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默会知识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2017-03-29张娟萍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辨析三角形概念

张娟萍

(浙江省杭州市清泰实验学校)

基于学生默会知识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张娟萍

(浙江省杭州市清泰实验学校)

概念教学中通过创造情境启发学生默会知识,由学生亲身经历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抽取情境材料的本质属性,提出相关假设,检验假设,用符号语言表述概念.

默会知识;数学概念;概念教学

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重解题技巧轻概念生成,通常采用“一个定义、几项注意、反复练习”的方式进行,这导致了学生不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一旦遇到新的情况就束手无策.由于学生不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习的内容都是散点,难以建立知识网络,学习负担更重.

实际上,教材呈现的概念经过了教学加工,它隐去了数学家曲折的抽象过程.只有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家的思考历程,自主探究概念在现实世界中的模型及形成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概念,才能得到概念,并对概念及探究有亲切感和成就感,而这就是基于学生的默会认识.所谓默会知识,是一种常用却又不直接通过语言、符号清晰表达或传递的知识.相对于明确知识,其特点是:只能在实践行动中展现、被意会;强调实践参与,凸显人的认知主体性.当学生首次接触一个概念时,其实已有相应的默会知识,探索概念的任务驱动下,他会自觉搜索、联想自身的默会知识和经验,使新的知识在头脑中复活.

一、概念情境引入,启动默会知识

默会知识是对情境的一种直觉综合,具有显著的“情境性”.因此,要设计相关情境与学生已经拥有的前概念(以默会知识的形式隐含在头脑中)建立联系,以启动学生默会知识,激发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例如,“圆”的引入.学生对圆的默会知识是:生活中圆的形状,包含圆周及圆面.所以从学生生活实际体验设计情境:播放骑圆形轮子和三角形轮子的自行车动画,要求学生思考:三角形自行车为什么骑不动?利用圆形自行车轮与三角形车轮对比,探索“骑不动”的原因,引发学生搜索“圆与三角形”特征的默会经验.

1.从解决实际问题引入

引入学生熟悉的、亲身感受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体验“从现实事物,到事物的本质(数和量)特征,再到数学概念的定义”的创造过程.

(1)基于生活经验,提供现实原型.

通过感性材料,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教学“数轴”概念,引入横放的温度计,启发学生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通过生活情境,启发学生对比默会知识与概念本质属性,让学生去“经历”发现概念的过程.

(2)实验情境,直观演示.

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也包括观察、比较、体验等各种心智活动,体会概念特征.例如,关于“圆”的概念教学,让学生操作“用一段绳子画圆”,学生从中体验到定点、定长等本质元素.

(3)还原概念“进化”背景.

一个完美的数学概念是数学发展史中长期自然、合理“进化”的结果.例如,《九章算术》的内容,以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背景:在“已知面积、体积,求其径长”的情况下介绍了开平方、开立方;用衰分术解决赋役的问题,得到正、反比例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还原概念形成的原始背景,促进学生形成默会经验,用自己的方法“发现、猜想、证明”概念.

2.从已有知识的基础引入

数学知识是以概念为基础的强大演绎体系,很多概念之间都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所以,对原有认知结构有逻辑关联的概念,可以通过逻辑演绎过程同化概念.其引入方式,取决于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

(1)新概念是旧概念的属概念.

在旧概念基础上添加新的属性,如给出一组反映已知概念的、能够体现新概念本质属性的肯定事例,让学生通过对比、辨析和概括这些事例与其他事例不同的性质,清晰头脑中新概念的表象.

(2)新概念是旧概念的种概念.

在具体概念基础上学习高层次概念,其引入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特殊的材料,学生已有知识不能支撑对所给材料的合理解释,促使学生“再创造”,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建构新的概念.

(3)新、旧概念之间具有某种相似关系.

其引入需要运用类比或对比的方法,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例如,类比分数的运算法则,引出分式运算法则;类比方程引出不等式等.

另外,基于“先行组织”的经验.例如,回忆研究“三角形”从定义、表示、元素(边、角、三线)、性质(从边、角、三线的位置、数量关系,面积、周长等角度)、图形关系(全等、相似、对称)、特殊图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方面展开,从而确定四边形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学生在经历概念的研究过程中,理清几何研究的一般方式.

3.从概念形成结构引入

一般而言,研究一个概念的基本结构是:引入、概念、性质、联系、应用.例如,研究有理数:由现实背景引入;概括有理数定义;用符号、图形表示有理数;根据分类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研究有理数性质等.

也可以根据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入,如整式的乘法教学,按顺序: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单项式的乘法、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乘法公式.

二、概念抽象中应用默会经验

概念教学的核心是概括.在经历观察、分析实例后,要求学生概括和描述概念的本质属性、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概念.

