由命;三是不思进取,坐享其成;四是思想封建保守。

(三)能力贫困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认为,“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这是识别贫穷的通行标准”。能力贫困在表现为贫困人口综合素质较低,人力资源资本含量、人口受教育程度和能力较低,社会认知力薄弱等问题,当中体现出的主要问题便是贫困人口无法充分利用信息传播、现代教育、知识外溢、社会资本积累等方式以提升个人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水平。

落后和愚昧相伴而生,精神贫困和物质贫困互为因果。若单从物质层面进行扶贫,无疑是缘木求鱼,甚至会适得其反。

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扶贫政策的实现条件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通过职业教育的方式来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从而帮助他们改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状。教育扶贫学术界早已认定:任何教育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帮助人们摆脱贫困的陷阱,但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有其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对贫困学子来说有实际的吸引力。《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至2012年)》提到,约有85%的中职学生为农村人口且家境贫寒。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能性的人才为主,其培训是以就业为主导,周期相对较短,费用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中职教育是最为贴近农村贫困家庭和底层民众,同时能够显著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改善其薪资待遇的教育形式。但随着普教的升温和城乡差距的拉大,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然而,笔者通过归纳总结得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扶贫政策真正有效的执行,与贫困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意愿、农村中职结构的重建、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对接和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端正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一)贫困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意愿

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对于摆脱贫困至关重要,而收入和贫困文化等因素均会对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意愿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是收入的束缚。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发展型的需求是比生理、安全和社交等高一层次的需求,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当生存和温饱型的需求没办法满足的情况下,发展型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限制。青年经济学家邹薇、郑浩(2014)利用CHNS(1989-2009)八个调查年度的数据通过非平衡面板的离散选择模型和分位数回归分析,对影响个体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样本处理和Chow式统计的实证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中,个体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与其收入水平正相关,贫穷的家户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更低。在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量化和个案的研究证实了这个观点:个体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意愿是与其收入呈正相关的关系。对于贫困群体而言,教育具有潜在性和未来性,接受教育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并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家庭贫困带来的风险溢价将会变成投资时的附加成本,进而降低其进行教育投资的积极性,教育的机会成本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教育投资决策。

二是贫困文化的感染。在贫困“亚文化”的感染下,贫困户往往难以摆脱短视效应和急功近利、陈旧迂腐的思想。他们教育投资意识往往比较淡薄,其后代往往因初高中毕业升学无望而直接辍学,紧接着离开家乡,直接进城打工帮补家用。换句话说,贫困户如此根深蒂固的精神贫困不利于贫困主体人格的独立和完善,甚至容易让自己陷入代际贫困的窘境,也势必会增加帮扶政策执行的难度。从另一层面上说,中等职业扶贫政策是对贫困家庭的风险补偿的机制,但在现实中,政府对这项政策的教育投入往往会成为“沉没成本”,或受贫困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感染,或与贫困生自身毅力缺失有关,惰性心理、懒汉心理弥漫整个校园,混日子成为了当下中职院校受助者的生活常态,而子女这种学习态度反过来又会成为贫困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直接影响因素。

(二)中等职校结构的重建

《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对2011-2015年全国普通在校学生与中职在校学生数量进行比较,反映出这几年中职在校生数量持续下滑,2015年下降至1656.7万人,中职教育和普通高中的在校数量差距扩大至717.7万人,而两者的招生数量差距也扩大195.4万人。从数据可以看出,中职教育和普通高中的在校生和招生数量差距均在逐步扩大,家长和学生在学校的选择上偏向于选择普通教育,而中等职业教育往往是中考落榜考生的无奈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受待见是与其学校的培养和学子的未来出路等问题有着极强的相关性。

一是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产业升级和结构性调整的新形势,出现了专业设置重复低效、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结构性浪费”和专业设置滞后的“结构性缺失”两种倾向,导致职业教育无法适应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无法应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人才无效供给、错位供给等情况。例如,公共事业管理、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在市场中都供大于求,以致于这类专业的中职生一直不受社会待见。

