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幸福教育 打造幸福人生
——我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2017-03-29武汉市江夏区东湖路学校邱腊梅

成才 2017年10期
关键词:班级同学孩子

■ 武汉市江夏区东湖路学校 邱腊梅

实施幸福教育 打造幸福人生
——我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 武汉市江夏区东湖路学校 邱腊梅

幸福,是人由内心而生的一种极大的满足感,它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能力。美国国家教育学会会员诺丁斯在《幸福与教育》中把“幸福作为生活和教育的目的”。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只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我们的学生实施了幸福的教育,才能打造自己和孩子们的幸福人生。下面便以我校德育工作为例,谈谈我的认识与思考。

一、以生为本,爱心奉献

德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重视人文关怀的学校德育是幸福化的教育。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关怀,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否定师爱在教育中发挥的重要的作用;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也都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作用。

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我心中便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用爱心呵护孩子的童真和稚嫩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能成人。我明白:要播撒阳光到孩子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老师心中的阳光就是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有了爱心,面对学生才会多赞扬、少训斥,多激励、少讥讽。

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在最短时间里记住孩子的名字,并从上届老师那里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2014年秋季,在接手第五届六年级时,班级有一个学生小郭和同学们关系疏远,看起来完全就是一个不合群的孤雁。通过向上届老师了解和与同学之间的交谈,得知他在四年级的时候,因为一次犯错被当时的老师和同学称之为“郭好贼”。学生都离他远远的,不愿理睬他。而他也就破罐破摔,不和同学往来,学习上有困难也不找老师和同学,一直处在班级“倒数第一”的位置。看着花一样的少年在枯萎,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直想找什么契机来感化他。一天,突然变天,下起了瓢泼大雨。放学后,同学们陆续被前来送伞的家长接走,只有小郭无助地坐在教室里发呆。我走上去,轻轻地对他说:“小郭,到我家去好吗?”他拼命地摇头,难过得眼泪快要流出来了。我无声地拉着他的手,坚持把他带到了我家。在我的劝解下,他总算勉强地吃了饭,不至于饿肚子了。吃完饭后,他很有礼貌地向我鞠了一躬,充满感激地说:“谢谢邱老师!”没想到他如此有礼貌。我赞许地点头:“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以后在学习上有什么问题,记得要找我!”从那以后,课堂上他不再避开我的视线,而是认真地听我讲课。虽然他成绩较差,但他书写态度端正。我抓住此契机,经常在班上表扬他。一次家访,他妈妈说到了他在六年级的可喜转变,也说到了同学们起的绰号对孩子的影响,希望孩子们能叫他的真名而不是绰号。一次班会课上,我设计了《姓名背后的故事》主题班会,让孩子们述说姓名背后家长对我们的期望。班会结尾,我话题一转:“是呀,我们每个名字的背后凝聚的都是父母的期盼和关爱,可在我们班级里,却有少数同学故意给其他人起难听的绰号。你们换位思考,如果有人给你起一个你不喜欢的绰号,你会怎么想?”说完,我让学生沉思几分钟后谈体会。学生纷纷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示再也不喊同学绰号了。从这之后,发现小郭不仅爱做语文作业,而且还学会了主动向同学们请教其它功课。在六年级毕业考试中,从未考过及格的三门功课都合格,成了一名合格的毕业生。

二、管理创新,潜心育人

主体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班级管理中,我力求创设优化的管理环境,把学生从受教育者变成一个自我教育者,让班级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文明、团结、勤奋、进取的有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每接手一个班,我首先就利用班会、队日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了解并懂得各项规范及其要求,为今后能遵规守纪奠定基础;其次,狠抓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从点滴小事抓起,落实到细微处;第三,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在日常的班务工作中,我会尽量给学生提供自我选择的机会,让学生为自己的事做出选择,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在班干部选举中,在班纪班规的制定中,在班级重大事情的决策中,我都采取了在学生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独立自主地做出选择的方法,从而促使学生在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提高学生作为班级主人的主体意识。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值日班干部轮流制度,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来扮演“教师”“班干部”等处于领导和支配地位的角色,思考作为班级主人的责任,提高学生对班级工作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形成“班级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班级无闲人,人人都参与”的管理格局,使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常态化和制度化。同时,我充分利用班会和各种集中场合,采用黑板报、学习园地、多媒体、班级QQ群、家长微信群等各种平台向学生及家长反馈学生个人和班级的各种信息,肯定学生成绩,传播正能量,使班级成员为共同生活在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中而感到喜悦与幸福。

三、活动开展,童心飞扬

德育,应该像春风一样,唤醒一颗颗善和美的种子!让学校的道德教育不再缺少幸福感,这不仅仅是德育工作本身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一种责任。

德育必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于学生生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渗透道德教育,为学生营造幸福的成长环境。

因为每年我都是接手六年级新班,为了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确读书的目的,开学第一天,我就引导孩子观看中央电视台和湖北电视台的节目《开学第一课》。第一周提出的班级目标是“做一名优秀的毕业生”或“做一名合格的毕业生”,由学生根据这两个目标商讨班规、班名的制定,筹备班委会选举。我要求每个同学都要竞选一个岗位,通过实施值日班干部轮流制的形式来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

我们坚持开展以“爱”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命是宝贵的》这一单元为契机,开展“爱自己,爱父母,爱家人,爱集体,爱学校,爱家园”等系列活动,还利用重大节日及纪念日,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10·13”建队日、劳动节、儿童节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六年级下学期,我们还开展了让学生书写班级座右铭的活动,以此来激励班级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拼搏。

无论组织什么活动,我都会告诉孩子们,体验比结果更重要,给予比接受更可贵,所以我们在活动中一定要竭尽所能,不留遗憾。在合适的机会,我们还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上课了,我会和学生一起唱唱歌;下课后,我会和学生到办公室里聊聊天;艺术小人才比赛,我会忙里偷闲辅导学生的书法绘画,欣赏他们的特长展示;大课间,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做做操,跳跳绳;运动会,我也会亲自指挥学生训练接力赛、“8字绳”……我是所有参赛者的辅导教师,是所有运动员的教练,多么自豪啊!为师如此,夫复何求?

近年来,学校坚持践行富有特色的乐雅教育,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为此,我们着力营造乐观向上的成长环境,让学生拥有轻松、自由、快乐的童年,培养学生自信、进取的心理品质,为学生打下“身体求健、品行求正、心理求乐、学习求智”的人格基础,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育带来的幸福感。相信只要我们把追求幸福的能力变成学生的一种内在素质,就能让他们最终成为自身幸福的设计者,而我们也将乐享教育的成果,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

责任编辑 廖 林

猜你喜欢

班级同学孩子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班级被扣分后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