例如,关于圆的概念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操作实践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圆的概念.面对这个任务,学生需要搜索以前描述概念的经验,对照圆的两个本质元素“圆心和半径”进行表述.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概念时,可能存在语言不够精炼、准确的情况,可在同伴举出正、反例证的澄清过程中得以修正和完善.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概念(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生默会认知与概念的特征建立实质性联系,对照、提取概念的本质,然后用明确知识的语言、公式、图表等表达,促进默会知识的显性化.在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参与新概念与默会知识之间的互动中,形成了使用默会知识的经验.

学生“表达”就需要有人倾听和反馈评价,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无法让每个人在全班表达,所以小组合作是最主要的途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概念,在小组内氛围相对宽松,有利于激活个体的默会思维因素,同时也激励学生合作中发挥内隐学习机制的作用.

三、概念例证辨析,更新默会知识

学生初步建立了新概念,但认知结构还不稳定,形成的默会知识不清晰,需要用正例和反例对概念进行辨析.用明确知识的语言、符号来引导和表征学生默会的知识,以理清默会知识中概念的边界,从而内化并拓展为新的默会知识.

1.通过变式辨析

辨别概念内涵与外延,摆脱具体情境、非本质属性对概念本质的干扰.

2.通过否定例证辨析

肯定例证提供了有利于概括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否定例证能够促进学生对概念外延的区分.

3.通过比较辨析

对于近似的概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这就要对概念加以分析、比较,使学生既看到概念的内在联系,又看到它们的本质区别.

例如,“三角形的概念”教学,很多学生对三角形的默会知识是“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这给三角形概念的建构带来了负面影响,如果让学生说过程,将各类错例呈现出来,当学生的表达不周密时,其他学生会用反例来加以否定,通过对比找出表达的漏洞,使概念逼近本质.“说”的过程是默会知识显性化的过程,比“画”更有利,因为就算学生能“画”三角形,但“说”往往漏洞百出,自以为说得很清楚了,但随着其他学生的质疑,不断调控思维逐渐趋于周密,从而领悟概念、表达严谨.学生在不断的纠正中,得到三角形概念,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4.通过实践检验辨析概念

例如,“概率统计”的教学片断.

由学生投硬币,将试验次数和正面朝上的次数填入表1.

表1

师:在相同条件下,“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请表达思考的经过及理由.

生1:正反各半,而表格中正好有0.5.

生2:是0.48,因为它的实验次数最多.

生3:应该是这四个数值的平均数.反映数据的平均水平.

师:根据什么来辨析选哪个数值呢?

生4:根据概念.在相同条件下,当重复试验的次数大量增加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就稳定在相应的概率附近.因此,实验次数越多,估计越准确,所以我们应该选0.48这个数值.

【点评】学生一些默会知识其实是模糊的,付诸于明确知识表达、相互质疑和交流,进一步澄清频率作为概率估计值的统计学意义.同时更新了原有的默会经验.

四、概念变式和应用,提升默会能力

在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时,这种默会的或内隐的过程如何发生、怎样促进呢?

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置身于问题实际情境的任务中,学生必然会自觉搜索相应概念的默会认知.默会认知首先反映在“直觉”,在任务驱动的状态下,必须依赖于身体的辅助意识,内隐地对照和比较概念特征,辨析和转换情境的关键点,进行一系列的思维加工过程.

例如,在概念应用中,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获得原始的思维和体验.个体经过自己努力,会对研究内容有感情和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感极大地调动了默会知识的主体意识.其次,学生自主思考时,会自发产生讨论,这时引进小组合作,在组内暴露自己遇到的疑惑和挫折,交流、评价和论证,促进思维共享.第三,教师适时指导.教师要了解学生默会知识和能力,并设计机会让学生表达.

由学生说“过程”促进学生借助于明确知识的符号和语言来表达默会知识,并用明确知识的逻辑方式指导操作默会知识,从而对默会知识进行加工.学生暴露的不仅是“成功”的过程,同时也要展示“挫折”的过程,以及从“挫折”到“成功”的调控过程,还有提炼一般方法、分享经验.在此过程中提升默会能力.

五、概念系统化,发展默会认知潜能

总结、反思概念学习的内容及研究方法,促进默会认识机制完善.数学概念多,需分散在每节课中学,而概念间的逻辑性是很强的.因此,在总结阶段,要引导学生抓住概念的内在联系,整合所学概念,纳入到已有概念框架,形成概念的新的默会知识体系.根据新、旧概念内在的联系,连点串线,建立科学的概念网络体系.形成概念域和概念体系,完善默会认知结构.

数学概念的教学是一个反复多次、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实践情境中,任务驱动主体提取相关的默会知识和经验,通过明确知识的语言和符号表征,使难以言说的默会知识显性化,从而让内隐学习在语言层面下变得可控和有规则可循,用明确知识的策略指导学生对自身的经验不断重组,发挥默会认知潜能.

[1]赵绪昌.数学概念教学:原则与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学科教育),2015(9):35-37.

[2]迈克尔·波拉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3]张娟萍.初中数学教学环节出声思考的策略[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2011(8):25-27.

2016—12—25

张娟萍(1972—),女,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数学思维研究.

猜你喜欢

辨析三角形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