二是校园文化建设滞后。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所在,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凝聚了学校的灵魂。它往往渗透在生活、教学、科研等各个环节,以建筑、活动等为载体,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师生。目前,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在多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在软文化方面,校园文化、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严重影响整个校园文化风气。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多为初中毕业生或者一些高考分数偏低的高中生,此类学生大多表现出厌学、自制能力差等问题,惰性心理、懒汉心理弥漫整个校园,混日子成为了当下中职院校受助者的生活常态;而当地职校的部分教职工也表现出职业倦怠、不思进取等问题。在硬文化方面,整个校园的硬件设施破败不堪,陈旧简陋,不利于校园教学活动的进行。

三是农村职校资源匮乏。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落后,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不佳,这些都严重制约农村职校的发展。当地的职业教育经费杯水车薪,使得当地的中等职业教育一直止步不前。以广东为例,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一般集中在人密集和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农村职校往往因资源匮乏而导致办学质量差,师资力量差,社会认可度低。然而,教育资源匮乏地区又正是贫困家庭的集聚地,这种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直接影响到贫困户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和速度。

(三)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对接

在广大人才市场中,中等职业院校毕业学生在一直不受待见,就业报酬也不尽如人意。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大众认识的偏差;二是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的需求相差甚远。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思维定式,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抱有很深的成见,认为职业院校是初高中落榜考生的收容所,而院校学子也被贴上差等生这一隐形的标签。在广大就业市场,学历往往是人第二张身份证,企业往往会选择学历层次较高的人才。另一方面,中职教育的培养与劳动力市场无法实行良性的对接,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屡让企业失望。

教育扶贫的成效最终体现在贫困群体因人力资本提升而获得的报酬上,因而贫困学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教育扶贫政策功效的关键。弗里兰·莫内(FerranMane,1999)重点对比和分析了美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与高职院校毕业生两者的薪资水平,构建回归模型开展定量研究,发现高职毕业生的薪资水平高于普通高校毕业生。这与我国的就业情况大体相似,近几年,我国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较大,全国范围内出现“技工荒”,中职教育供给出现结构性的失调,对学生进行更加系统和深层次的培养势在必行。因此,一方面,根据教学流程的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专业设置、培养方式四个角度,促进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科学对接。另一方面,政府和学校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就业人才市场的动态,加大“校企合作、订岗实习和工学结合”的力度,实行订单式管理。

(四)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端正

我国的教育政策执行依附行政体系,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垂直的、严密的政策执行委托代理链。代理理论的一个基本假定是处于委托代理关系双方都是效用最大化者,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偏离和冲突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而最终的实绩不仅是受代理人努力程度的影响,也取决于其他不可控的随机因素,于是代理人不一定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甚至不惜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谋取私利。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在扶贫政策过程中充当裁判员和运动员这双重身份,难免会搞政绩工程。当执行这项教育政策的投入明显大于其能够创造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其将会通过多种方式回避此项政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们常常对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趋之若骛,而对需要长期投入而短期内成效不显著的事唯恐不及。首先,与企业的经营发展不同,教育政策的最终目标并非谋求经济效益,而是追求无法量化的社会效益,并且相较于自然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社会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难以量化。其次,教育具有潜在性、滞后性和未来性,短期内很难见效,鉴于任期的有限性等多方面的考虑,造成他们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扭曲,而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扭曲势必会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扶贫政策的有效执行。

近段时间,扶贫干部贪污的丑闻不时亮相于报端纸媒,可谓备受诟病。要想要让中职教育扶贫政策更好地实行下去,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和责任落实至关重要。首先,国家需加大扶贫工作的重视度,致力构建新时期精准扶贫的信息平台,包括扶贫云工作系统、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和扶贫信息网等,同时建档立卡,及时反馈信息,监督补贴资金的流向,及时调整扶贫政策。其次,必须健全问责和激励的机制,加大问责和惩罚的力度,搭建媒体、民众和纪委等多方面监督的桥梁,并建立扶贫举报直通车,就涉嫌贪污扶贫资金问题允许民众越级上访,并要求上级务必受理案件。最后,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新闻媒体是一种大众传播的媒介,在反贫困斗争实践中,其肩负着舆论导向的重要责任。我们应该借助其传播范围广和转载速度快等特点,加强舆论的导向,呼唤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

责任编辑 成 弘

猜你喜欢

贫困家庭中等职业中职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三部门: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面纳入就业帮扶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本医疗保险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
——基于宁夏西吉某乡镇174户农户的调查结果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